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27 13:14:38| 人氣1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解读黄永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去旅行,我通常带三本长篇小说上机”——《女人的弱点》剧场版的女声独白。我可学她不来,三本太重,不过还是挺附庸风雅地带了一本——黄永玉的《太阳下的风景》。挑它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它是我书架上最轻薄的一本书。据说浅薄无知的人按高矮厚薄来排列书本,我就是其中一个。

火车上,我拿着黄永玉的书,斜靠窗边,一副垂死的样子,或以最舒服的姿势蜷在被窝里,感觉温温暖暖,却又清清爽爽——当然清爽了,空调开到18度。晚上,开着床头小灯翻完最后一页,很有成就感。

黄永玉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人,生于凤凰。很少会喜欢这么久以前的人写的东西,他们写的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事,我关注的是我这个年代的事,所以我也有点奇怪。但细究,他那坦荡的胸襟,淡泊的心境,跳脱的个性,睿智的语言,就是原因。他对友情的无比珍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在我眼中都是最真挚、最执着的感情。

且看他如何评说凤凰人:
“当时的先生颇为开通,硬灌了一些四书五经和其他文学基础知识,并经常带我们到郊外检验自然界和书本记载间的距离,提高了兴趣。

“自然,我们那儿的老人和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的兴趣,性格既幽默且开朗,行为标准认真而对人却极宽容大度,使我们这些在外面混生活的人先天得到一些方便。”

也看他如何评价朋友:
“他(鬼手何海霞)见惯了生活,拍遍了栏杆。他宠辱不惊,从容处事,他什么都来得,端得起,放得下。”

再看他如何看待生死:
“时候一到,像做一次不太远的旅行,提着小小的行囊,轻轻地双手关上自己的大门,微笑着向规定好的那个旅途走去。”

又如何看待文革十年这段漫长心酸的日子:
“中国人总是快乐的,要不然怎么有人把十年动乱中的一些不幸当笑话讲呢?”

黄永玉是幽默的,如他所说,“幽默感是判断一个伟大民族智慧和气质的尺度,是人类生活和道德的酒曲”。黄永玉也是虚怀若谷、见多识广的,他和他表叔沈从文一样,都是十二三岁时背着小小包袱,顺着小河,穿过洞庭湖去“翻阅另一本大书”。

优秀的人也是一本书,怎么读也读不完。什么时候,我才能学得黄永玉一样的洞察与从容?

台長: 芦苇
人氣(1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