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6-19 18:52:54| 人氣6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預防肉毒桿菌中毒食品殺菌烹飪、創傷保養皆應注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自今年四月十四日迄今,短短兩個月,國內已確認有六起九名肉毒桿菌中毒事件,惟致病的食品至今依然成謎,台南市立醫院感染科醫師張文瀚指出,肉毒桿菌中毒死亡率高,預防肉毒桿菌中毒一定要注意食品殺菌烹飪,如有創傷更要注意醫療保養。

張文瀚醫師指出,一九八六年「蔭花生」事件是國內最大規模肉毒桿菌中毒流行紀錄(確定病例九例,死亡一例);最近五年的確定病例分別是二00五年有一例,二00六年有二例,二00七年有八例,二00八年有十一例、二00九年年有一例,但今年四月至今短短二個月就有六例九人傷亡,且雖確定是「肉毒桿菌中毒」,但到底是什麼食品致病,仍無法查出。

張文瀚醫師說,我國疾病管制局自二00七年,將肉毒桿菌中毒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疑似個案應依規定通報、採檢,俾利地方衛生局進行疫調,送請鑑定可疑食物,採取適當措施及警告,以防止疫情擴大,維護公眾安全。對確定病例,由疾病管制局提供肉毒桿菌抗毒素,以靜脈及肌肉注射方式治療,然而病例復原緩慢,常需要數個月,極少數會拖數年,而疾病管制局所提供肉毒桿菌抗毒,一瓶要十四萬五千元,藥價高昂。

張文瀚醫師指出,肉毒桿菌為極厭氧之產孢桿菌,其所產生之毒素是致病因子,肉毒桿菌毒素可分成A型至G型七種,大部分案件屬A、B、E型毒素,極少數為F與G型。E型案件通常與魚類、海產品和海洋哺乳動物之肉類有關。

肉毒桿菌中毒有四種感染形式:一、食因型(傳統型)肉毒桿菌中毒,因攝食遭肉毒桿菌污染食物中已形成之毒素,最初不適症狀為視覺障礙(視覺模糊或複視)、吞嚥困難及口乾,通常於攝食後二至三十六小時間出現,但亦有數天後才發作。之後,漸有弛緩性麻痺之現象,也可能有嘔吐和便秘或下痢,嚴重時會因窒息而死亡。

二、腸道型(嬰兒與成人型)肉毒桿菌中毒,係因食入肉毒桿菌孢子,在腸道內增殖並產生毒素。其症狀從便秘開始,昏睡、倦怠、食慾不振、眼瞼下垂、吞嚥困難、失去頭部控制、肌肉張力低下及全身性虛弱,有時會發展至呼吸無力衰竭而死亡。

三、創傷型肉毒桿菌中毒,症狀與傳統型相同,發生之來源為傷口深處受到肉毒桿菌污染,在無氧環境下細菌增殖,產生毒素所引致。

四、其他型肉毒桿菌症,係因注射A型肉毒桿菌毒素(如美容)或有自殺的企圖而引起,症狀與食因型相似。

張文瀚醫師表示,製罐時殺菌不完全或烹飪不充分,在厭氧情形下,肉毒桿菌會產生毒素,攝食後引起傳統型肉毒桿菌中毒,感染案件也以家庭式之醃製蔬菜、水果、魚、肉類、香腸、海產品等為主。創傷型肉毒桿菌中毒較少見,通常是傷口處遭受細砂、泥土之污染,造成二次感染,長期濫用藥物成癮者亦會發生。因此,處理及製備商業性之醃製品或保存時,控制過程要有效地滅菌或控制其pH值在四點五以下。家庭於醃製或保存食品時,技術上要把孢子破壞,欲使毒素破壞須要煮沸至少三分鐘且食物要攪拌;脹起蓋子的罐製品一定不可食用,開罐後發覺有異味時不要勉強試吃。張文瀚醫師提醒民眾,由於肉毒桿菌孢子廣存於自然界,例如蜂蜜,一歲以下之嬰兒應避免食用。

台長: coolanews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