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28 15:53:59| 人氣3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續評kikikawa56的民族主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首先,是子的文章一開始己定下一個很重要的前題 : "滿不如漢, 外不如內. " 其後洋洋萬字, 亦只為證明這一點而發... 說服力如何, 容後再論. 但是阿三好奇的是, 到底作者對神風精神知道多少? 神風決死的作法只是一種”趕狗入窮巷”後不得已的反咬之舉,表現的是對異己種族的歧視和不信任...說得不好聴, 亦只是井蛙之見, 窮驢之技而已, 有什麼好學的? 有什麼可敬的? 表現出是心的人, 才是最可笑的.

其次, 明代無疑是經濟發達, 但是稍有涉獵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 其引發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商人兼併土地, 令致人民生活困苦, 再加上捐官制度的推行, 更令朝政不堪. 黄冊, 魚鱗圖冊由是敗壞, 國家管理更是一籌莫展.

所謂無商不奸, 為了令到國政隱定, 把行之千年的抑商一套搬出來用, 亦只是依過往的, 前代的經驗而行. 我們只可以說清政府不能把握時代的走向, 守得太死, 郤不可以說行抑商是不對的, 更不可以成為"滿人不如漢人"的論證. 否則就只是以結果來批評她的發展, 這樣做是不公平的.

再加上如果抑商真是如此"罪大惡極", 那麼漢人就是這罪的根本, 因為先行明令抑商的, 不正是漢人嗎?

明室開國, 始於永樂, 終於宣德. 前後不過二, 三朝皇帝. 清代亦然. 說到和外國交流, 兩代亦只是半斤八兩. 出發點都是一樣, 就是以"天朝大國"心態自居, 和外交中必要的"平等, 相互往還"的要求尚是離天萬丈.

說到用人, 清代行的歷法正是傳教士所制, 這還不算是和外國交流嗎?
明代出了不少思想家, 但是論祖歸宗, 都只此王陽明一人, 後學不繼. 而且理論不精, 引致後來王學未流, 空談心性, 遊談無根. 反而大大荼毒了土大夫的思想, 不思進取, 朝野風氣大壞, 以致國本傾軋時, 無人能制.

而且別忘了清朝所謂毒害最深的八股文, 正是始於明朝的開國祖朱元墇對人的不信任而下的思想限制措施, 清人只是撿了個現成的的法兒, 罪魁禍首還不是作者推祟的明人?

同時, 王夫之等人所屬何朝, 大家回去看看史書自有明論, 亦無謂在此糾纏.
反而該強調的是清代雖然在思想界上發展不大, 但是在考據學上郤有長足的進展, 對於保存, 整理文物, 史料上都有大貢獻, 在學術上絶非一無所長, 這點是要肯定的.

可笑, 英宗親征, 是明史上的一大鬧劇. 無能的王三番四次聴從大監王掁之言而誤了戰機, 己成定論. 可笑的是這次土木之變被作者誇為抗爭... 而其後不理英宗而另立新主的行為, 其實亦只是一場政變, 有什麼可自豪? 再加上明朝對外用兵連年, 說得好聴是弘揚國威, 不好聴也不就是一種侵略?

此後的南明朝野, 空有一個守志心, 但郤沒有一些強國行? 終日聲色犬馬, 不思進取... 為人所亡, 又豈是一聲天亡我也可以了得? ...

儘管情勢相似, 亦不可以把明清二國的外敵一概而論...明時的日本, 尚是幕府時代, 厲行鎖國, 再加以國內諸侯割據, 國力並不集中, 又何以和大統一的明室為敵? 清時則不然, 日本經過明治維新, 己是個現代化, 西化的開明國家, 反而清朝仍是個反對鐡路破壞風水的封建社會, 又何以抗敵? 所謂此一時也, 彼一時也, 明清所處的時代既是文明落差如此大的社會, 又怎能怪他們對所戰爭的境遇不同?

覺得一句俗語說的好: "有早知, 沒乞兒", 歷史是己發生的事實, 不存在"如果這樣.... 可能會那樣" 的假設. 那樣不是歷史, 而是猜測. 同時, 李自成一起, 明室即乱, 不是說明了明室本己積弱了嗎? 哪來”生氣勃勃”之事?(如果作者是指李自成, 阿三無話可說)

清人的楊州十日, 嘉定三屠, 以及改制易服的確是事實. 但世人對明的評價, 真的會如此改變?

貪官歷朝都有, 看在能不能為政府所制. 和珅不就被治倒了嗎?
而且和珅不單是貪官, 更是文武全才, 精通四國語文的人才, 他和皇帝只是互相利用, 各取所需, 並不表示皇帝真的不知道他的惡行.......

論戰, 又是此一時, 彼一時的問題了. 本來滿人的人口就是不及漢人的, 要管理全國怎可不用漢人? 對國與國的戰爭又怎能不用人丁多的漢人? 作者本己是吹毛求庛, 為何不可放開一看, 滿人能任用異己, 不是比許多皇帝的眼界更廣嗎?

到最後, 連優生學都搬出來用了.... 看來作者對"三個軸心"國異常尊祟.... 阿三只好說一句 , "信念比起謊言更加是真相的敵人", 先入為主, 以漢為先, 又有沒有想過, 中國是由40多個不同部族所組成的? 這樣的言行只是似”窩裡雞作反”, 對強大國家有何作為? 

(作者, 港人, 阿三)

台長: ChaosOrder
人氣(3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