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終於”來了﹐這個時候的澳門﹐似有危﹐實有機。澳門終於要對付第一宗非典﹐卻顯得井井有條。隔離得早﹐公佈得快﹐使善於製造流言的小民收起慌張﹐大家都清楚有關方面已有應變方案﹐於是﹐民心大定。澳門縱有許多不足﹐至少醫護人員沒有逃亡﹐市民沒有過份恐懼﹐漂白水和口罩沒有一夜間被掃光﹐大家不但生活如常﹐一下子還更珍惜健康﹐愛護環境﹐將人家眼中的落後城市變成團結的典範。
不要再指責病人把病毒帶入澳門。不要再創作無聊的陰謀論。不要吹毛求疵的罵衛生局局長廣東話說得不好。不要看輕非典帶給我們的好時機。有些事情在彼方是災禍﹐在此處卻可以是奇蹟。
為甚麼澳門至今才出現第一宗非典型肺炎﹖你可以言之鑿鑿的“分析”出許多原因﹐但我更相信我們是有運。雖然澳門人也曾自我懷疑起來﹐也有各種非典流言在社會散播。但這幾個月來“無炎地帶”的聲譽﹐絕對是花多少錢也製造不了的宣傳效果﹐整個澳門的衛生環境和醫護體系﹐都經此一役而升值。
為甚麼從珠海傳入第一宗非典﹐也是澳門的良機﹖因為前一階段大家已基本相信這是一個清潔而安全的城市﹐現在傳入這第一宗病例﹐正是對政府應變能力的最佳測試。只要沒有表現出猶豫不決﹐自亂陣腳﹐妥善地醫治病人﹐做好隔離措施﹐再配合行動讓市民更齊心﹐更熱烈地投入防炎和保持環境清潔的工作﹐一個病例反而會為政府帶來更大的威信和凝聚力﹐而這﹐也是各大小官員如何做show也賺不到的本錢。
也許﹐任何成功的例子都會帶點好運的成份﹐但澳門今時今日的運勢﹐的確適宜把握時機﹐在非典型時期促進更多典型的成果﹐改善空氣﹑衛生和人的素質﹐令好運得自己也不敢相信的澳門人更信政府﹐也更具自信。
非典來了﹐我始終保持樂觀。疫情一旦大規模爆發﹐吸收了這麼多鄰近地區的經驗﹐政府沒有理由仍處理得不好的﹐所以﹐非典對澳門只可以是機﹐不應該有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