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著名的線上購物網站亞馬遜(Amazon)宣布一項前瞻計畫,內容是:他們將與美國5所大學合作,進行在課堂上使用最新電子書Kindle DX的測試。包含普林斯頓大學在內的部分學生,在新學期開始時,只需無線下載教授指定的參考書籍,或是其他教學材料,不用去書店搬回重重的教科書。
但是大學要面對的挑戰,不僅是電子書,或是平價電腦Netbook的出現,而是新科技帶來的教學革命。讀者不妨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老師拿著粉筆站在黑板前面,講義也是手寫的,而學生從書包裡拿出小筆電,再把手機放在旁邊,這不是相隔好幾世紀科技的對比嗎?「今天的小孩走進課堂,一定會覺得很奇怪,他們竟然置身在十九世紀的環境裡。」科技社會學家馬克魯漢在1967年講這句話的時候,已經觀察到整個教學系統亟待現代化,那時,距離網路普及還有30年。
去年10月,美國Kansas州立大學的Michael Wesch教授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發現大學裡有很多門課學生的平均人數高達115人,於是,不到五分之一的老師知道學生名字;許多學生花錢買教科書,但是沒打開過;註冊課程,但是從來不上課;學生一年看8本書,但是會看2300個網站,1281頁Facebook個人資料;一學期寫42頁的報告夠多了吧!但是他們會寫上五百頁email。這份調查是 Wesch教授與兩百名學生合作,並把結果拍成video放上YouTube,取名為「A Vision of Students Today」,超過300多萬人點選觀看,在美國造成廣泛的迴響。
但是,調查的結果不是反映我們早已知道的事實嗎?只是直到今天,很多大學的教學形態,與過去沒有基本的差異,老師站在一大群學生前面,單方面傳遞內容,而內容一體適用於所有學生。多倫多大學的Don Tapscott 教授用「工業化大量生產模式」來形容這種傳統的方式,老師擁有知識,他的工作是把知識單線廣播出去,然後讓一無所知的學生接收,這個傳遞過程就是所謂的學習。
這種學習,無法應付今天的現實需求,因為網路與科技改變了教學的前提:學生不再只是一無所知的接收者,他們可以從網路上得到無數的資訊,有時候他們找到的資料比老師還豐富。面對「網路成為全球知識交換的平台」,學校必須以迥然不同的教育模式來面對學生的需要。
Don Tapscott在研究中發現,如果採用雙向溝通,讓學生主動參與對話,以同儕討論代替照本宣科,效果就好得多。工業時代那種「沈默的坐在電視機──或是教授──之前的方式,對學生實在沒有吸引力。」換言之,必須把網路上互動的模式放到課堂上,最好的學習方式是「非線性的、互動的、非同時的、多工的以及合作的。」寧願鼓勵學生自己去找出答案,更多的授權,而不是掏空教授的記憶庫。
在手機、網路、簡訊、Facebook 與電冰箱一樣平常的年代,教學的技藝似乎也需要與時俱進。許多新的教學法已經在實驗了。康乃爾大學的Maria Terrell博士在美國國科會的補助下,實驗「Just in Time」教學。方法是學生在上課前幾小時,針對回家作業裡不瞭解的部分,丟出暖身問題,老師可以在最後Just in time調整授課重點,並在課堂上多花時間在學生有困難的課業上。Terrell博士把這個研究計畫叫做「好問題」(Good Questions),沒有網路科技,好問題是不可能提出而且用這種方式運作。
美國德州達拉斯另一位老師則運用Twitter實驗,出乎他的意料,學生間用Twitter互動,甚至課堂外的議題,也引發課程相關內容的討論。本來僅同修一門課,互不來往的同學,現在成為討論社群。
小學也不例外。一向以輝煌歷史自豪的大英國協,率先思考進行大膽改革,在四月份推出的教改草案裡,小學生在畢業前,必須能熟練使用部落格、Twitter、維基百科(Wikipedia)、Podcast,而具備利用 ICT 工具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吉姆‧羅斯爵士(Sir Jim Rose)領導的教改小組,提議賦予教師更多自由,在決定教學內容方面有更大自主權,未來小學生甚至不見得要讀維多利亞時期或二次大戰歷史,但是ICT的能力不能沒有。
從柏拉圖時代我們就知道,只有透過提問、討論、辯論、親自動手做,學生才有機會瞭解知識的運用,學到的不僅是知識,而且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善用網路時代的新科技,大學其實有機會培養更創新的一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