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07 10:08:30| 人氣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风雨棚、美人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庆源千年古村,是詹天佑的祖籍所在。小河穿村而过,河边有了别处没有的风雨棚和美人靠(虽然很简陋),倚着美人靠,和杂货店的老板聊聊天,喝喝茶,抽抽烟,看长满杂草的石拱桥,望被岁月所雕琢的老屋,恍如世外桃源。”

冲着这一段描写,我死心塌地要去庆源。为了不让它不成为一个千里迢迢的遗愿,高佬李在大山里兜兜转转,终于把我送到这个婺源最偏远的小山村,皖赣交界之处的庆源。

庆源地处偏远,平和安静。这里没有重重收费的关卡,没有高低起伏的叫卖,小河在村边静静地流,人们在河边静静地走,一切的一切与世无争。河边,是杂货店,林立的古屋,锈迹斑斑紧锁着的大门,劈柴的大伯,抽旱烟的老汉,80多岁包着头巾的瘪嘴老太太,最独特的莫过于几步一设的风雨棚和美人靠了。我一路拍照,老李一路敬烟,劈柴的大伯连忙放下柴刀,在裤子上擦擦手,双手接过,连声道谢。老李感慨地说:“这里的人都很淳朴,给他们一支烟他们就很感激,当你兄弟一般。”我们倚在美人靠上,老李和村民低声聊天,我凝视静静流淌的河水,趴在栏杆上像个孩子,“恍如隔世”的感觉,像轻烟一样在身边悄悄弥漫。这里的日子,是否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所到之处,庆源最为偏远独立遗世,但受文革的破坏也最严重。“以前有工作队开进来的。”村中老人说。大概来一趟不容易,干活干得特别彻底,别处的三雕人物只削去脸庞,这里的三雕却整个儿铲掉,真令人扼腕叹息。“看见就心痛。”老李摇头。亲临其境,才会深切体会到十年文革何为一场“文化浩劫”。要是珍贵的三雕也像关帝庙那样因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几句话得以保存,那该多好!

庆源很古老了,随便一座房子说是三五百年,一株沙木七百年,呼拉拉地走过去,最年轻的倒是树下几个加起来不足100岁的人。也有一些仅六、七年历史的近代作品,都是主人外出打工致富后回乡所建,除了传统的天井结构和四水归堂特色外,又带着明显的外来风格,百寿屋就是一例。主人曾到沪经商,因此建有上海式阁楼,洋溢着一种吸收外来文化的意味。这些房子不是只求速度一夜之间拔地而起,而是经过六七年时间打好基础精雕细琢而成。庆源偏僻,自古至今很多人走出大山闯世界,古有詹天佑,今有现代的年轻人,他们去上海去浙江去深圳,然后回乡打造这雕龙刻凤的大屋,以求老来叶落归根,老李笑称庆源人是“婺源的犹太人”。

在百寿图古屋,主人家给我们沏上一杯香茶,我坐在冬可加炭取暖夏可通风透气的圆桶形竹凳上,晃悠悠地环视上面的阁楼、屋边的竹扫帚,有一搭没一搭地听他们话家常,不时插上一两句。老李用本地话给我翻译过去,有了答案又用普通话给我翻译过来,一切都很轻松随意。

庆源是我去过的最有味道的小村,朴实自然,令人回味。她如一个山间女子,经历世事,却心里坦然;有思想,有个性,却又闲云野鹤。第二天我在安徽屯溪,老李打来电话:“庆源值得一去,昨天真是不枉此行。”





——庆源风雨棚、美人靠——

破, 也是一种味道。

江西婺源. 17.04.2004.

台長: 芦苇
人氣(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