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之前,發表了過百萬字小說的K讀了葛亮的小說,驚為天人,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發現這是一位年輕的優秀小說家。可是,K突然又好沮喪,因為看到人家寫得這麼出神入化,自己再寫也似乎好不過這類奇才,何必再花時間寫作呢?何必獻醜呢?
熱血作者T日前閉關寫小說,據說成效不大,未能寫出他預期的質或量,於是他在其網誌寫道:“一直有兩把聲音,一把叫我放棄,說我唔能掂,早死早著,你寫的東西不會有人看,連作為談資的本錢都沒有。另一把聲音說我掂,說我的東西一定成功,但這把聲音很弱。”
想到這兩件事皆因我也經歷過這樣的心情,我也是一名小說學徒,我學得很慢,我信心不足,我曾經賣弄過一點小聰明,得到過一點微弱的掌聲,我曾為此沾沾自喜,但讀到真正的大師作品時,我很慚愧。我知道有些境界是我永遠無法企及的,我也多次認真考慮過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寫下去,我完全沒有信心在寫小說這件事情上有所突破,我有更多新鮮有趣的事情等著我去完成,而寫小說,絕對可以當作一種業餘興趣。我想我有足夠的理由停止寫小說的:我寫過很多了,我出過不止一本書,我很忙,我寫得不夠好,某某和某某都寫得比我好,我覺得寫小說得到的回報太少,我認為寫小說的消耗太大,我其實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寫,我寫出來的故事大家都不一定想看,我對文學這件事已經沒有感覺了……是的,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大堆類似的灰心告白。
當然,寫作其實不是必然的時,有些朋友的人生走到某一個階段,覺得可以放下這件事了,於是跑去做其他事情,那是很正常的,絕對沒有問題。
但如果你自問放不下這件事,又被種種負面情緒牽制和糾纏,則最好能想想方法將之克服,不要逃避,或者讓負面的情緒擴散。
我多年來為了“不負初衷”而寫,我最早的作品是寫給我自己看的,我才不管人家如何評價,不計有沒有機會發表,不擔心被其他作者比下去,不需要計較付出與回報是否合理,我只是喜歡寫,寫的過程是漫長的,是屬於我自己的,完成了作品之後,我的責任就完了,我跟我的小說就正式分手了,它會有自己的際遇,我則盡快投入另一次寫作。我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不夠積極,但這些年來我都以這樣的精神堅持下來,繼續當一個卑微的小說學徒,而且距離大家心目中的成功越來越遠。但不成功又有什麼關係呢?在這個連一篇好小說也算不上什麼的年代,我能指望大家給我怎麼樣的成功?
幾個月之前在王文興的《書和影》讀到一則名為<為何寫作>的短文,很有共鳴,抄出來與K及T共勉:
“為何寫作?絕對不是為天地,為生民,我還未到這麼高的境界。我純粹只為自己寫作。那是為自己的什麼?為不朽也不敢這麼想過,──更何況我對身後如何又如何根本毫無一點興趣。那麼今生的成功?也不然。這今生的成功-也不太吸引人,──往往成功來自他人的誤解,得到時,未必肯予看重牠。我,為自己寫作,所為的純是寫作當時的充實之感。寫作可以使一天中,工作的二、三小時,化為更有意味的二、三小時。”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