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意念,使她終其一生從事無給職的「人間義工」?
什麼樣的願力,使她以一0六歲高齡仍在服務、照顧著貧病老苦的人們?
什麼樣的福報,使她跨越了三個世紀,卻能保有年輕健康的心靈,隨時隨地喜樂自在?
二00二年「周大觀基金會」頒發「第五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給新加坡的百歲人瑞許哲,我才有因緣認識這位「東方德蕾莎」;
撰寫《一0六歲,有愛不老--許哲的生命故事》,我才有機會親近這位「人間菩薩」。
這位「人間菩薩」的一生充滿傳奇,二十七歲念小學,四十七歲學護理,六十七歲獨力創辦養老病院,六十九歲學瑜珈,九十歲學中文,一百歲更用心學佛。她的所思所行,超越了世俗的價值觀,不追求個人名利,不計較毀譽褒貶;過著儉樸的生活,傾其所有照顧孤老貧病;毫無保留地去愛一切,服務一切,日日歡喜、念念自在。
一八九八年,許哲出生於中國,隨著母親流浪至馬來西亞檳城,逃婚到香港,避難往重慶,赴英國學習護理,前往巴拉圭服務窮人,晚年定居新加坡,創辦養老病院照顧貧病無依的老者。
一個世紀的歲月,她流浪飄泊。
她傾聽內心深處的呼喚,走自己人生的道路。
「哪裡有窮人,我就往哪裡去。」這是許哲的人生方向。
「我愛我的同胞,全宇宙是我的家。」這是許哲的生命哲學。
一0六歲的許哲,英文名字是「德蕾莎(Teresa)」,梵文名字是「愛人(Prema)」親近她的義工稱她為「Sister」。新加坡人以擁有她為榮,視她為「國寶」;天主教徒將她與德蕾莎修女相提並論;佛教徒認為她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她卻說:「我只是一個會掃地,喜歡做工的平凡女人。」
] 在許哲的眼裡,全宇宙都是一家人,全人類都是兄弟姊妹,因此,去愛自己的兄弟姊妹是極為自然的事。所以她說:「愛人,是我的責任。」
許哲一生創辦了九所養老院,但她對窮苦病人的關懷之心,並不拘囿於養老病院內。社會不同角落有著貧苦病弱的人們,都是她關懷的對象,她一一走進他們的家庭,每個月送去金錢和食物,帶給他們溫暖和愛。她照顧人,不求回報,當人們感謝她時,她笑笑地說:「你們不要謝我,我只是個乞丐頭,去要東西來給你們大家。」
除了關懷老人,她也收容、照顧不少孤兒和受虐兒,供給這些孩子食宿、讀書。這些孩子長大了,有人知恩感恩,一生視她如母,恭敬尊重;也有人忘恩負義,在社會上有了名利和地位之後,便瞧不起她,即使路上相逢也視而不見。對此,她依然笑笑:「照顧他們是我的責任,看到他們事業有成、生活幸福,我就很開心了,他們記不記得我,不重要。」
許哲的價值觀,身外之物重實用,美不美觀不重要。她的食衣住行非常儉樸,屋內的家具一用五、六十年;鞋子穿到開口,還縫縫補補;衣服穿到破爛,捨不得丟,裁成小碎布縫成踏腳墊,送人自用兩相宜。
她行善助人的義舉傳遍星國,當年,新加坡總統黃金輝特地邀請她喝下午茶。她赴約時,依然是一襲「糞掃衣」。義工們勸她:「Sister,總統要見妳,這是很重要的場合,許多媒體會來拍照,妳應該穿新的衣服比較禮貌。」
她回答:「禮不禮貌在我們的心,不在外表,不在穿著。我去見老人穿這樣,去見總統也是穿這樣。總統和老人一樣,沒有誰比較特別。他要見的是一個真實的我,不是經過包裝的我。」
因為她「無我」,凡舉榮耀、獎章、獎杯、照片,和她有關的採訪報導,在她家中一樣也看不到。她說:「我照顧人都沒時間了,哪有時間照顧那些東西?」她清淨的小屋唯一留存的是書,至於照片,僅保留母親和大姐的各一張。
因為她「無我」,連我要為她著書立傳,她也完全不在意。她覺得:「我只是在盡個人的本分,沒什麼值得書寫的。」她之所以百忙之中撥空接受我的採訪,是因為念及我遠自台灣赴新加坡,慈悲滿我之願,讓我能順利完成工作。
在我採訪的過程中,有關與老人之間的互動,她娓娓道來,如數家珍。至於,什麼時候和總統喝下午茶?得過哪些獎項?當過什麼雜誌的封面人物?這些事她隻字未提。
在一般人眼裡視為殊榮之事,對她而言,如過眼雲煙,早忘了!如果不是她身旁的義工提起,我將漏掉不少珍貴的歷史鏡頭。而撰稿時所參考的剪報,出書時所用的照片,也都是義工們過去從她的垃圾箱中搶救出來,悉心收藏的「珍寶」。
見過許哲的人,都說她的外表比實際年齡至少年輕三十歲,健康狀態則遠遠勝過許多年輕人。一0六歲的她,精神奕奕,絲毫未見老態,令人嘖嘖稱奇。
何以如此長壽?何以如此健康?何以如此年輕?
許哲說:「保持健康,是因為不想生病,麻煩別人;關於長壽,那不是我求來的,是上天要我做事情;至於年輕,因為我不想老,所以年輕。」
身心清淨的她,不煩不憂,喜樂自在。她說:「我不吃不好的東西,不說不好的話,不想、不做不好的事。」
清淨的飲食觀,是她的長壽之方。
「素食主義」的她,日食一餐,基本上是吃生機蔬果。如果食物需要烹調,也不猛火煮食,以免養分喪失。除了不吃熟食,她也不喝茶、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吃糖、不吃菇蕈類食物。因為酒、茶和咖啡會刺激神經,糖和菇蕈類是惰性食物,影響靜坐。
除了清靜飲食,每天的靜坐、瑜珈、散步,也是她的長壽秘方。
每天清晨四時起床,起床後先靜坐一兩個小時,讓身體進入絕對的安寧;之後再做瑜珈,保持身心的柔軟。瑜珈之後是散步,與大地親近。散步後,她會想想今天有什麼事要做,開始一天的行程。如果沒事,她就看書,活到老學到老的她,總是透過書籍不斷吸收知識。她說:「看書是我最喜歡的事,有好書看我不睡覺。我喜歡看哲學的書,哲學書能開闊我的視野。」
喜歡閱讀的許哲,有一天讀到淨空法師的著作,對佛法生起大歡喜心。雖然,許哲與淨空法師素昧平生,但她的義舉善行已在新加坡廣為流傳,淨空法師常在信眾面前稱讚她是人間菩薩,並鼓勵信眾去親近她、向她學習。
一九九九年,有一天,淨空法師來到她的小屋拜訪她。
她恭恭敬敬地問淨空法師:「我有沒有資格做佛教徒?」
淨空法師說:「妳所做的一切,就是在行菩薩道。」
她又說:「可是我笨笨,人家送我佛書,我看不懂。」
「看不懂沒關係,每天恭恭敬敬地唸『阿彌陀佛』就好了。」
一0一歲皈依佛教,從此,她老實念佛,不論走到哪裡,佛號永遠相隨。
雖然沒有求受五戒,淨空法師卻頒給她「五戒證書」,因為淨空法師認為,縱總使她沒有受戒儀式,但她的五戒十善已經修滿一百分。
有一天訪談,談到她初戀男友墜機身亡的段落,身旁的麗珍問:「Sister,當妳面對自己最心愛的人死去了,妳怎麼去處理那個悲痛?」
我靜坐一旁,內心起了小小波瀾,我知道麗珍此話是為我而問,因為,當時我正陷落在喪夫的悲痛中。
「死亡是很正常的事,悲傷也是難免的,因為有感情,就一定會不捨。但是,一直沉浸在悲傷中,對我們沒有好處。我懷念他,想過去的美好的事,不要注視著失落的感覺,徒增痛苦,沒有意義。我們每天還有好多事要想,要做,為什麼要想那些不愉快的事?」
許哲訴說著自己的心情,其實是給我明朗的「開示」。隨後,當麗珍將我的故事告訴了她,她突然拿起幾天前我送給她,她卻一直擱置在桌上的書。
「這是妳的名字?」她指著書上的名字問。我點點頭。她說:「妳要去想一些快樂的事,不要讓自己不快樂!」
事後,麗珍告訴我:「其實,來採訪Sister的人很多,她都不會去注意這個人叫什麼名字。妳知道Sister今天為什麼特別看了一下妳的名字?因為她每天早起靜坐、念佛,都會為那些正在受苦的人祈禱,她知道了妳的情形,她將為妳祈禱。」
當下,我熱淚盈眶,多麼慈悲的一位長者。
每一次的訪談,沉浸在她動人的生命故事中,平易近人的她本身有著極大的能量,與她相處,總感到內心特別的平靜、祥和。
採訪的過程中,我一直有一種強烈的直覺--這是佛菩薩交付的使命--否則怎麼會有這麼多美善的助緣?
離開新加坡的前夕,我前去向她辭行。
深夜,又是一次沒有事先約定的造訪。
她沒有介意我的唐突,只是親切地問:「在新加坡的這十天是否一切順利?」
我合掌鞠躬,深深深深地感謝這位慈悲的長者,她的行儀,給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教育和啟發。
離開前,望著她慈藹的面龐,我不禁脫口而出:「Sister,我可以抱抱您嗎?」
她微笑地張開雙臂:「當然可以。」
我俯身在菩薩的懷抱裡,那個愛的擁抱,那慈悲的能量,為我脆弱的生命,灌注了喜悅、平安、靜定的能量。
我因歡喜而淚水盈眶。
在瑩瑩的淚光中,我彷彿又看到她那瘦小的身影,忙碌地指揮著一群義工,編列車隊,提著賑濟物品出發……
菩薩無我,卻有著千手千眼;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我看見--菩薩在人間。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