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30 18:18:54| 人氣1,4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海角七號 Cape no.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阿嘉:「操你媽的台北!」

最近,魏德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海角七號,在台北電影節過後,期待了許久,終於在暑假的尾聲上映了。
近似當年紀錄片【生命】的討論熱潮,PTT電影板被海角七號洗板了。

看到有人討論起「進了電影院看了幾次海角七號」、甚至只是說看了七次就被優文,或者在這時候又提起救國片…
我並沒有什麼贊同與反對的意思,只是「搶救國片」這個動詞背後卻是太多層面的無奈。


回到本片
首先,用了五千萬成本來拍(導演自己掏腰包一半以上),不考慮賺錢甚至回本的話,本片確實拍出商業水準的電影。
與其說本片很好,倒不如說,【海角七號】是國片市場的一個轉折之外,影片本身還是個典型的[成功的影片]

若拿近幾年上院線的[組樂團]主題影片來相較:
[搖滾教室]、[琳達琳達]、[ONCE]、[北京樂與路]…
([NANA]這種東西...)
剛開始看【海角七號】時,會比較有[搖滾教室]的味道;
在描寫音樂以外的生活面時,又比較像[琳達琳達];
觸角延伸的話,更像是後兩者的味道。

【海角七號】不是愛情電影、不怎麼樂團電影、反倒偶爾感覺像公路電影。

元素很多、夾古味又帶新味,就像馬拉桑的台詞「千年傳統,全新
感受」,雖然多少失重,但以大眾的觀影習慣而言,倒不失為主線以外的點綴。
只是,主線到底是什麼呢?

事實上,本片給我最大的聯想,居然是交工樂隊的專輯[菊花夜行軍]
http://0rz.tw/644KV



【海角七號】的成功,不可忽略的,是其中大量的配樂與音效。
音樂貫穿全片,多用以音橋切換場景,非一般搖滾樂的樂器意外搶眼,不斷以激情和輕柔的配樂交錯,牽引著觀影者的心情起伏。

(混音居然是杜篤之!也難怪在這方面是我認為全片水準表現最高的。)

范先生還是別走回偶像路線吧~
相較於其他硬底子的演員,或者如馬念先這種實際音樂界中的高手
男女主角反而最像在演戲…


而引起多數觀眾共鳴的,自然就是那藉由台詞表現的對土地的感情;
[主席:山要BOT!土地要BOT!現在連海也要BOT!]
作為傳統與在地的象徵,全片最搶戲的茂伯;
[茂伯:幹!哇國寶哩!]
作為平凡人也有胡思亂想的象徵,喜感十足的水蛙;(夾子的主唱)
[那邊那個灌籃高手,現在紅色不流行了......]
作為非凡人也有貼近現實的象徵,冷面笑匠的大大;
[上帝把我趕出來了!]
相對於男女主角與信件男女主角的象徵,原住民警察(與其父);
[日本人還真的是什麼都吃耶]
總和來說,本片大概有一半的時間,觀眾都在笑…



就像是所有描寫團體的故事一樣,必定是多個不同個性、身分、背景的腳色,製造了許多生活上的故事。
這樣來看,那七封信好像就地位尷尬-提升成主線,又不似那麼有力;要減弱或摘掉,又好像可惜了一些傳統的浪漫。

我不敢說,看完這部片,真的有多少觀眾會得到什麼…
(熱血?對某件事的興趣?對愛情的重新觀感?)

但希望,觀眾能重新思考春吶的另一面…或者是台下的那一面…
(所以我從沒去過春吶…事實上也不去海洋音樂祭)

至少,卑微的希望,【海角七號】能成為讓大多數的觀影群眾對國片稍為改觀的一個最好例子。
老實說,我認為【海角七號】是近期以來最好看的國片。
(因為囧男孩還沒上,所以無法評論。)

台長: 佛洛依德
人氣(1,4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Be Kind Rewind
此分類上一篇:【CONTROL】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