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老人失智症整演變過程約十至十五年,但一般呈現失智症狀都已是輕、中度失智,甚至已到重度失智,郭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趙昌宏醫師指出,透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以延緩失智的演變,提升生活品質,民眾應多關心老人家,如果有「異狀」,請把握治療契機,請立即求醫診治。
趙昌宏醫師指出,民眾如果為輕微的健忘感到擔心,沒關係,偶爾找不到鑰匙是完全正常的;但如果你找到鑰匙,卻不記得鑰匙是做什麼用的,那才是該擔心的時候;偶爾忘記別人的名字,也是正常而且常見的情形,但當有人提醒你對方是誰,你卻不認識,才是該擔心的時候。
趙昌宏醫師指出,一名八十五歲李老先生,最近二年家人覺得他記憶力愈來愈差,剛講過的話與剛問過的事,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詢問家人,有一天李先生家人帶他一起逛街,遇到了以前的老鄰居,可是李先生看了半天,卻把鄰居當成陌生人,李先生被家屬帶到郭綜合醫院神經科門診求診,發現病人本身沒有高血壓、糖尿病、腦中風病史,經血液常規檢查:血紅素、白血球數、血糖、電解質、肝功能、維生素B12、葉酸、甲狀腺功能、梅毒血清反應皆為正常值,影像檢查在頭部電腦斷層並未發現任何腫塊、梗塞或出血,但有退化性大腦病變的情形。
另位八十二歲陳老太太,最近五年家人發覺她記憶力一直退化,時有語無倫次的情形,常常吃過飯卻忘了,她搞不清楚年月、白天或晚上,常在自家周圍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在家裡的日常生活作息,也日夜巔倒;常常不太理人,最近半年開始有大小便失禁的情況,陳老太太被家屬帶到門診求診,病人本身沒有高血壓、糖尿病、腦中風病史,經血液常規檢查:血紅素、白血球數、血糖、電解質、肝功能、維生素B12、葉酸、甲狀腺功能、梅毒血清反應皆為正常值,影像檢查在頭部電腦斷層並未發現任何腫塊、梗塞或出血,但有明顯退化性大腦病變的情形。兩人經診斷都罹患中、重度失智症。
趙昌宏醫師指出,失智症其實並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也就是一症候群;主要是以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阿茲海默氏症和血管型失智症是最常見的類型,在2005年亞太地區的失智症患者人口數為1370萬人,到2050年將增加到6460萬人。台灣失智症盛行率約4%。世界上不同地區的盛行率研究,大致都顯示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年齡每增加5歲,失智症的盛行率就增加5倍。
趙昌宏醫師說,阿茲海默氏症協會列出十大警訊包括:1.愈易健忘和迷糊;2.不會做原本熟悉的事務;3.語言問題;4.失去時間和地點的定向感;5.失去判斷力;6.抽象思考的問題;7.遺失物品;8.情緒和行為的改變;9.人格的改變;10.失去進取心。
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於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中指出:失智症的主要特徵為具有多重認知缺損,並已明顯地妨礙其工作及社會功能。
趙昌宏醫師指出,對失智症的診斷標準必須包括下列認知功能障礙:記憶障礙:無法學習事物或回憶已學會的事物,在下列四項中,至少有一項損害:1.失語症:語言障礙;2.失用症:雖有正常的運動功能,但執行運動的能力卻受損,如無法使用餐具、如廁或穿衣;3.失認症:雖然感覺功能正常,但卻無法辨識物體或人、事、物的名稱,了解或分辨能力不好;4.執行功能障礙:無法計畫、組織、抽象思考,或判斷能力缺失等。
除了認知功能障礙以外,失智症的病患也會出現精神症狀,如妄想、幻覺、錯覺與錯認。失智症患者常出現被偷妄想、被害妄想和忌妒妄想,並且有視幻覺或聽幻覺的情形。有高達五十至七十%的失智症患者合併上述的精神病症狀,尤其在中度及重度最為明顯。
趙昌宏醫師表示,失智症的類型包括阿茲海默氏症、血管性失智症、混合型失智症以及其他次發型的失智症。以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多,其次為血管性失智症。混合型失智症即是阿茲海默氏症合併血管性失智症,其他次發型的失智症包括良性腦瘤、常壓性水腦症、維生素B12缺乏、甲狀腺功能過低或憂鬱症等。
趙昌宏醫師指出,目前對於失智症有完整的臨床評估:1.血液常規檢查:針對可治療性病因,可能的檢查項目有血球計數、甲狀腺功能檢查、肝功能檢查、腎功能、電解質、維生素B12、葉酸、藥物、酒精、梅毒血清反應等。2.心智功能評估:評估失智症患者的心智功能,目前以簡單且容易操作的智能評估量表(MMSE)最常被各醫療單位使用。在此項檢查中,分數的分布為0至三十分;得分愈高,心智功能愈高。此項檢查的結果會受到教育程度影響,所以受過教育個案,其分數若低於二十四分,或不識字者其分數低於十四分,則可能為失智症患者。3.影像檢查:電腦斷層攝影可發現大腦萎縮、溝痕及腦室變寬,腦部退化狀況等。
趙昌宏醫師指出,藉由血液常規檢查、心智功能評估以及影像檢查,可即早發現失智症,並確定病因,即早藥物治療,在輕、中度的失智患者,透過藥物治療可以延緩病情惡化的時間,提升病患生活品質,減輕病人家屬的照護壓力,但如果不治療,患者可能在數年內惡化成重度失智,屆時藥物治療並無療效,他請民眾一起來關心長者的健康!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