ㄟ,標題這個陳媽媽並不是指我們班那個即將嫁為人婦的陳太太,不要想太多XD
這篇文章,似乎完成的有些晚,畢竟,陳媽媽的這個新聞,在過了2天的熱度後,早就已經被其他更巨大的新聞給吞噬了,可是有些話,不吐不快。
已經很久,對於提及冷血社工、社工殺人這類的新聞都是淡然麻木地看過就看過,因為,從電視上,看不清真相,看到的只有悲慘的案主的片面之詞,還有議員自以為可以拯救全世界的正義的假象。
我想,案主和議員以及媒體之間,存在著一種病態的平衡。
案主悲情的泣訴和遭遇,給了議員為民服務的舞台;而這2者的一呼一應,給了媒體大做文章的機會。
我不是那個直接提供服務的社工員,也不清楚這段服務中間所發生的種種過程,所以,我無從評斷那名社工員的功過。我從不否認,一個社工的養成教育中,對於直接工作那環其實有些薄弱。幾乎每個社工員,都是從工作中去學著怎麼當個優秀的社工員。運氣好的,碰上個體制健全的組織,有個好督導陪著一起闖蕩社工界;運氣差一點的,要自己摸索就罷,還搞不懂自己是否走入邪魔歪道。
但是,我卻再一次看到,單一個案、單一事件的發生,經過媒體的曝光,在短時間募得了大筆金錢。愛心不容抹滅,但是,這是不是又是一次不好的示範,姑且不論公平正義的議題,那未來弱勢案主在和服務單位申請福利受挫時,是否可以有樣學像,都去找議員幫忙,那也就不需要社工員專業的評估和處遇計畫,議員還可以兼差做社工咧(真可惜,為什麼社工卻不能兼差當議員呢?!)。只是,當案家把這筆大眾捐款耗盡時,議員你能看顧案家一輩子嗎?!民眾的愛心,可能會再捐給同一家人嗎?!基本上我想,有能力找議員幫忙的,我覺得都不會太擔心,至少在尋求資源上,陳媽媽獲得了滿分。整個社會角落裡,其實有更多是真的很苦卻沒連結到任何資源的弱勢,那才是我真正想關心的。
但是,社工服務的流程和評估的指標是不是怎麼了,我想,真的也是有反省的空間,而這個,我就不在這邊提了,因為,我的重點其實在下面。
前幾天一邊在網路上看著相關的新聞,一邊就在抱怨著,遇到媒體對社工角色偏頗的評斷時,社工界的大老或是專協,大多時候都沒有立即出來澄清因應,讓人覺得很失望。
而後來再細想,那我自己又做了什麼?!
除了看新聞時不滿地罵罵、提醒自己未來如果有機會做直接服務時要認真、默默希望不要碰上這般刁難的案主之外,我在這樣的事件發生時,身為社工的一份子、身為大家認為比較有批判力的NTU的研究生,我多做了什麼?!
突然覺得很汗顏,自己這樣的態度和思考和遇到問題就找議員開記者會伸冤的案主其實沒兩樣,一樣都是把改變的期待放在我們覺得握有權力的大人們,一樣地不負責任。
而昨天去台北婦女中心上課,賴芳玉律師提到一句話,讓我很震撼,她說,「救人的工作是沒有太多藉口的」。是阿,我們常在我們的圈圈裡,抱怨社工人力不足、實務訓練不夠、待遇太少工作太多、學術和實務脫節、民眾對社工員過度期待及有偏見...但是,我又做了多少改變的努力,好啦,我承認,自己做得還不夠多,口口聲聲說自己多熱愛社會工作,但自己在這領域中付出的努力卻遠遠不及,我想,我要再多加油一些才是。
這是我的結論,碧小雲要更積極一點,和身處社工界的大家共勉囉!!!
新聞相關報導,大家可以看看,但是,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請不要一味地接收,謝謝。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10/78/10wyp.html
http://1-apple.com.tw/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Art_ID=30638593&IssueID=20080610
http://1-apple.com.tw/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Sec_ID=2&ShowDate=20080611&IssueID=20080611&art_id=30641849&NewsType=1&SubSe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