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06 10:34:02| 人氣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海蛎壳屋前的对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一间海蛎壳屋前拍照,主人走了出来。

几个父老乡亲在屋前走过,阿伯打了声招呼,我们也回过头来。

阿伯笑:“我不是跟你说话。”

我也笑:“可是我想跟你说话哩。”

不请自坐,在他门前的石凳上和他攀谈起来。如采访一般,接二连三地提各种问题。阿伯用他那可以交流的普通话,一一作答。

提到他的房屋,阿伯不失自豪地说:“很多人都来我这拍照。200多年历史啦,比钢筋水泥还要坚固。”

他指着镶嵌墙上的海蛎壳说,这么大的贝壳,200多年前才有,现在没啦,太小,只能捣碎作粘墙用。

可惜中~~~因为那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缘故,再也养不出那么大的海蛎。


身在浔浦,自然少不了研究浔浦女的簪花围。

“一直以来,妇女都要出海捕鱼,所以就把头发盘起。”他指着我犹如《与狼共舞》中“风中散发”般的长发说,“要是像你这样就不行了,海风大,容易乱,不好干活。”

我含笑点头。

很多复杂事物的背后,通常只是一个简单的理由和出发点,而这简单的理由和出发点,往往又源自于平实的生活。树木结果,丰实诱人,但它不是为了让你吃让你摆,而是为了吸引鸟雀来啄食,好帮它播种;某些能歌善舞的民族,一开始并不是为了表演给谁看,而是为了排遣内心的孤独、寂寞与无助… …

这应该是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的研究范畴了吧?Anyway,事物是发展的,这反倒成了他们的特色和标志,that’s good.



——“集体示威”,传说中的大漠胡杨。
By my friend Jacky Chiung in Urumchi, Xinjiang. 2004.07.02.

台長: 芦苇
人氣(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