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破舊不堪即將拆掉重建的巴黎歌劇院裡,正在舉行院內物品的拍賣,與會的買主沒幾人,但年邁的勞爾伯爵和吉力老夫人卻在多年後的這個場合再度相遇了;競標過中,吉力老夫人將一個猴子音樂鐘讓給了坐在輪椅上的勞爾伯爵,伯爵透過眼神交流表達了他的謝意。拍賣會繼續著,最後一項拍賣物品是掉落在地上,已有部分損毀的水晶大吊燈,拍賣官聲嘶力竭的訴說著關於巴黎歌劇院過往的種種,想為這個美麗卻已經無用的吊燈多爭取些身價。
著名的序曲響起,時間回溯到西元1861年........
身為觀眾的我,也隨著管風琴的音韻跌入了鏡頭下的世界。
因著對《歌劇魅影》音樂劇原聲帶的熱愛,我無法自拔的愛上這個故事,多年前閱讀完原著小說的譯本,此次透過電影再重溫故事的內容,當時自我想像的畫面被實體化,魅影的孤寂、克莉絲汀的徬徨、勞爾子爵的深情....接收到的每個角色的特性都更深化了,也才注意到除了主角之外,還有眾多綠葉的戲份也是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魅影,是個因自卑而自大,才華洋溢卻心靈脆弱的角色。化身為「音樂天使」,陪伴在因喪父而進入巴黎歌劇院習藝的克莉絲汀身邊,最初只是單純的教她唱歌,疼惜這個年幼即無依無靠的小女孩,但日久年深,克莉絲汀的改變,卻無形中讓魅影陷入了毫無預期的另一種情愫,漸漸的,魅影對於克莉絲汀的感情豐沛到無法克制,勞爾子爵的中途闖入,燃起了魅影心中的佔有之火....。這個角色的精采之處並非〝是人是鬼〞的臆測,而是在於其心境轉折刻劃的細膩程度,故事的任一個環節都跟隨著這個靈魂人物的不同面向在運行,Gerard Butler抓到了魅影自負、深情、憤怒、落寞....甚至是不知所措的每個表情,在演技上成功的詮釋了作家筆下有著悲慘童年的音樂奇才的一生;比較可惜的是,Gerard Butler是專業演員,在接演這齣戲之前並沒有大型音樂劇的演出經驗,所以電影中部分橋段演唱高音時的聲線偏細,與魅影「音樂天使」的完美歌喉有些落差。
克莉絲汀,猶豫於魅影與勞爾子爵對她的好,在她身上,愛人是甜,被愛卻是苦。歌劇院的暗處傳出呼喚她的聲音,克莉絲汀一直相信這是父親過世前答應派來陪她的「音樂天使」,自然而然的將過往對於父親的依戀,整個轉化到魅影的身上,卻沒有察覺父執輩的關愛眼光,正隨著歲月在慢慢的變質;勞爾子爵的出現,撩撥了克莉絲汀心中從未被碰觸過的琴弦──「兒時總是呵護著自己的玩伴,如今正凝望著我,我該接受嗎?」,克莉絲汀和勞爾子爵在歌劇院露台上的一段濃情蜜語,卻變成兩人落入險境的導火線。Emmy Rossum的純真氣質很符合這個角色的特性,在大都會歌劇院的磨練,為她的聲音技巧加分不少,雖然和音樂劇中的原始演唱者Sarah Brightman還有一段差距,但獨唱曲《Think of me》的末尾,一段中音階的轉音花腔表現不俗,還是顯現出大將之風;只是在幾個重要的鏡頭中,肢體語言融入了情感,臉部表情卻沒有到位,稍嫌遺憾。
《歌劇魅影》巧妙的利用「劇中劇」的手法,引領觀眾進入巴黎歌劇院的後台。勞爾子爵的翩翩風采以及對克莉絲汀的款款深情,無論表情或歌聲,派屈克威爾森都演繹得無懈可擊。女高音卡拉塔正在和一群芭蕾舞伶進行彩排,卡拉塔在舞台上亂步走著,以不可一世的表情耍弄著她那不太高明的花腔女高音,蜜妮卓芙所飾演的這個角色是主角身邊最顯眼的綠葉;除了〝不太能聽〞的歌喉之外(非演員本人配唱),面對勞爾子爵時的花痴表現,以及克莉絲汀取而代之演出卻博得滿堂采,卡拉塔在歌劇院外的車上一臉扭曲的嫉妒表情,都為這部愛情文藝大片增添了不少額外的趣味。
【台長推薦延伸聆聽】
◎【Highlights from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The Original Lodon Cast
Sarah Brightman、Michael Crawford、Steve Barton演唱(Polydor出版)
◎【The Premiere Collection Encore─Andrew Lloyd Webber】
(Polydor出版)
◎【Phantom Fantasia─The Lodon Symphony Orchestra Plays Andrew Lloyd Webber】
(BMG出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