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4-23 00:06:20| 人氣1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寧靜即淨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寧靜即淨土



清晨,薄薄的晨霧瀰漫林間。從旅店的窗口遠望,山丘上小教堂的塔尖,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更加顯得寧靜安隱,縹緲虛無。

一如佛教徒到佛堂做早課,每日到山丘上的小教堂靜坐、沉思,是我在湖區的晨間功課。

通往教堂的小徑,沿途開滿了白色的野花,在濕潤的空氣中散發著草木的香氣。漫步野徑,寂然宴默,只有幾隻牛羊低頭吃草,幾個擦身而過的早起旅客熱情地問候早安,並指著小山丘說:「beautiful view」。

是的,beautiful view。在湖區,處處都是美景,純淨的大自然、美善的人情、澄靜的心湖,生命的圖景所展現的每一吋風光,都是如此和諧、如此完美。

小教堂的鐵門微啟,推門而入,見到一位老太太正忙著修剪著一地散落的花枝,錯落有致地插在潔淨的水瓶裡,這些花大概是從野地裡摘來的,白色、紫色、黃色的小野花,叢叢簇簇、漫山遍野並不起眼,經過老太太的慧心巧手,仔細修剪、插排,在水瓶中顯得娉婷而高雅。

老太太插好花,將水瓶捧到聖壇前,供在聖母像座下,隨即,跪坐在長椅上,低頭禱告。我坐在後排長椅,靜靜地望著前方,小教堂內靜謐安寧,陽光自玻璃花窗透射進來,映照著聖母塑像,那柔美、和雅的面容充滿慈愛的光輝﹔瓶中潔淨高雅的鮮花,散逸著淡淡的幽香,花瓣上幾滴凝露晶瑩剔透﹔那俯身祝禱的身影,頂上是一片潔亮的光芒,如此虔誠、靜定。

眼前的景致如一幅宗教畫,展現了生命中最單純的至美。

……….

在歐洲,我喜歡上教堂,每一座教堂都像一座美術館,宏偉巍峨的建築﹔精雕細琢的穹窿、長柱﹔鮮豔華麗的玻璃彩繪﹔出自無名藝術家之手筆的宗教壁畫、雕塑﹔火樹銀花般的大型燈飾﹔……美極了,舉目盡是驚喜,任何一個角落都令人驚艷、駐足凝視。

我喜歡上教堂,不僅因為教堂的富麗堂皇,更因為教堂內安靜祥和的氣氛。記得,第一次走進教堂,是在羅馬的西班牙廣場附近,當時已走了不少地方,有些疲累,極需覓一處休憩之地,抬望眼,一棟中古世紀教堂建築佇立眼前,是好奇也想休息,推門而入,偌大的空間有些幽暗,一排排長椅羅列,盡頭是一座聖壇,四周燭臺環繞,白色的長燭閃爍著熒熒的火光,入內的人們或靜坐祈禱,或漫步瀏覽,或低語交談,教堂內顯得十分寧靜、聖潔。

我覓一角落獨自靜坐,燥熱消退、思慮滌除,望著熒熒閃閃的燭光,內心非常非常平靜,無欲、無念、無求。只是靜靜地坐著,就有一股喜悅,自心底汩汩湧出。塵慮淨空,眼前一切彷如天堂,彷如佛國,我第一次感覺到,佛教也好,基督教也罷,大化無二,寧靜中自有淨土。

在認識的朋友中,有幾位是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因為對佛教虔敬,因此視異教為邪魔外道,不僅不敢上教堂,連異教的經典也視為毒物,不敢觸碰。我也見過一些基督教徒,他們害怕佛教到連供佛的水果、物品都不敢食用。遇到這樣「虔誠」的教徒,我只能搖頭喟嘆。

我常想,宗教帶給人們應是心靈的解脫與自由。所謂「戒律」,也應是生命的自覺與醒悟,提醒自我保持內在的清明,對俗世雜念不稍染著,而非著眼於外在形式的重重界限、層層束縛。看過許多虔誠的宗教徒,刻苦自修,很是精進猛利,卻時時流露出苦惱、憤憒,對於自我與旁人,都十分嚴厲、十分苛責,在修行的過程中,身體受苦,心靈也未曾一刻獲得喜樂。我總納悶,宗教帶給人們心靈的最大啟發,不正是去除我執,趣入平靜與舒安?為什麼在許多的宗教徒心中,有鮮明的人我分別,有強烈的我是他非,如此極端的心境,能獲得片刻寧靜?我想,很難很難。

多少人能把《心經》中:「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熟讀默誌,卻只是一句口訣,無法完全融入身心。人的心,如果受到重重的制約,就難以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脫。心不自由,就會產生罣礙、恐懼、憂愁、苦惱。身心一旦陷入自制的桎梏,就無法與自然的靈美互動。如此的心靈,怎麼可能安靜地瀏覽深刻動人的宗教藝術,怎麼能夠純然地欣賞莊嚴宏偉的宗教建築?

上教堂,我有如置身佛堂般的自在與安然。每次上教堂,我也會像教徒一般,點燃一根白燭,虔誠恭敬地合十祝禱。當我禱告完畢,仰望聖母像時,那慈藹的容顏彷若慈悲的觀音菩薩,垂憫眾生、護念眾生。有時,在教堂裡靜靜坐著,《大悲咒》的音韻如珠玉落盤一般,不自覺地自心田清清脆脆地響起。

我再一次領悟,心無分別時,萬法唯一。

何處是淨土?佛殿內、教堂裡,在我靜默無染的心靈深處,是一方淨土。

台長: 默言
人氣(1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