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 ***
即使早已過了海上霸權的年代,威尼斯所展現出來的氣勢仍舊是獨幟一格,頹廢與華麗的美感並存,迷離的情調勾引來自全世界的遊客,而這片島嶼,就彷彿與世隔絕一般,獨自過著屬於威尼斯的傭懶歲月。
位於威納托省(Veneto)外海潟湖(Laguna)區的威尼斯,其實包括了一百座大大小小的島嶼,在威尼斯本島上運河多達一百五十條,標準地向海借地而繁榮的海上女王。
六世紀時,威尼斯本島上的居民為了逃避異族的迫害,而逃入潟湖區,八世紀時在麗都島(Lido)上開始有了大規模的定住居民,不久後才漸漸移往本島里亞托橋附近,當時雖在拜占庭的統治下,但威尼斯其實已經獲得自治的地位。
西元828元,威尼斯從埃及亞歷山卓港迎回守護聖徒聖馬可的遺體後,建造了聖馬可大教堂,翼獅市徽也出現在此時,威尼斯已經有了海上霸主的氣勢。
威尼斯的衰亡,十八世紀還一度被拿破崙攻陷,城市遭到掠奪,1866年才併入義大利。
十七、十八世紀時的威尼斯呈現一種墜落的迷惘中,劇場、面具社交舞、慶典麻痺了威尼斯人的生活,現在威尼斯最大的觀光活動─嘉年華就是當年的產物,裝扮也是仿當時生命即盡情遊樂的威尼斯人的服裝。
*** 如何前往 ***
火車:從羅馬搭特急列車 ( IC ) 約5小時,從米蘭約2小時,從翡冷翠約3小時;無論從何地搭火車到威尼斯得特別注意,一定要在聖塔露西亞站 ( Staz. S.Lucia ) 下車,因為這裡才是終點站,前一站是「Mestre」,還在義大利大陸上,尚未進入威尼斯,千萬別下錯站。
*** 交通概況 ***
威尼斯市內不能行車,既為水都,當然就是利用船。
★ 水上巴士 ( Vaporetto )
水上巴士1號線─停大運河各站,是觀光客利用最頻繁的一條線,從連絡機場的羅馬廣場站到麗都島「Lido」。
水上巴士82號線─只停大運河的大站,可以說是1號線的快速船。可到聖久久馬久累島「S. Giolgi」及麗都島「Lido」。
水上巴士52號線─環繞威尼斯潟湖的外圍一圈,並由「Fondamente Nuove」站經墓島(San Michele)到慕拉諾島(Murano),或由「S.Zaccaria」站到麗都島「Lido」。
水上巴士6號線─由「S. Zaccaria」直行到麗都島「Lido」。
★水上計程車(Taxi Acquei)
在運河上開得比較快而且船身是黃色的,這就是水上計程車。價格當然比較貴,在整條運河上有16個招呼站。
★貢多拉 ( Gondolas )
威尼斯特有的貢多拉,其實是體驗水上風情最好的工具了。它的歷史可追朔至十一世紀。纖細的船身和扁平的船底,使它十分適合航行在狹窄又水淺的運河中。
最早在運河上的貢多拉有著各種顏色,當時的人們利用各種裝飾和色彩來提高貢多拉的價值。自從1562年開始,威尼斯政府下令所有的貢多拉都要漆上黑色的船身,來遏止人們不斷的炫耀財富。不過在特殊的場合,可以在船身加上鮮花來點綴。現在,貢多拉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交通工具了,而是用來體會威尼斯水上浪漫的一面,通常,只有觀光客才會花錢搭乘。
*** 分區導覽 ***
-----聖馬可廣場 Piazza San Marco 附近-----
聖馬可廣場可說是威尼斯最精華的地段,而且也只有這裡夠的上資格用Piazza(廣場)這個字,其餘的都指稱之為Campo。
★ 聖馬可廣場 ( Piazza San Marco )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的面積很大,四周的建築幾乎將它圍了起來,一面是聖馬可教堂,其餘的三面建築,一樓是各式各樣的精品店,包括金飾、玻璃、寢具、服飾等,店面不太大,但是櫥窗設計都是一流,頗具視覺享受。面對著教堂這邊,是一座博物館。
除了廣場上的精品店,在附近的巷道中也有一些很棒的商店,賣面具、玻璃鋼筆、紙製品等,一路往里亞托橋(Pont Rialto)的方向走去,還有兩條有名的精品街,名牌服飾一間接著一間。
聖馬可廣場是每年嘉年華最主要的場景,但是在平常也熱鬧的像一做舞台,似乎永遠不會有冷場。
★ 鐘樓 ( Campanile )
高聳在廣場上的鐘樓(Campanile),其實是重建於1902年地震之後。原始的鐘樓完成於1173年,最初是具有燈塔的功能,作為往來船隻的指引方向之用。在中世紀時,鐘樓上吊著關犯人的刑籠,有時犯人就死在籠子裡。在地震倒塌之後,威尼斯人又迅速的將它重建了起來,於1912年4月25日正式啟用。樓高96公尺,內部有電梯可達最頂端,讓遊客眺望威尼斯的全景。
開放時間:9:00─19:30
★ 聖馬可教堂 ( Basilica di San Marco )
開放時間:10:00─17:00,周日14:00─17:00
費用:教堂免費
聖馬可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不僅只是一座教堂,它也是一座非常優秀的建築,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
聖馬可教堂其實是融合了東、西方的建築特色,從外觀上來欣賞,它的五座圓頂仿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正面的華麗裝飾是源自拜占庭的風格;而整座教堂的結構又呈現出希臘式的十字形設計。內部的藝術收藏品來自世界各地的,因為從1075年起,所有從海外返回威尼斯的船隻都必須繳交一件珍貴的禮物,用來裝飾這間「聖馬可之家」。
教堂的前身是建於九世紀用來供奉威尼斯的守護者─聖徒聖馬可的小教堂,在火災後重建,於1073年完成主結構,至於教堂的正面五個入口及其華麗的羅馬拱門是陸續完成於十七世紀,在入口的拱門上方則是五幅描述聖馬可事蹟的鑲嵌畫,分別是「從君士坦堡運回聖馬可遺體」、「遺體到達威尼斯」、「最後的審判」、「聖馬可的禮讚」、「聖馬可運入聖馬可教堂」等五個主題,金碧輝煌。正面中央拱門上方有四匹複製的青銅馬,真品收藏在教堂內,是西元前四世紀的青銅作品,威尼斯人在1204年從君士坦丁堡(現在的土耳其伊斯坦堡)掠奪來的,雖然曾被拿破崙帶回巴黎,但後來又回到了威尼斯。 教堂內部從地板、牆壁到天花板上,都是細緻的馬賽克鑲崁畫作,主題涵蓋了十二使徒的佈道、基督受難、基督與先知以及聖人的肖像等,這些畫作都覆蓋著一層閃閃發亮的金箔,使得整座教堂都籠罩在金色的光芒裡,難怪教堂又被稱為黃金教堂。最值得參觀的是教堂中間最後方的黃金祭壇(Pala d'Oro),高1.4公尺、寬3.48公尺,上共有2000多顆的各式寶石如珍珠、祖母綠和紫水晶等;中央的圓頂則是一幅耶穌升天的龐大鑲嵌畫,是由一群威尼斯非常優秀的工匠在十三世紀所完成的。這座偉大的教堂在1807年之前一直是威尼斯總督的私人禮拜堂。
★ 總督府 ( Palazzo Ducale )
開放時間:9:00─19:00,10─3月為9:00─17:00。
總督府(Palazzo Ducale)是歷任威尼斯總督的官邸所在,這座晶瑩細緻的哥德式建築,最早的建築體完成於九世紀,但是在十及十二世紀兩度遭到大火燒毀破壞,外觀在十四和十五世紀時作過整建的工程。
從聖馬可教堂旁邊的的Porta della Carte可進入總督府的一樓中庭,然後由東側的黃金階梯可上到二、三樓,有不同的廳室開放遊客參觀,在每一間廳室裡都有非常漂亮的濕壁畫。
最值得一看的是三樓的會議大廳,可同時容納2000人,在總督寶座的後面是一幅非常巨大的壁畫,是由威尼斯知名畫家丁特列多在1590年所繪製的「天國」,占滿了整面牆,高7.45公尺寬21.6公尺,是全世界當時最大的一幅油畫,即使在今天也算是非常少有的巨幅畫作,而那也是威尼斯藝術顛峰時期的代表作。
★ 嘆息橋 ( Ponte dei Sospiri )
連結著總督府和旁邊的地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聽說戀人們在橋下接吻就可以天長地久,而電影「情定日落橋」不就在這取景的嗎。
事實上,當犯人在總督府接受審判之後,重罪犯被帶到地牢中,可能就此永別俗世了,所以在經過這座密不透氣的橋時,不自主的發出嘆息之聲。這座橋是建於1600年,也是威尼斯的必訪景點之一。參觀地牢可由總督宮進入。
-----大運河沿岸 Canale Grande-----
威尼斯其實是一群小島所組成的,差不多有一百多個小島,由三百多座各式各樣的橋連結起來的一個城市,在其間有一條彎曲的大運河,貫穿整個威尼斯,它彎曲的線條正好形成一個大大的Z字。
大運河上有好多種不同的各式各樣的船,對觀光客而言,水上巴士船就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了。其實大運河正是威尼斯的市中心地帶,長度約有四公里,也是最主要的觀光路線,沿著這條運河的兩岸有將近兩百棟的宮殿和七座教堂;大運河同時也是威尼斯社交、運輸的重要管道,所以,在河上總是呈現著繁忙的景象。
水上巴士(Vaporetto)是威尼斯的公共交通工具,在眾多不同路線中,以1號巴士船最受到觀光客的歡迎,因為它的行駛路線從羅馬廣場、聖露琪亞車站,一直沿著運河到麗都島,幾乎每十到二十分鐘就有一班船,你可以選擇在任何一站上下船,十分方便,這就是觀光客最常使用的代步工具了。跟著1號巴士,你可以慢慢欣賞威尼的美麗!
★ P.le Roma
這裡是1號水上巴士船的起點——羅馬廣場(Piazza Roma),如果你是搭巴士來到威尼斯,那麼你一定會在這裡下車,因為這裡是威尼斯公車總站。
在羅馬廣場上有一座很大的立體停車場,許多進入威尼斯的車輛都是停放在這個地方,這座立體停車場也是威尼斯最現代化的一棟建築物了。在搭船之前可以先去把地圖看清楚,就在售票口的旁邊,有非常完整的巴士路線圖和時刻表。
★ Ferrovia
這一站是聖露琪亞車站(Staz. S. Lucia),車站旁有旅客服務中心,車站附近,也就是出車站右轉的長街上,可以試著找一些便宜的住宿。
巴士站對面的小聖西門歐教堂(Chiesa de S.Simeon Piccolo)有著淺綠色的圓頂,建於十八世紀,是根據羅馬的萬神殿而建的。車站旁邊的第一座橋是史卡齊橋(Ponte degli Scalzi)又稱為赤足橋。
★ Da'D'Oro
這裡就是鼎鼎有名的黃金宮 ( Da'D'Oro ),用黃金砌成的屋子,即使在今天這些貼在牆上的黃金已經被大水衝走了,它精雕細琢的外觀仍然是威尼斯最美麗的一棟建築。
1420年威尼斯的貴族孔塔里尼(Marion Contarini)興建這棟豪宅時,用了當時最昂貴的塗料,還加入了金箔使得外牆如同黃金般的耀眼奪目,但是多年來經過屢次的修改和整建,再加上大水的不斷侵蝕,黃金屋已經褪色不少。尤其是1864年,一個俄國的芭蕾舞伶成為它的屋主時,像發瘋似的大肆破壞這間屋子,後來在1915年由法蘭克提男爵將它捐給威尼斯政府之後,才得以保存而成為今日的美術館。黃金屋內部所收藏的多半是十五世紀的雕塑及繪畫,其中以堤香的畫最為傳神。
在黃金屋的對面是威尼斯的魚市場(Pescheria),已經有將近六百年的歷史了,如今仍舊是最重要的漁貨交易地點,再往下走還可以到威尼斯的果菜市場,營業時間都只有早上半天喔。
★ Rialto
里亞托橋(Ponte di Rialto)是這條大運河上最熱鬧最大的一座橋了,而這附近也是威尼斯重要的商業中心,許多的公司行號及金融機構都在此設立。
里亞托橋的名字是由rivo alto這兩個原文字演變來的,原意是高出地面的岸。
里亞托橋這一帶曾經是最早有威尼斯人居住的地方,所以這裡有最早的市場和商店。直到現在,威尼斯人還是習慣來到這一區,逛逛市場也順便去銀行看看。這附近的蔬果市場和魚市場都有超過五百年以上的歷史了。
這座堅固的里亞托石橋是建於1588年,1591年完成後,它粗獷的外形曾被當地人嫌棄,而當初的住宅區現在則為金融及商業中心。
橋面上及橋的兩岸都有不少的商店,在橋面上的商店比較有特色,有漂亮的玻璃鋼筆、紙製品等,也有一些賣紀念品的攤販。
在里亞托橋的兩邊臨著運河有一些不錯的餐廳,這裡的觀光客套餐每客約30000里拉,以威尼斯的物價水準算是便宜的了。
由里亞托橋還可以逛進聖保羅(San Polo)這一區,較對岸的消費要便宜一些。
在聖馬可(San Marco)區這一面,沿著運河邊有一棟羅瑞丹宮(Palazzo Loredan),曾住著一位偉大的音樂家華格納(Wagner),現在這裡成了基金會。威尼斯人對音樂的熱愛,一點也不吝惜給予這位德國歌劇天才。
★ S. Marco
這一站是最受歡迎的聖馬可廣場 ( Piazza San Marco ),也是遊客必訪的一站,下船去好好享受一下吧,因為這裡被稱為是「歐洲最美麗的畫室」,值得待上半天的。
下船之後經過一個聖馬可小花園,會看到鑄幣場(Zecca),左轉之後就會走進這個歡樂不斷的廣場了。這裡除了有教堂、鐘樓、博物館之外,咖啡廳和精品店也是非常精采的場景。
★ Giardini
這裡是威尼斯最大的一片綠地,同時也是建築及藝術雙年展的重要展覽場,各國展覽的所在地。
★ Lido
麗都島是離島,也是威尼斯影展及夏季的賭場所在。其實喜歡清靜又有錢的遊客會在這裡找住宿的旅館,因為有不少五星級的高檔飯店都在此。
-----硬壤區(Dorsoduro)-----
本區的名稱來自於其硬質的土壤,高於海平面的地形,使得此區在建城之初便穩定開發。位於本區北邊運河畔的聖瑪格麗特廣場(Campo Santa Margherita)一帶是許多商店、餐廳、酒吧和飯店的集中地,此外,卡利塔廣場(Campo della Carita)因近美術館、修道院和教堂等景點,流露出一股清新寧靜的風味。如果看倦了華麗的府邸,漫步此區,欣賞風景如畫的水道、載滿蔬菜的駁船以及充滿生機的街道,絕對是個值得的安排。
*** 節慶 ***
救世主節(Festa del Redentore)
「救世主節」是威尼斯與掃除傳染病有關的主要節慶之一,於每年7月的第三個禮拜天舉行,主要是紀念1576年瘟疫的結束,那場傳染病奪走了城裡1/3居民的生命。
慶典的前幾天,平常往來於鳩迪卡運河 ( Canale della Giudecca ) 的公共汽船必須停駛一段時間,因為威尼斯最長的橋樑就要搭起來了。這座由軍方的平底船筏組裝而成的浮橋,越過運河,連接Giudecca島的雷丹托雷教堂 ( Ⅰl Redentore ) 和Zattere。橋頭標示了遊行的時間,遊行前半個小時開始清場,清場之前的整個白天允許自由走動。
慶典當天,由總督、主教和市長帶領盛大的遊行隊伍,越過浮橋,一路邁向雷丹托雷教堂 ( Ⅰl Redentore )。
此外,在慶典的前一個晚上十點鐘,在聖馬可廣場上施放煙火。屆時運河上停滿了各式繫上彩旗的船隻,河岸邊從中午開始就有人鋪上塑膠布,以搶得觀看煙火的好據點。在等待的時間裡,有的載歌載舞,有的做日光浴,河岸水上充滿色彩和音樂,熱鬧非凡。
更多的照片在這裡喲 : http://photo.pchome.com.tw/chynmiss
顯示文章地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