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02 13:39:17| 人氣1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说茶,品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武夷山的第二天,漂完九曲登完天游后,我又来到武夷山风情集市的武夷山风味小吃店和老板聊天。想走就走,想停就停,这就是我在旅途中的懒散作风。吃是旅游中的重要环节,走到哪里就试哪里的口味,不是要吃得贵,而是要吃得独特。出了广东我不会再吃粤菜,而只尝当地风味,该放辣椒就放辣椒,该放炸弹就放炸弹,在一堆的山西刀削面、杭州小笼包中,“武夷山风味小吃”自然成了我的选择。

店老板是一个瘦小的男人,皮带勒在腰间像草绳绑青蛙一般,戴着眼镜,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看着他慢条斯理地洗锅下面,我还真不习惯这么文质彬彬的一个人为我掌锅下厨。

中途,他拿起大勺子舀起一点汤送到嘴里,尝了一下,然后又用勺子加了一点盐。我大为惊讶,侧过脸去不忍看。他太细心了,昨天一个食客问他要盐,他递过去时问:“不够咸是吧?”结果今天就拿我来做实验了。他边煮边和我聊天,后来又当着我的面尝了一下,这次还好,尝完之后拿到水龙头下冲了冲。

老板是当地人,曾在香港中环、海南、深圳、东莞等地做过生意,回到武夷山后开了这片小店。不过他现在想收起不做了,“太辛苦,效益又不好。食客通常三更半夜才来,凌晨才走,睡那么几个小时又要起来。白天冷冷清清,但又不得不开门待客。”

谈话间,他给我泡上一壶武夷岩茶,想着他要招待客人,就说只要一点,他说你别跟我客气,说着就把我的水壶给倒满了。当地人买茶叶直接到茶场,特产店里的又假又贵,他们从来不去,他去年从朋友的茶场拿回来的茶叶全送人了,现在只剩下一两罐。

武夷岩茶出名,武夷大红袍更出名,稀有的品种,稀少的产量,悠远的传说,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它年产量最多不超过7.8两,一般仅为4两,以前就将这4两重的东西寄给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上台后说以后别寄了,才没寄。老板的老爸是政府里看管大红袍的,平时用保险柜把那丁点茶叶锁起来,命根一样看待,一般人喝不上,省里有领导来了,才泡一点。老板还是小鬼头时,不知道这茶的来头,也不知道它的价值,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倒来喝了,然后灌上开水。我听着新奇,笑问:“味道有啥特别?”

“不觉得,也就这样。”他笑。

我倒吸一口冷气。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价值连城的大红袍居然被这些小孩儿不晓滋味地一口吞下肚去。不过也好,政府官员满肚肠肥,啥没尝过,还是让小鬼们见识见识吧。

就这样,我和老板在这休闲的午后说茶,品茶,感觉随意。想象着自己一袭长衣,端一杯香茗,掬两袖清风,飘然静立于梅兰竹菊的国画前,一副很有修养的样子。哈哈,我以前是不喝茶的,茶水于我,仅是茶和水的区别。细品这武夷岩茶,芳菲四溢,齿颊留香,终于令我领略到茶之神韵,茶之风骨。

台長: 芦苇
人氣(1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