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1-24 19:56:37| 人氣2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引導孩子進入音樂世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何引導孩子進入音樂世界

 

以前,我常常跟姊妹說,唱歌很重要,除了是門學問以外,其實唱歌可以抒發情緒,你看,高興的時候想唱歌,傷心的時候也會想起某一段旋律,而害怕的時候,你沒有辦法彈奏樂器,唱著歌還可以壯膽,而且也只能唱歌,就算唱不出來也沒關係,在你腦中出現旋律,也可以降低恐懼。所以,唱歌對孩子的情緒發展是很重要的,引導孩子唱歌,重點是培養與欣賞。

 

令人欣慰的是,她倆大概是全公寓唯一會在洗澡時唱歌,走路或進出時會哼歌的孩子,即使面對著沉重的升學壓力,聽到孩子那兒傳來歌聲,還是會令我高興與感動。

 

她倆小時候,我們有洗澡時的歌,吃飯的歌,玩遊戲的歌,當小廚師的歌…..,常常是聽著CD,孩子就自然而然地跟著唱,身體也跟著舞動,這是多麼可愛又自然的表現。還記得,有時候,我會把音響開大聲一些,我們就一起舞動、扭動,「開舞會囉!」,「開PARTY囉!」一方面當作體能遊戲,幫助孩子消耗精力,一方面是節奏訓練,從中練習孰悉節拍,比方說,可以學大象,一腳踏出就是一拍;也可以當蝴蝶,一振翅就是一拍等等。

 

孩子上了小學,我們還玩這種遊戲,我關了客廳的燈,留下走廊的間接照明,我們盡情扭動,發明各種怪姿勢,把腳踢高,彎腰跳躍扭轉,但是還要跟著節拍,有一陣子,還迷上學習麥可傑克森的月球漫步和舞步。我常跳個兩首歌就氣喘吁吁,但最喜歡的是欣賞孩子的舞姿,還有他們跟著哼唱的可愛模樣。

 

能自己帶自己的孩子,是多大的幸福!能被自己的媽媽帶大,是多大的幸福!

 

五歲時,我幫他們報名了教會的兒童歌唱班,也一再提醒他們,我們去多學幾首歌,有快歌有慢歌,在各種心情下都有歌可唱。姊妹倆也上過什麼「音樂律動班」,小學低年級時學習直笛,我常常彈鋼琴幫她倆伴奏,如有合適的音樂劇或兒童劇,更積極地帶她倆去欣賞,記得我們跟過「水果奶奶」、「紙風車」、「小丑默劇團」、「黃春明兒童劇團」等等知名演出團體,每年的兒童藝術節,我更守在電腦前查節目,搶在售票第一天搶票。猶記得她們看完黃春明的「稻草人」兒童劇,深深為劇中主題曲及歌曲吸引,看完當天是晚上十點了,已經是孩子的睡覺時間,可是孩子在回程路上竟然還哼著這兩首歌,當下,媽媽默默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找到這兩首歌的曲譜,我們一起彈唱。沒想到,回家一翻節目簡介,就有這兩首曲子的簡譜,第二天孩子回家,我們唱了快一小時,連吃飯都還在唱,我彈鋼琴,孩子唱,我們一起唱,三人臉上都映著滿足的笑容。

 

上了中年級,她倆竟然自己決定要學習國樂的長笛,我樂觀其成,之前有兩年的直笛與樂理訓練,姊妹在長笛方面進展頗佳,也得到自信。上了高年級,他們接觸流行歌曲的機會增多,也常會跟我討論哪首歌好聽。

 

 

 

感謝我自己的爸媽從我小時候就重金栽培,所以我現在可以享受彈奏鋼琴,欣賞音樂的樂趣,不論古典現代,賞析都能達到某種深度。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在家練習鋼琴,低頭撫著吉他,竟然會被孩子視為「噪音」,並投以極度厭惡的眼神。

 

還記得我小時練習鋼琴時,爸爸從未有過這種態度,偶而還會在我練習到一段落時給予鼓勵,或說他喜歡哪一次的表現方式,這種態度對於練習者有極正向的作用。當我大一懵懂地決定要「自修」吉他,爸爸更是馬上帶我去夜市買吉他(當時,夜市的確是買吉他的選擇之一,重點是便宜)。

 

我也對孩子的反應給予尊重。因為,我知道為什麼。

 

孩子的爸,對唱歌有心理陰影,他很少真正的唱歌,只極少在心情好時會哼幾句,但隨即警覺地住口,大概曾被朋友虧過。還記得有一次,我們三人在車上哼起歌來,馬上招來他的冷嘲熱諷,我住口了,但我說「小孩唱得很好聽呀!」,他又諷刺道「只比青蛙叫好一點點!」不知是耍弄幽默還是真的不想聽,但孩子唱歌的興致馬上被澆熄了。

 

幾次開口唱歌被爸爸嘲弄後,不曾聽過孩子在爸爸面前唱歌,有一次,他倆煩惱著同樂會表演節目,我提議唱歌,還鼓勵道「你們唱歌很好聽耶!而且外婆這麼會唱歌,你們也有唱歌的天分哪」可是,此後就未曾聽過孩子在公開場合唱過歌了。

 

真可惜。

 

希望重複的行為,要給予「正向增強」,reinforcement,就能提高以後出現的機率。如果沒有正向增強,即便沒有處罰,以後重現的機率也會明顯降低。

 

 

 

 

我從來不曾「奢求」過他稱讚我的琴藝,或在我彈琴的時候欣賞,更不會妄想他會在我彈著吉他哼唱民歌的時候駐足聆聽。只要不表現出厭惡的表情,就不會造成現在這種後果了。

 

現在,我戴耳機練習彈奏。



台長: Captain C
人氣(2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家庭重建 |
此分類下一篇:我不想去
此分類上一篇:如何教導孩子紀律與常規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