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12 23:50:24| 人氣47,42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名曲漫談】蕭邦「夜曲」(上)


這回「名曲漫談」單元,我會挑蕭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夜曲」(Nocturnes)來寫,主要是因為大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緣起

先前,羅曼波蘭斯基拍攝過一部由雪歌妮維佛、班金斯利主演的「死亡處女」(Death and the Maiden),運用了舒伯特的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而這一次他拍的「戰地琴人」(The Pianist),音樂則繞著蕭邦的「夜曲」打轉。

「戰地琴人」其實講的是二次大戰時一個真實的生存的故事,該片獲七項奧斯卡提名,最後贏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劇本三項大獎。導演羅曼波蘭斯基曾經拍過「唐人街」、「黛絲姑娘」、「驚狂記」、「死亡處女」、「鬼上門」等經典。

而編劇羅納多哈伍德(Ronald Harwood)則曾為「化妝師」編劇過,至於飾演波蘭裔猶太鋼琴家沃迪斯洛史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的男主角亞卓安布洛迪(Adrien Brody)則是影壇菜鳥。

羅曼波蘭斯基回到闊別多年的祖國波蘭,想要拍攝當年納粹德國荼毒猶太人的題材,他打算從大時代裡的小人物故事來下手,結果找到波蘭鋼琴家沃迪斯洛史皮爾曼的真實故事。

羅曼波蘭斯基說:「對我們而言,波蘭與蕭邦是革命的象徵,他的音樂就是我們的音樂,那就像是母親的奶水,也這就是賦予沃迪斯洛史皮爾曼的力量與勇氣。」羅曼波蘭斯基對蕭邦音樂的看法,正巧與許多經歷二次大戰的波蘭人相同,他們認為蕭邦的音樂代表著自由解放,因為他多數的作品是在故鄉被俄國佔據後,流亡巴黎所寫的。

 

●蕭邦家世

蕭邦的父親尼古拉(Nicholas)1771年生於法國南方,是葡萄農之子,雖然出身農村但卻精通波蘭文、法文、德文,是勞動階層少有的精英份子。尼古拉因為喜歡華沙這個城市,因此憑著自己的數字天賦,在華沙找到會計的工作,同時避開了故鄉法國大革命的動亂。

之後,尼古拉又用流利的法文與波蘭文,穿梭在波蘭貴族間當家教,進而結識波蘭女子賈斯蒂納(Justyna),並娶她為妻。婚後兩人育有三女一子,而那個獨子正是知名的鋼琴詩人蕭邦。

1810年3月1日蕭邦出生於華沙西郊的烏拉村(Zelazowa Wola),不久後他的雙親移居到華沙,少時的蕭邦便在華沙成長。此時的尼古拉刻意漸漸淡忘法國,也打消回到故鄉的念頭,甚至不刻意告訴子女,自己來自法國以及平民出身的背景。

蕭邦深受父親影響,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不僅舉止高雅而且充滿魅力,幾乎可說是位天生的貴族。穿梭在波蘭望族之間的經歷,讓蕭邦早已習慣優渥生活,並有著天生的貴族氣。

事實上,這種氣質在當時與音樂家身分並不搭襯。因為無論巴哈、海頓、史卡拉第、甚至是貝多芬等人,在那時候說穿了只是貴族的「特種僕役」,僅依附貴族生存,卻沒有貴族的血統與氣質。而蕭邦給人的感覺,卻是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地完全優雅,只能用「紳士」兩字來形容。

七歲時雙親幫蕭邦找了第一位鋼琴老師芮尼(Adalbert Zywny),他是波希米亞人,蕭邦跟他學了五年的琴,按部就班地練習了巴哈、莫札特、以及知名的維也納音樂家作品,奠下他紮實的基礎。

早期的蕭邦是個活潑外向愛吵鬧的陽光男孩,與後來我們熟悉的多愁善感、虛弱多病的形象有極大出入。不過,那個時候蕭邦就展現出,偏愛即興彈奏以及創作,遠勝過照譜宣科或音階指法練習。

他九歲便公開演出,華沙人稱他為「新莫札特」。儘管蕭邦剛成年便離開華沙,但是他青年時期所接觸波蘭農村的氣氛,對他的音樂有很深的影響,而且波蘭人直到今天仍認為他是該國的首席作曲家。波蘭共和國前總統潘德列夫斯基(Ignac Paderewski)就說,「他是第一個讓波蘭農民享有最崇高的東西-美。」

1824年夏天,蕭邦與妹妹編了一份「快報」,裡頭透露不少他當時的觀點,以及對音樂的看法,例如他觀察波蘭「馬厝卡舞曲」的舞步與節奏。隔年蕭邦受邀到華沙音樂院演奏簧風琴,他當時演奏了莫雪勒斯(Moscheles)的作品,這位作曲家早期影響蕭邦很深。幾天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再請蕭邦示範演奏簧風琴,並且送他一枚鑽戒。

蕭邦於1826年9月進入華沙音樂院就讀,但是他卻對基礎樂理、對位法、和聲學等訓練課程興趣缺缺,讓老師愛爾納斯(Josef Elsner)感到沮喪。愛爾納斯是個老派音樂家,專叫學生寫奏鳴曲及古典格式的作品。其實,蕭邦從學音樂開始便對結構嚴謹的樂曲形式敬謝不敏,像賦格、奏鳴曲、彌撒等,大師級作曲家萬分鑽研的領域,他則是能避就避,一點都不想受到規矩束縛。反而他對能自由揮灑的小品,像舞曲、輪旋曲、夜曲投入較多關注。顧爾德(Glenn Gould)曾說:「蕭邦從未像其他主流作曲家般致力於大型結構,他是小曲式的大師,『夜曲』就是明證。」

1827年他創作第一首「夜曲」,作品71第1號E小調,雖然繼承費爾德(John Field,1782-1837)的形式,但卻走出自己鋼琴作曲家的風格路子。李斯特曾稱讚費爾德的夜曲:「有著豐富的旋律與和聲,帶我進入孩提歲月。」而對蕭邦夜曲,李斯特則說:「如詩般唱出的不僅是令人無以名狀的歡愉與和諧,更經常揚起不安及永無休止的困惑。宣洩雖然高明,但包含更多痛苦﹔溫婉令人心碎,卻無法掩飾絕望與悲痛。蕭邦在所有『夜曲』中賦予的靈感與形式,是永遠無法超越甚至並駕齊驅。」

除了莫雪勒斯之外,蕭邦也受其他作曲家影響。1828年華沙正流行羅西尼的歌劇,蕭邦本身也是羅西尼迷,自然不能免俗地用他歌劇中的旋律加以創作,但這樣的興趣並沒有持續太久。到了胡麥爾(Hummel)訪問華沙,蕭邦深深受到他的音樂與演奏風格影響,使他成為繼莫雪勒斯之後,早期影響蕭邦最深的作曲家。

胡麥爾是莫札特、海頓、克雷曼悌的學生,他的音樂具備古典的純樸與浪漫的力度,這些風格都深深影響蕭邦,他也是蕭邦所認識第一個最具知名度的音樂家。此外,史博、韋伯這兩位浪漫派先驅的作品,也某種程度影響了蕭邦。同年,蕭邦有機會到柏林走動,在那裡他遇到了孟德爾頌,雖然孟德爾頌才大他一歲,但優異的出身與廣博的見聞,讓蕭邦明顯地感受到自信心的匱乏。

儘管蕭邦與同時期音樂家都處得不錯,但音樂品味他卻明顯是個革命者,因為他厭惡許多人的音樂。他認為李斯特的音樂空洞,只有強奏與展技;也認為舒曼的狂歡節不怎麼樣,對孟德爾頌的作品更是提都不想提,舒伯特他也覺得無聊;貝多芬威猛強勢的音符只讓他不安。只有巴哈與莫札特兩人,他瞧得起!此外,他也崇拜白利尼的歌劇。換句話說,蕭邦是個痛恨浪漫主義的浪漫派,這種結論不僅弔詭同時也相當諷刺。

1829年是蕭邦在華沙音樂院的最後一年,他深切體認到必須走出去才有發展,留在華沙只會讓他的音樂視野大受限制。他的父親向政府提出申請,希望獲得經費補助蕭邦前往德國、義大利、法國開拓視野。但可惜波蘭政府根據過去紀錄評斷蕭邦,認為:「如果不往嚴肅的學院派發展,只想寫些小品的話,大有其他人選比他更適合拿到這份補助。」不過,儘管是沒有爭取到政府的資助,蕭邦家人還是極力將他送了出國。

1829年另外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帕格尼尼於5月23日到7月19日訪問華沙。當時這位「惡魔提琴家」的形象早已風靡全歐,他的展技風格深深影響李斯特、舒曼以及蕭邦。之後,蕭邦寫下義大利風的「威尼斯狂歡節」,以及短曲「帕格尼尼紀念」當作心情迴響,之後還根據這首短曲寫成「帕格尼尼紀念變奏曲」。

1830年波蘭抗俄氣氛高張,蕭邦寫下「革命練習曲」,同時舉行三場盛大的告別音樂會,下定決心離開故鄉。他於1930年11月2日離開華沙,也離開了重視他的家人,1831年9月中才到法國定居,當時巴黎是歐洲的音樂中心。蕭邦很快地成為羅斯查德爾家中沙龍的客人,展開他的巴黎生活,他的第一位弟子便是羅斯查德爾夫人,此後學琴的學生門庭若市。蕭邦一節課大約賺二十法朗,月賺三千法朗,因此手頭相當寬裕。

當時19世紀三十年代的巴黎自由開放,是個文風鼎盛的時代:雨果、巴爾札克(Honore de Balzac)、德拉克洛瓦、拉馬丁、海涅(Heinrich Heine)、喬治桑(George Sand)、白遼士、羅西尼、李斯特、白利尼等人都在那裡出沒。1837年在李斯特介紹下,蕭邦認識了喬治桑,當時他28歲、喬治桑34歲,兩人的親密關係維繫長達十年。儘管巴黎生活多采多姿,也讓蕭邦眼界大開,但花都巴黎從未讓他忘記波蘭,他一方面是個強烈的巴黎愛好者,一方面卻又永遠懷念著故國。

 

●創作背景

蕭邦一共寫有二十一首「夜曲」,幾乎都是ABA三段體,同時中段B經常出現悲痛情緒與激烈熱情,其中十八首在他生前便已經出版。他每隔兩、三年便會完成兩、三首,以同一個作品編號問世,有點像是定期寫作的私人心情日記。

「夜曲」的英文為Nocturn,法文、德文也相去不遠,均源自拉丁語Nox,是羅馬時代夜神的意思。據說在十九世紀以前,夜曲與小夜曲(Serenade)、嬉遊曲(Divertiment)等同屬戶外娛樂音樂,它們共同的特色是主題輕快、樂章長度短、樂章數多。

但「夜曲」發展到十九世紀之後,就變成家庭、演奏會的室內音樂,尤其是專指小規模的鋼琴曲。在創作內容上受到浪漫主義影響很深,因此性格變有濃濃抒情風格的夜間音樂。

不僅受到樂迷廣泛的喜愛,更成為浪漫音樂的代表,即使是從現在的實用觀點看來,「夜曲」依然是最適合晚上播放的浪漫音樂,尤其夜越深氣氛越適合。

要談蕭邦的「夜曲」,一定要先談費爾德。他是克萊曼悌(Muzio Clementi,1752-1832)的學生,是位出生英國愛爾蘭達布林的鋼琴家與作曲家;曾經住在俄國三十年之久,一直在聖彼得堡上流沙龍演奏,葛令卡是他的學生。

費爾德寫有十八首鋼琴「夜曲」,而這十八首曲子成為蕭邦「夜曲」的藍圖,也開啟蕭邦鋼琴音樂創作的視野。費爾德的「夜曲」形式,低音部以如同漣漪般的分解和絃伴奏,配上右手甜美如夢的旋律,音樂充滿個人特徵,但內在深度卻略顯不足。他主要靈感據說來自天主教教堂的晚禱,我們在孟德爾頌的「無言歌」中可以聽到類似的氣質。有人說費爾德的「夜曲」如今聽來空洞且沒有生命,伴奏音形也顯得太過單調,歷史價值似乎遠勝過藝術價值。

1833年蕭邦與費爾德才在巴黎相識,但蕭邦早在十七歲便已完成第一首「夜曲」,可知他從小便熟悉費爾德的音樂。早在蕭邦八歲那年,費爾德曾到華沙舉行過演奏會,蕭邦的鋼琴啟蒙老師芮尼正是費爾德的弟子。蕭邦日後回憶:「我首度到巴黎,拜入卡爾克布倫納門下時,當在鋼琴彈下第一聲時,卡氏驚訝地說,『你的觸鍵像極了費爾德』。」蕭邦在巴黎不僅演奏費爾德的作品,更拿他的曲子當作教材,顯見心中對費爾德的景仰。

比較蕭邦與費爾德的「夜曲」差異,蕭邦有多樣的裝飾音,配上他傑出的鋼琴手法與洗鍊的樂念,以及強烈的內在情感。無論旋律、和聲、結構、情緒變化都比費爾德更豐富,尤其是蕭邦「夜曲」完美地結合浪漫與夜晚兩種意象。舒曼就認為,這二十一首「夜曲」是最具蕭邦風格的作品,也最能聽出蕭邦個性。儘管有些評論家認為:「這只不過是極其平凡,而令人感傷的沙龍音樂而已。」但不可諱言,到今天「夜曲」依然深受現代人歡迎,而且歡迎程度與日俱增。

 

●音樂風格

要談蕭邦的音樂風格看似容易,因為他的作品性格差異似乎不大,而且主要專注在鋼琴作品上。但實際上,從鋼琴曲看蕭邦,尤其是從「夜曲」,你才會真正理解蕭邦在整個音樂史上的價值與地位。

費爾德稱蕭邦擁有「病態的天份」,白遼士則形容「他的垂死一生」,巴拉基列夫把他比喻成「緊張的社交圈女士」。蕭邦無疑是典型的十九世紀浪漫主義代表,音樂風格個人化的先驅!他的曲子具有相當容易辨識的特點,就像El Greco的畫作以及波特萊爾(Baudelaire)的詩一樣。

蕭邦的「夜曲」,反映作曲家蕭邦與平凡人蕭邦之間細膩的內在變化與發展。哈奈卡說:「蕭邦將費爾德的形式往上更加一階,加入更多的戲劇性與熱情,也更壯大。費爾德的『夜曲』是樸素的牧歌,蕭邦的『夜曲』則經過偏向陰鬱的裝飾,帶點熱帶風情,或許說是東方味。」

我們不能忽略當時巴黎沙龍文化對「夜曲」的影響,因為浪漫唯美的情緒必須契合夜晚的沙龍環境,這可以說是人類文化史上最早出現的Lounge Music。在這種環境下誕生的「夜曲」,不乏艷麗的顏色,並且強調即興的氛圍,以及一種隱藏但卻可辨的性慾。

對鋼琴家來說,蕭邦的鋼琴作品無疑是最好的朋友。一來它們在舞台上演出有華麗的效果,再者在手指的鍛鍊以及旋律的歌唱性上,蕭邦也思考得特別深入,敏感多變的和聲、充滿詩意的分句,對鋼琴演奏家都是不可或缺的正向訓練。

蕭邦鋼琴曲的旋律線條較偏向聲樂,而比較不像器樂,他從舒伯特那得到的靈感比其他作曲家多。他也不像貝多芬,從來都不會使用交響性格的旋律。蕭邦的旋律是精心設計,是一種能夠根據和聲變化自我發展、節奏轉變、模組化裝飾。有旋律都適合跳舞或歌唱,前者像是馬厝卡、波蘭舞曲等,後者則像作品九第二號「夜曲」。

有趣的是,以教學維生的蕭邦,在對學生的示範演奏上,經常夾雜令人嘆為觀止的即興,而讓天資平庸的學生無所適從。他音樂的和聲概念相當傑出,蕭邦對複音與對位不感興趣,但對和聲的想法卻很獨特。他另外一個作品特色就是彈性速度或稱恣板(Tempo Rubato),是一種演奏時演奏家可以隨音樂流動自主表現的速度變化,用以彰顯演奏個性。

舉個例子,你就可以理解蕭邦音樂的彈性速度有多大的詮釋空間。曾經與蕭邦的學生G. 馬第亞斯學習過的L. 布紐,曾針對作品十五之二的升F大調「夜曲」表示,「此曲節拍記號四分音符等於四十,所以一般好像都稍彈快了一點,我的老師跟蕭邦學習時,最初部分並非用二四拍子,而是用四八拍子來彈,我則用節拍器的四分音符等於五十二的速度來演奏!」

從歷史觀點,文化影響,音樂養成等角度來看蕭邦,他毫無疑問是個天才,而且是天才革命家!只不過他的革命並是驚天動地,而是另闢蹊徑的寧靜革命。他到巴黎之前,其實只受到費爾德、胡麥爾等人些許影響,因此對歐洲新思潮的接觸與理解並不多。

但二十一歲的他,當時卻已經具備鮮明獨立的音樂風格,能創作出繁複卻流暢的和聲與轉調,優雅自由的速度節拍,取材鄉野俚俗的民歌舞曲卻能進入高雅的廟堂。到了巴黎,蕭邦知道自己無法在音量、力度與李斯特一較高下,因此他選擇走細膩、氛圍的路線,不求forte但卻在pianosimmo能有更細緻的層次。

有段時間蕭邦與李斯特兩人同在巴黎,他們的關係似敵似友,彼此欣賞卻又相互怨妒。有個關於兩人與蕭邦「夜曲」的軼事:1843年一個晚會上,李斯特彈了蕭邦的某首「夜曲」,同時恣意地添加了許多華麗的裝飾奏。結果蕭邦十分不爽,指著李斯特說:「你應該照我譜上所寫來彈,否則乾脆不要彈。」李斯特自尊大受影響,沒好氣地回頂說:「那你自己彈!」蕭邦果然自己上陣表現,結果曲畢,李斯特擁抱著蕭邦承認錯誤地說:「你的作品的確不該任意加油添醋。」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儘管還有爭議,但也間接說明蕭邦「夜曲」儘管性格自由,但卻不可任意染指!

蕭邦於1849年因肺病在巴黎過世,享年三十九。他在死前不久的一封信上寫道:「我現在幾乎已經記不得我家鄉人們是怎樣唱歌?那個世界將從我的身邊溜走,我已經精疲力竭,我會再掉下去,掉到比以前更低的地方。」筆中的淒涼令人鼻酸,而從歷史上來看,蕭邦的音樂路也是走得孤獨且淒涼,他既不是開創時代的先驅者,也沒有死忠跟隨的繼承人。

這位沒有寫過交響曲,也沒有寫過歌劇、清唱劇,甚少管絃樂曲的作曲家。為何得以留名青史?精準一點來說,他是音樂史上第一位專替鋼琴創作的作曲家,海頓、莫札特沒寫過鋼琴曲,他們寫的是大鍵琴曲;貝多芬則太重視形式結構更甚鋼琴本身,李斯特是將管絃樂移到鋼琴,舒曼則是把弦樂四重奏移到鋼琴上。只有蕭邦,他真正直取鋼琴的內涵本質,這套二十一首「夜曲」正說明了這個事實。(未完待續)

 

台長: 歐頭
人氣(47,42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蕭邦Chopin |
此分類上一篇:李後主、蕭邦、傅聰三位一體

春藥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3 08:35: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