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小說迷﹐讀小說和寫小說都是我人生裡最大的享受。我是一名文學愛好者﹐只要看見高質素的文學書刊﹐我都樂於購買。我是一名寫書評的人﹐與讀友分享讀書心得﹐是我的責任。這個星期我在香港買了一本名為《再讀張愛玲》的書﹐這是二○○○年十月在香港舉行“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的論文集﹐與會者包括夏志清﹑王德威﹑劉紹銘﹑許子東﹑陳子善﹑劉再復﹑朱天文﹑王安憶﹑蘇童﹑須蘭等等﹐這樣的作家和學者共聚一堂﹐陣容真是一時無兩。若換在平時﹐他們的作品總能令我讀得歡欣雀躍﹐獲益良多﹐可是這一次﹐一眾名家從“師承的焦慮”來分析張愛玲這位“祖師奶奶”﹐就有點牽強﹐有點不夠理性﹐有點湊熱鬧的意味﹐一代才女泉下有知﹐可能會誤會自己那襲華麗的袍子又多了幾隻蚤子﹐真令人煩厭。張愛玲縱有千般好﹐人們對她的討論﹐已經越來越偏離她的作品﹐倒是愛在她的生平﹑她的形象﹑她的作品被改編成電影的面貌﹑她的“徒子徒孫”如何受她影響等方面去做文章﹐經典化之後是神聖化﹑偶像化﹐一方面證明張愛玲確有吸引力﹐但我更擔心大家各出奇謀去趕張愛玲熱﹐倒令一般讀者眼花繚亂﹐都往各種刁鑽方向去研究﹐忘了欣賞愛玲女士筆下的蒼涼風景﹐令她身後更寂寞。
《再讀張愛玲》其實不乏好文章﹐陳子善的<<天才夢>獲獎考>功力扎實﹔許子東的<物化蒼涼>﹐探索張愛玲(和錢鍾書)小說中的意象技巧﹐是一次上好的小說分析示範﹔朱天文再寫<花憶前身>﹐仍然極具個人風格。但蔣芸寫<為張愛玲叫屈>﹐細數張女士選錯男人的種種﹐害得我以為正讀著八卦雜誌。該書又太強調夏志清“發現”張愛玲的功勞﹐簡直令人搞不清是張愛玲靠夏志清再現光芒﹐抑或夏志清因張愛玲而知名度大增﹐如果相信據實寫作是文學史家應有之義﹐說沒有夏公就沒有後來的張派﹑張學﹑張迷﹐真是言重了。我是一名寫書評的人﹐昔年讀水晶﹑唐文標等人介紹或批評張愛玲的文字﹐激動得難以形容﹐不論結果如何﹐他們真是用心探研。可是近來我覺得“張愛玲”越來越像一句口號﹐一個標語﹐人人愛談張愛玲﹐人人都是張愛玲﹐真是太神奇了。
我是一名文學愛好者﹐上一回讀楊澤主編的《閱讀張愛玲》﹐感受到一眾學者對張愛玲作品的細心扒梳﹐深入研究﹐真是歎為觀止。但在《再讀張愛玲》之中﹐我難以獲得同樣的震撼。這到底是張愛玲不堪“再讀”﹐還是“再讀”的人不夠用心﹖我是一名小說迷﹐讀完這本《再讀張愛玲》﹐我明白到要了解一位小說家﹐還是直接閱讀作品好了﹐所謂學術研究﹐有時真像一場遊戲。
(發表2002年5月1日 澳門日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