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中央大學聽王文興教授演講之筆記及心得
演講主題:2007作家手稿學系列之三──小說家王文興讀王文興
時間:2007年5月11日(五)19:00-21:30
地點:中央大學文學院A320國際會議廳
特約學者:張誦聖教授、梅家玲教授
一、前言
王文興教授在這場演講之中,從手稿及誦讀來談《家變》的書寫,他用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來講述《家變》一開頭的敘述文字(亦即文本《家變》的第一頁。)本場演講之中,主辦演講的中央大學中文系也準備了王教授的《家變》手稿影本,看到王教授寫《家變》的手稿,不禁對其講求文字的態度更有感受。以下將本場精彩演講的內容摘錄出來與大家分享之。
二、小說敘述的角度:王文興談《家變》開場敘述
(一)《家變》第一頁
一個多風的下午,一位滿面愁容的老人將一扇籬門輕輕掩上後,向籬後的屋宅投了最後一眼,便轉身放步離去。他直未再回頭,直走到巷底後轉彎不見。
籬圍是間疏的竹竿,透視一座生滿椑子草穗的園子,後面立著一幢前緣一排玻璃活門的木質日式住宅。這幢房屋已甚古舊,顯露出居住的人已許久未整飾牠:木板的顏色已經變成暗黑。房屋的前右側有一口洋灰槽,是作堆放消防沙用的,現在已廢棄不用。房屋的正中間一扇活門前伸出極仄的三級台階,階上凌亂的放著木屐,拖鞋,舊皮鞋。台階上的門獨一的另裝上一面紗門。活門的玻璃已許久未洗,而其中有幾塊是木板替置的。由於長久沒人料理,屋簷下和門楣間牽結許多蜘蛛網絡。(王文興:《家變》,頁1。)
(二)王文興教授談自己書寫《家變》的二三事:
小說敘述角度就如同攝影角度。今天要講的是《家變》第一頁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我在寫這段開場的時候,是想要把鏡頭跟佈景都放進去的。
首先,先來看第一行這段敘述文字:「一個多風的下午,一位滿面愁容的老人將一扇籬門輕輕掩上後,向籬後的屋宅投了最後一眼,便轉身放步離去。他直未再回頭,直走到巷底後轉彎不見。」在這段之中,它是一個中長距離的鏡頭,並且這段文字之中,大多是客觀的敘述,但是也有稍微的主觀文字,這在哪裡呢?就是「向籬後的屋宅投了最後一眼」這句。這意謂著老人不再回來了,因此這句隱含著一點主觀的敘述。
又,這一段在小說的書寫上,既是開也是合。我把小說書寫中的合,調到一開場來寫。又,「多風的下午」這句,「多風的」是一個烘托與陪襯。
第一段跟第二段,就像是第一個鏡頭到第二個鏡頭。我在第二段想要置入佈景,就像戲劇那樣。並且,寫拉雜的佈景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我的原則是要把佈景寫得是佈景,卻又不是佈景,我要讓它有文學的功能。至於如何讓它有文學的功能呢?我的寫作方向大概是下面三個:
(1)要把房子的逼真感寫出,讓它像真的房子。
(2)要讓它像圖畫,但是又要有前面講的「真」,所以也就是說要是一張寫實的圖畫。
(3)那麼要如何畫呢?首先,要有日本房子的特點,再抓幾個台灣改造日本房子的特點,改造是不倫不類的。(筆者按:一邊聽王文興教授講到「不倫不類」這一點,其實還滿想問王教授是否也將場景的不倫不類以暗自切合《家變》故事中的敘述基調以及會給予一般讀者的感覺?)
所以我像是在以寫論文的態度去描述這些景,十分寫實的。像是「前緣一排玻璃活門的木質日式住宅」這樣的敘述就是一般日本房子會給人的印象。另外,在鏡頭的轉換之間(筆者按:亦及第一段與第二段的分段之間),有一個由大而小的漸次順序,也就是由遠而近的書寫,這樣書寫的目的在於什麼呢?在於使圖畫和諧,亦即美感。首先,「籬圍是間疏的竹竿,透視一座生滿椑子草穗的園子」,我用「透視」這樣的詞,在於使第一個鏡頭可以與第二個鏡頭銜接,前一個鏡頭是在外面的中長鏡頭,後一個鏡頭則是從房子外圍開始寫起了,園子的籬笆不是那種密實的,而是中間中空的,所以鏡頭可以透視過去是合理的,也就使第一個鏡頭與第二個鏡頭之間的轉換是合理的。(筆者按:不禁歎服起王文興教授關於寫作的思考真的很細緻並且細密!)再來,就是這棟房子的外觀了,也就是佈景的介紹,由大入小,而且涉及到了房子從以前到現在的改變。像「木板的顏色已經變成暗黑」一句,正常來說,日式建築的木板應該是灰色的,之所以在這裡是暗黑色,是因為沒有人洗,所以這裡就出現了一個不正常的特點了。又,廢棄不用的洋灰槽、極仄(王文興教授解釋道:亦即極細極窄的意思)的三級台階,這些都是不正常的特點。而台階上為什麼我要安排了木屐、拖鞋跟舊皮鞋?木屐是穿到外面用的;拖鞋是室內穿的;舊皮鞋是平常不太穿的,這些統統都在場景裡「凌亂地放著」,是一種沒有美感的設計,也很不和諧,這也是一個不正常的特點。此外像「活門的玻璃已許久未洗,而其中有幾塊是木板替置的」也是不正常的特點。(筆者按:恍然大悟,看似沒什麼特別、很容易被讀者忽略過去的場景敘述,原來暗藏這麼多玄機!在在都在預告著這個故事會是多麼地「不正常」。)
另外,我剛剛說到要讓佈景像圖畫,關於寫景,有三個要件,第一個是要畫意,第二個是要真,第三個是要有言外之意。而用文字把圖畫出來,就要讓它有畫外之意,這些敘述文字才有意義。所以我第二段的文字裡,除了寫實以外,其實也有畫外之意在裡面,是什麼呢?就是衰老和苦痛。而最後一句「屋簷下和門楣間牽結許多蜘蛛網絡」是關鍵句,它是象外之象,我想表達的是:衰老跟苦痛就像角落裡的蜘蛛網絡那樣的感覺。(筆者按:後來梅家玲老師在開放討論時講的一句很好,梅老師說王文興教授像是在以寫詩的態度寫小說,筆者很同意梅老師的說法。筆者認為在這場演講裡聽王教授說明他的書寫,也得以瞭解到王教授下筆時的縝密思考與意象的流動性。)這個最後一筆,也是由大到小的結尾。
我本來想要講到第二頁的,沒想到講完第一頁時間就差不多了,那就把時間交還給康教授。
三、關於王文興教授其他意見之摘錄
(一)關於《家變》分段落1234和ABCD的問題:
其實我忘記什麼時候開始分了,應該是正式騰稿的時候才分,大概是想說這樣比較整齊,原本的手稿是沒分的。
(二)書名問題:
當初是寫完小說之後才有書名。寫這部小說時它其實一直沒有名字。並且就像你們所看到的手稿,書名曾經想了很多次,每一次想題目都是一個嘗試。對「家變」這個題目其實不甚滿意,當初定案大概是因為好認好記吧!在「家變」之前的題目是「四人之家」,我到現在對「四人之家」這個題目仍有好感,之所以沒用這個題目當小說名字,好像是因為字數太多還有它跟我另一篇小說的名字有點相關,有點像,所以不用。
(三)關於小說人物與場景書寫:
小說人物寫實其實是有困難的,在現實中往往不可行。所以我通常是把現實中的一個人拆成小說裡好幾個人來用,或是現實中好幾個人的性格寫在小說中的同一個人身上。至於場景的書寫,大多是照實寫,甚至是以寫論文的態度去描述那些場景。
(四)關於寫作之一:
我完全不相信有「靈感」這種東西。(筆者按:王教授的意思大概是說寫小說不能只靠突發的靈感,光靠靈感不去經營、思考,是沒辦法完成一部作品的。)寫作上我主張先想好再下筆。
(五)關於寫作之二:
我重視小說的結構。而且人到愈老就愈覺得結構於小說是很重要的。最好的批評家是能在最後看到藝術品的結構,結構好的話,這個藝術品就好。(筆者按:王教授以藝術品比喻小說寫作。)
(六)關於讀作品的速度:
我要求讀者讀我的作品要放慢速度來讀,事實上我自己讀別人的作品也是這樣,所以我常常讀得很慢,一句話也許就可以讀很多很多遍。因為我習慣將裡面的文字一一影像化之後再往下讀下去。
四、對王文興教授這一場演講的感想
禮拜五上完現代詩課之後就立刻趕到中央大學聽王文興教授的這場演講,深深感覺不虛此行,這是一場收穫頗多的演講。王文興教授以一種很慢的速度講起《家變》裡那些文字的書寫。之前筆者閱讀《家變》時,這段文字是很快略過去的,那時覺得這些敘述沒什麼特別的,但是今天聽王文興教授講解以後,始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也很佩服王文興教授寫作的態度是如此的思考縝密,聽完王文興教授的演講之後,就能深深瞭解為什麼他要求讀者讀《家變》時候最好每小時在一千字上下就夠了,因為唯有如此的閱讀,才能體會更多王文興教授縝密而豐富多采的書寫藝術。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