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21 16:16:53| 人氣1,8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談王德威的《眾聲喧嘩之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王德威是目前文學界中﹐最具影響力的評論家之一。他的每一篇言論﹐皆能借題發揮﹐描繪出比小說本體更具內涵的文化想像﹐他所關注的每一位作家﹐都可謂別具一格﹐自成一家﹐這使王德威的小說評論更顯色彩斑斕﹐出手不凡﹐也使被他點評的小說家嶄露頭角﹐備受矚目。繼八八年引入巴赫汀“眾聲喧嘩”的觀念評比三十年代與八十年代中國小說後﹐王德威在致力研究晚清小說﹐並主編頗有影響力的文化叢書“麥田人文”之餘﹐依然對海峽兩岸中文小說非常關心﹐評文從不間斷﹐既檢討老將實力﹐也致力發掘新銳﹐這本《眾聲喧嘩之後》即為他觀察九十年代中文小說發展的成果﹐他將這段期間的小說特點作了這樣的總結﹕“世紀末種種可驚可詫的現象﹐小說不曾錯過。但更重要的﹐優秀的作品能將現實問題﹐化簡為繁﹐從而引申層層的反思﹑批判﹑嘲弄與對話可能。這些小說有的前衛﹑有的保守﹐但它們如果能撼動讀者﹐應不只是在於作者說了甚麼﹐也在於他(她

  )們怎麼說﹔或更引人深思的﹐為什麼這麼說。”讀王德威評論小說﹐一如讀其師夏志清的大文一樣﹐你不會看見他亂擲名詞﹐賣弄“學問”﹐卻處處皆是一錘定音的真知灼見﹐大膽論斷。在其前作《如何現代﹐怎樣文學》裡﹐即有他致力考掘白先勇﹑施叔青﹑朱天文﹑阿城﹑王安憶﹑葉兆言﹑蘇童諸名家中“張愛玲成份”的專論﹐號稱“張派”﹐蔚為大觀。在《眾聲喧嘩之後》﹐文章多應報刊要求而寫﹐不及王的專題論文系統而深入﹐但也因其篇幅較短﹐讀來更感順心。王評兩岸小說﹐對莫言﹑王安憶﹑張大春﹑朱天心四位名家點評最多﹐他對四人的推崇和期待﹐使讀者明顯發現其要求也相對提高了﹐但從這點也看出他對一流高手的“品質檢定”﹐確令神暈目眩的小說迷看出高手之不足﹐提升了讀者的鑑賞能力。同時﹐王德威對文學後輩肯定之餘﹐也不忘提出寶貴意見﹐在他評黎紫書﹑董啟章﹑須蘭﹐以及成英姝等“新世代小說家”的篇章裡﹐皆可看到他針對各人弱點而發的“期許”﹐慧眼獨具﹐引人深思。

  此外﹐王德威的文筆簡約老練﹐學術文章寫得妙趣橫生﹐極具個性﹐堪稱書評的最佳示範。《眾聲喧嘩之後》幾乎把近十年有份量的中文小說“一網打盡”﹐任何有志寫小說的朋友﹐只要按著這份“書單”去鑽研﹐肯定會脫胎換骨﹐大有長進。

台長: 寂然
人氣(1,8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