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立台灣台的節目歐吉尚遊台灣,看到它介紹峨嵋的客家菜,讓我想到之前去三義吃的客家菜餚。
南北小吃店位於一條小路上,招牌小小的、不怎麼起眼,店裡只有四張大圓桌,甚至沒有菜單,但介紹我們去的當地人李叔叔說,它是間十分道地的客家餐館,甚至許多名人去到三義都會到訪南北小吃店,常是座無虛席的。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去,就對它的客家菜留下深深的印象,在第二次去三義前,滿腦子想的就只有它美味的菜餚,口水都快滴下來了。現在回想起來唾液仍不斷分泌,肚子好像也開始咕嚕咕嚕叫了。
我們只去過兩次,其實點的菜色都差不多,但第一次有道令我印象深刻的「燒酒腰子」,第二次沒有吃到,那真是令我惋惜不已;燒酒腰子裡除了腰子還有放薑和蘑菇,完全不加水而以酒(忘了是什麼酒)烹調,腰子和蘑菇都飽含酒香,湯汁更是酒味濃郁、還混了腰子精華,可舀起來當湯品嘗,然不勝酒力的人就可惜啦,喝一碗恐怕就會倒在當場喔!但我也不曉得這是不是屬於客家菜,因為老闆客家菜也做,其他的菜也做。
其中我可以確定是客家菜的是酸筍干、紅糟焢肉(有點像封肉)、福菜肚片湯和客家小炒,招待的三碟小菜中有樣醃過的白蘿蔔好像也是。其他像白斬雞、粉腸等也非常好吃,但是比較常見的菜色,故不在此著墨太多。
為什麼我會特別提到招待的醃白蘿蔔呢,因我覺得它實在是樣特別的小菜。一般我所知的白蘿蔔醃漬到入味顏色會變,比較不像原本那麼白,但它卻是白蘿蔔原本的顏色,而且醃地很入味,原本白蘿蔔特有的味道都消失了,讓我這不是頂喜歡生白蘿蔔味道的我一口接著一口。母親好奇地向老闆娘詢問秘訣,老闆娘並沒說得很清楚,或許有其獨家秘方吧!
而福菜肚片湯的福菜和酸筍都是客家特有的醃漬品,酸筍嫩且夠酸,肚片湯帶有福菜微微的酸味和香味,很合我的胃口。經老闆解說後我才知道福菜和酸菜的差別——福菜沒有酸菜那麼乾,酸菜曬地比較乾——本來我還認為福菜跟酸菜根本是同樣的東西,只是名字不一樣而已呢。
至於焢肉,我還一度以為是著名的客家封肉,老闆娘說那叫焢肉,紅糟兩字是我自己加上去的,因為它裡面有加了點紅糟,不但讓肉和豬皮多了紅糟的香味,而且顏色也變得比較漂亮,味道更是不用說啦,Q軟的三層肉十分入味,鹹度適中的湯汁還可避開浮在上層的油撈些來拌飯呢!
最後提到的客家小炒則是我經過千萬掙扎選出來,我最喜歡的一道菜了!它其實很簡單,就是把蔥、肉絲、魷魚腳和類似圓豆干的豆製品(我吃了兩次還是沒搞懂那是什麼,好像也是客家特產)炒成一盤;最特別的是它的豆製品,因為我很喜歡黃豆製品,所以常吃,但南北小吃店的豆製品和我平常吃的很不一樣,不但不會硬硬的且又滑又嫩,要不是當時我們還有別的行程,我一定要去找找哪可以買到那種「圓豆干」,然後帶一包回家!
老實說,在這之前我根本沒吃過客家菜餚,但南北小吃店實在帶給我太愉快的味蕾回憶了,嘿嘿,下回有空換去美濃試試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