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chun0409tw/6/124619164849)
好久沒再踏進棒球場,就連電視棒球賽轉播也沒耐心注視超過三局,球隊、球員名字、背號逐漸變得陌生,只能說棒球場上的變化就像是現實人生的縮影,強者保有生存機會,傷者只能苦候老天憐憫,無能者即當驅逐出場,貪者….。這個話題在此打住吧!我只想回憶那些在棒球場上瘋狂可愛的球迷們。
台灣政治、社會版的新聞常宣揚台灣人是一個很愛搞分裂的族群,錯了錯了大錯特錯了,如果你進棒球場,會看到台灣人是多麼團結,來自四面八方不同職業身份地位年紀的球迷們,遵守秩序分坐兩邊,穿著支持球隊代表顏色的T恤,隨著啦啦隊的鼓聲,敲打加油棒並大唱球員專屬的加油歌(我想大家在學校上音樂課也沒這麼乖巧聽話過吧!),球迷們都有不遲到不早退的好習慣,沒等到五局結束,很少會有人離開座位,用屁屁遮擋後座球迷的視野,因為難保當你再回到座位上時,球賽已風雲變色,遭到逆轉超前或是主將投手瞬間被打暴。
阿曾算是保守內斂壓抑型的球迷,不愛出風頭不偏激嗆聲,只愛默默在角落觀看球場內球迷們的一舉一動。
記得某次比賽進行到後半段時,阿曾突然聞到陣陣香味,心裡在想:天啊!外面的攤販難不成擺了大電扇,味道能傳這麼遠?!頭微微往右一轉,瞳孔瞬間放亮,四、五個原住民球迷正在大快朵頤,津津有味吃著手上袋裝的「小米酒麻油雞」,進來看球賽一般人只會帶M、便當、飲料,就是不曾遇見有人自備麻油雞!那股迷人的味道在方圓五百公尺內瀰漫著,他們敏銳的天性發現了阿曾偷瞄的眼光,熱情的性格展露無遺,細聲呼喚著阿曾,不!不是細聲!是拉開嗓子向我詢問:「小姐要不要吃啊?不要客氣的啦!」真是令人手足無措,我羞澀臉紅微笑婉謝,就看著他們一邊手拿著雞腿而或吸吮雞湯,一邊還要為球員呼喊打氣,是群味道與眾不同的加油團體。
也有單打獨鬥隻身來球場的球迷,記得一個外表看似溫和內向的球迷本來坐在鄰座,腿上放隻牛娃娃,娃娃可愛的模樣讓我不得多瞧了幾眼,比賽一開打後,人怎麼不見了,後頭的刺耳的汽笛聲引我回頭觀望,原來那隻牛娃娃還可以是一頂帽子!他自己特製出底座,額頭繫著必勝彩帶,頂上一隻不小的牛娃娃,手拿汽笛跟加油棒,站在後頭用力吶喊吹笛,下半身還隨鼓聲左右搖擺起來,形成獨樹一格的舞姿,我只能說:真是人不可貌相!
大家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在球場為喜愛的球隊打氣,心情隨賽事進展,有時尖叫有時哀嚎有時歇斯底里嗆聲,就算一個人到球場也不孤單,因為眼前有這麼多相同興趣、狂熱的同志們陪伴,這是我在棒球場裡感受到的,在一個圓形建築內發生的人與事就像電影一般精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