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13 17:26:29| 人氣1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府六县古徽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节选——

在江西婺源的江湾,有一建于明末的江氏祖屋,已被焚毁,仅余地基,但从占地面积及规模可见当年宏伟气势。它“一府六院”的格局取自古徽州“一府六县”之意,一府指徽州府,六县中,祁门因红茶闻名,休宁是状元之乡,绩溪是小胡故乡,此三地我都没去;另三处,歙县、黟县、婺源都在我此行之列。

歙县和黟县在安徽,分别位于屯溪之东西;婺源现划归江西管辖,以往属古徽州。婺源的村落大都依山而建,顺水而行,相对随意;徽州的却是有章有法,总体规划感很强而又各有特色。

此外,婺源的村子祠堂较少,印象中理坑、延村、思溪、李坑、庆源都没有(或许有遗漏);汪口、晓起、江湾有,但不多,基本上一村一座。而在徽州,宏村、西递都有祠堂,棠樾的男祠、女祠宏伟气派,南屏更是祠堂之乡。宗族巩固与整体规划,我想这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这些小村都各有卖点,理坑号称“中国最美的农村”,延村“清代庄园”,思溪“聊斋影视村”,李村“小桥流水人家”,晓起“古文化生态村”,宏村“牛形水系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桃花源里人家”,南屏“中国影视村”,等等,像一群小人各执一隅,摇旗呐喊,吸引各方来客。

除却区别,相似居多,同为徽派建筑,风格同出一辙。在建筑外观上,一律的粉墙黛瓦马头墙,看上去就似泼墨未干的国画,一种诗意悠远的境界;在装饰风格上,均为出色的砖、木、石三雕,或明的简,或清的繁;在结构格局上,大多为两进两开间或三进三开间两天井,也有其他结构类型,如穿堂式、五体连珠式,等等。

我不知道徽商作风是否低调,但其外简内繁的建筑风格客观上起了“钱财不可露眼”的安全作用。除了一眼可见的外在相似,徽派房屋有着不尽相同的建筑细节,而这些细节恰恰又反映了深层相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

(details, too many:)

徽商先读书,后经商,底子厚,信誉好,金点子也比别人多,因而造就了徽商的辉煌,令徽州成为安徽的经济中心,“徽”字即源于此。徽商生意成功后,回乡买田置地,兴建祠堂,推动宗族的发展。因此,高大雄伟的祠堂、牌坊林立徽州,与民居一起成为徽派古建三绝;汉族的两个古老民族特性:重视读书,重视宗族,也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珠海的华侨陈芳在夏威夷发迹立业,在他的故居,夏威夷地砖上有金钱图案,铺在地上意为满地金钱;地砖呈“人”字形排列,走在上面则为“人上人”。由此可见,中国大地上虽然划分了不同的文化圈,但纵观古今,无论赣北皖南,还是大江南北,乃至东西海外,同一民族的人文心态都是一脉相承。

以小见大,一叶知秋。从建筑,可窥文化;从徽州,可知中华。







<五针松>

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看多了,来一盆绿色植物养养眼^o^

摄于号称“江南第一街”的歙县古城斗山街里的一户普通人家,主人是一位退休老教师,钟爱花花草草,阳光错落之中,满栽盆景的小院子里一派生机。

据介绍,一般徽州人家都栽种2种花:多子多福的石榴&象征富贵的桂花,而游龙式梅桩则是徽派盆景的特色。

安徽徽州. 19.04.2004.

台長: 芦苇
人氣(1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