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ubius(204BC~122BC一說205BC~125BC),其主要政治思想有兩點值得提起:「政體循環論」以及「混合政體」。
政體循環論承襲了柏拉圖的「政體退化論」以及亞里斯多德的「混合政體論」。國家分為一人統治(君主制&暴君制),少數統治(貴族制&寡頭制)以及多數統治(民主制&暴民制)。一開始的社會人類需要一個領袖來領導,人民擁護賢明的人成為國君來領導,而後的君主又會濫用權力,嗜殺縱欲,遂成暴君。而後又有一批急公好義的政治領袖共同推翻暴君,受到人民愛戴,遂成貴族政體。貴族後代養尊處優不知民間疾苦,又結成派閥相互攻訐,剷除異己,又成寡頭政體。而後,民怨爆發,推翻寡頭,建立民主。然,當人民極度追求個人的自由與利益時,民主制度又成了個個是暴君的暴民政治。每一種政體都有它的優點,然而這些的優點也正是其缺點。君主的權威正是獨夫的溫床,貴族的道德共治又不可久,民主的自由卻反而腐蝕了自己。
羅馬的共和始於西元前5世紀,終於西元1世紀(而羅馬帝國的初期甚至還保有相當多共和時期的精神),而Polubius所處的年代正值於共和勢力的強大擴張。相較於Polubius的家鄉,希臘亦如天差地遠。這對於Polubius而言,他必須找出羅馬共和強大的理由和原因。希臘城邦的歷史幾幾乎乎等於政體循環的現世證明,而羅馬卻跳脫出了政體循環的輪迴,政體退化的命運。在Polubius研究羅馬的歷史當中發現到,羅馬共和是由君主,貴族,平民所集合起來的混合制度;執政官有如古代的君王享有行政大權,元老院的貴族負責法案的審理以及行政預算的控制,平民議會負責宣戰媾和以及重大案件的決定權。因此,羅馬帝國的共和制度是將全體公民形成一個政治共同體。行政官,貴族,平民的勢力相互制約,任何一個勢力的專斷都必將遭受其他兩個勢力的封殺。因此,羅馬共和的制度中,每一個公民都是「自由」而「平等」並且是「自治」(self-rule)。共和主義的精神更是要強調「共善」、「自治」以及「公民德行」。所以,國家不是任何一個人或是群體的,而是所有公民所擁有的,國家是為公民而存在,公民為國家奮鬥,公民要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來展現其「自由意志」,展現其「平等地位」,參與公眾事務以及為共和國努力奮鬥正是其「公民德行」。
Polubius與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不同之處在於,後兩者是一個想法概念的討論,而Polubius則是著重在「制度」的討論,這一點和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理論(行政權,軍事外交權,立法權)一樣都是在探討制度的成功因素(Polubius論的是羅馬共和,孟德斯鳩論得是英國君主立憲)。然而,Polubius的觀察其實是「歷史」,當時的羅馬共和的權力核心正往元老院走,這一點埋下了共和滅亡的因子,才會有羅馬共和末,前三雄跟後三雄的爭霸,羅馬帝國的建立。
*****************************************************************
片中所提及的Pelagius,5世紀基督教的異端,強調自由意志和人性本善。英國教士貝拉基(Pelagius, 西元354?~418年)在410年定居於非洲,熱心於提高基督教的道德水準。他反對那些將罪惡歸為人類的缺點的觀點,認為上帝予人以選擇善惡的自由,犯罪完全是自願的行為。他的門徒塞萊斯蒂烏斯(Celestius)否認關於原罪的教義並宣稱沒有必要為嬰兒洗禮。418年貝拉基和塞萊斯蒂烏斯同被逐出教會,但是仍有人為他們的觀點作辯護,直至431年以弗所會議譴責了貝拉基主義。
在正式拉回片中的劇情時,必須先點出片中的歷史場景設定的問題。西元398年,爲了抵抗哥特國王阿拉裏克的入侵,羅馬從不列顛撤軍。 西元407年,剩下爲數不多的羅馬軍隊在不列顛推舉君士坦丁三世爲帝,但他隨即率軍離開到高盧爭奪地位。西元409年,所剩無幾的羅馬人被不列顛人徹底趕了出去,羅馬人結束了在不列顛的統治,而Pelagius卻是死於西元409年之後。因此,很明顯片中Pelagius死於撤軍之前,這是不可能的。片頭一開始所提出的史學家考據最多只能代表亞瑟王是大約羅馬撤離不列癲時的一位傳奇英雄。
一開始,引子帶完之後,進入正片,一位主教前來傳達解救一個羅馬貴族家庭的命令以及帶來撤軍不列癲的命令。在正式宣讀這命令之前,主教摔碎了亞瑟王偶像Polubius的浮雕,這代表著羅馬共和精神已死。一進入會議室,要正式傳達命令時,會議室的「圓桌」則象徵著「平等」,而主教要求對亞瑟王私下傳達命令時,亞瑟王說:「我跟我的弟兄們之前沒有秘密」,這又暗指著「公共參與」。而主教堅持要他們離開,只留下亞瑟王,以及所宣告命令的內容。這都表示著羅馬不再「平等」,所解救貴族家庭的動機則更代表著「羅馬的腐化」。
至於中半段精采的過程其實都是在表達亞瑟王心境的變化,亞瑟王發現他喜愛的羅馬已經變質了,教會不再「平等」的愛世人,凌虐不肯為奴的人。尤其是亞瑟王知道羅馬處死了共和精神的象徵Polubius之後,徹底的對羅馬失望。而後女主角跟黥面族領袖梅林的「招降」,讓亞瑟王放棄了羅馬轉而加入不列癲的原住民,共同抵禦入侵的「盎格魯薩克遜人」,這意味著羅馬「共和已死」,轉而在不列癲重新「復興」。
亞瑟王一片其實和梅爾吉勃遜的決戰時刻(美國獨立運動)&英雄本色(蘇格蘭獨立運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甚至更為細膩。然而後半部卻有著倉促收場的狀況,片中並無交代亞瑟王和梅林的合作過程,只有亞瑟王和女主角一夜春風。清晨,他的手下們就撤離了不列癲,但是又立即折返回哈德良長城與薩克遜人決戰。然而,這表示著這些手下並不知情亞瑟王與梅林合作,也不知道戰術為和。但是劇情卻成了一群黥面族戰士和亞瑟王及其部眾有「戰術」的打敗了薩克遜人。坦白說,片子都2個小時了,加個5分鐘亞瑟王與梅林共同商議的情節,拿掉一夜春風的劇情不是更好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