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東吳大學溪城奮進童軍團已成立二十九年,今年是第二十九屆。就台北市所有的童軍團而言,東吳童軍團算是一個老字號、老招牌的童軍團(就筆者所知,只有文化大學童軍團比我們早三年成立)。
挾者二十九年的歷史,東吳童軍團培育出許許多多優秀的人才,也在校內、校外建立了良好的聲譽!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外在環境的遞嬗,眼看一些老字號童軍團,如文化大學童軍團、淡江大學童軍團皆轉型成功(成為複式團),而本團卻仍遲滯不前(目前只有羅浮童子軍團、資深女童軍團、幼童軍團及幼女童軍團),筆者不禁開始為本團未來的發展擔憂。
筆者參加東吳童軍團已邁入第五個年頭,曾擔任過羅浮群群長,現為幼童軍團的團長。筆者試著以這四年多來參與本團實務的經驗、和其他童軍團之間的比較、觀察,與現今童軍團發展的趨勢,來為本團的轉型與未來的發展方向做一個諫言,希望對本團有實質、立即的助益。
二、童軍團的種類
就童軍團的性質而言,可分為二:
1、學校團:由學校校內人士發起而成立,上從團長、副團長、服務員,下至團員皆為學校師生,此外,凡為學校團,則童軍團的團主任委員必為該校校長。若童軍團的服務員中有部分外校人士參與協助(如羅浮童子軍),像帶動中小學聯課活動,只要主導權仍在校方,則仍歸類於學校團。
學校團可再二分:
(1)、純學校團:如各中、小學的童軍團。如:雨農國小幼童軍團、士林國中童子軍團、士林高商童軍團、、、、等。
(2)、非純學校團:此類童軍團與所處的社區之間有一定程度的互動及結合,介於純學校團與社會團之間,如本團即是。
2、社會團:由社會團體、社區義工、推廣童軍運動人士或家長、、、等非學校的組織或人士所發起成立。比起學校團,社會團的服務員及團員結構較彈性,服務員可能有學校老師、公務員、、、等各行各業的人員,而團員是針對某一特定團體或某一特定地區。
社會團也可二分:
(1)、封閉性社會團:指服務員或團員必須具備某種特定資格,即為某團體的一份子才能加入,而此童軍團的主導權掌握在此團體手中。如:傑人會童軍團、獅子會童軍團、、、等。
(2)、開放性童軍團:此種童軍團可稱為社區童軍團,其為「屬地主義」,以某個社區為對象,以其中的居民為服務員及團員的來源,沒有特定的參加限制。如:石牌社區童軍團、天母石濤園社區童軍團、中央社區悠吼童軍團、、、等。
三、面臨的問題
本團發展至今已二十九年,目前遇到以下幾個發展上的瓶頸:
1、人力資源不足:由於社會的變遷,現今大學生參與社團的比例逐年下降,本團的團員人數也逐年滑落,現在只有約四、五十位左右,雖然與其他社團相較起來,本團仍可稱為「大團」,但筆者以為,我們必須跟自己比,而非其他社團!當然,人少有人少做事與辦活動的方法,但本團若要做大規模的突破及轉型,現今的人力是絕對不足的!
2、資源有限:身為一個學校社團,本團所能獲得的資源與補助是相當有限的,所以,積極開發資源管道及資金管道,實為不可忽視的事情。
3、跟社區之間的結合:本團現在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和學校周圍的社區發展互動的模式及合作的機制,希望能有效整合資源及人力!但目前仍處於初始發展階段,如何加緊發展的腳步,並進一步鞏固發展的成果,是本團的當務之急。
四、轉型方向
現今童軍團的發展趨勢為成為「複式童軍團」,但有鑑於本團為一學校團,「學校」在本團的轉型過程與轉型之後,仍會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故筆者以為,本團應轉型為「學校暨社區型複式童軍團」。
首先,筆者先將複式童軍團做一個界定。複式童軍團是指一個童軍團之中必須有一個以上的團,且其中一定必須有童子軍團,才可稱為複式童軍團。以本團為例,本團雖擁有四個團(羅浮童子軍團、資深女童軍團、幼童軍團及幼女童軍團),但由於本團沒有童子軍團,所以本團不算是複式童軍團 。
筆者以為,東吳童軍團在未來,必須以兩個大學團(羅浮童子軍團、資深女童軍團)為主軸、為主力來發展、轉型。,我們必須以東吳童軍團二十八年的歷史經驗為發展的基石,以歷年來的優秀伙伴及在校的伙伴為發展的主力,結合學校及社區的人力及資源,甚至社區家長的人力參與、後勤補給,才能完成轉型這浩大的工程!
其次,很重要的一點是,所有的東吳伙伴都必須瞭解本團轉型的方向,唯有如此,才能人盡其才,集思廣益,一同為共同的目標努力(請參照圖一)!
五、作法
1、培育服務員:本團的人力有限,所以積極推動團員家長加入服務員的行列,是一個增加人力資源相當可行的方式。先邀請家長去受「幼童軍木章基本訓練」,在其對童軍運動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與經歷之後,可讓家長們先從事幕後的準備工作,再使其慢慢加入活動之中。本團這學期有七位幼童軍服務員參加九十年十二月九號到十一號舉辦的「第九十一期幼童軍木章基本訓練」,其中包括兩位家長,這是本團二十八年來首次有家長前往參加受訓,這實在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在兩位家長跨出第一步之後,相信未來我們會有更多家長投身童軍運動。筆者以為,本團的人力除了承辦例行的團務、各項服務及團內四大活動之外,頂多再負荷兩個團的工作量。所以筆者的規劃是,希望未來在幼童軍團及幼女童軍團部分,能有一半左右的服務員為家長,如此本團省下的一半人力,則可以全力籌備成立童子軍團,隨著幼童軍及幼女童軍國小畢業,升上國中,本團即可成立童子軍團及女童軍團,而小孩畢業的家長也可依其意願轉為童子軍團及女童軍團的服務員(即跟小孩一起),抑或繼續擔任幼童軍團及幼女童軍團的服務員。同時,當招收新的幼童軍及幼女童軍時,又可以招募新的家長加入服務的團隊。如此這般,在到了第一批小朋友讀到大學時,就是這群羅浮與資深「反哺」的時刻,而此時,轉型才算是第一階段大功告成!
2、成立團友會:建立屬於本團的聯絡網、團板和網站,以每一屆的群長、主席為聯絡人,每年至少召開一次「群長主席大會」,再由他們去聯絡其他同屆的夥伴,使所有夥伴可以掌握本團的發展動向與近況,更可以使有心繼續參與本團活動的畢業夥伴,有參與及獲得消息的管道。
3、加強團務委員會的運作:本團團委會雖已經成立,但其功能一直無法彰顯,所以筆者以為,健全團委會的功能及運作,是必須著手開始做的事情。
4、與學校及課外活動組之間的互動:本團若要尋求突破現狀,則學校與課外活動組的支援和資源,絕對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所以,如何讓它們了解狀況與提供協助,是本團要做的溝通工作。
5、整合社區資源:本校周圍有許多資源,如故宮博物院、士林官邸、原住民博物館、芝山嚴、外雙溪、陽明山、、、等,都是我們可以加以利用,發展本團特色的資源。
六、結語
本團擁有優良的傳統、悠久的團史,但現今正處於最艱難的轉型階段,如果
我們無法突破,則本團未來的發展性是有限的!唯有所有夥伴共體時艱,共同努力,才能期待「歡呼收割」那天早日到來。「做而言不如起而行」,筆者身為本團的中堅份子,肩上亦扛有對團的責任,宣揚我的主張、和其他夥伴交換意見,是我必須做的事,只願所有夥伴能早日凝聚共識,早日開始著手為團的轉型與未來打拼!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