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動向 房地合一政策 進行式 103.10.15

蘋果日報/台中報導】房地合一稅引起房地產業界大反彈,但同時間,一向支持稅改的民間團體,對於這個結果也是負評不斷。
這幾個星期,媒體不斷傳出財政部對房地合一稅方向的說法,雖然財政部不置可否,可方向已經呼之欲出,只是差別在於進入立法院之後,會修成什麼樣子出來。若從目前傳出的「媒體版」,未來台灣房地合一稅只限於移轉稅,大致上會在五大方向的基礎上規劃,這五大方向包括:
1.對個人不動產資本利得採分離計稅、合併結算申報課稅
2.區分自住、非自住不動產
3.依持有年數,設定分年扣除率,自住屋最高可減除獲利八成
4.對僅有一屋且長期持有的民眾,免徵交易稅,以降低衝擊
5.採取排富條款,暫定3000萬以上台幣的不動產仍需課徵房地合一稅。
各界也預期,在房地合一稅正式上路後,奢侈稅將功成身退。
只是消息一出,就引起房地產業界很大的反彈,認為相較於過去,新規定太過複雜,稅負也太重,勢必將影響房地產正常交易;但同時間,一向支持稅改的民間團體,對於這個結果也是負評不斷;除了稅負太輕,自用非自用認定困難外,3000萬以上的排富門檻,也被視為是不切實際的「天龍國條款」,依照實價登錄的資料來看,全台僅有4.6%的房屋總價在3000萬以上,其中大多數集中在雙北市,這個政策可能到最後,只有雙北課得到稅,其他區域很難課徵。
全台僅有4.6%的房屋總價在3000萬以上,其中大多數集中在雙北市,這個政策可能到最後,只有雙北課得到稅,其他區域很難課徵。
正反兩造各有理 稅改完備有距離
其實兩造說法都有道理,若以3000萬總價住宅來計算,採取房地合一稅和不知悉成本的計算方式相比,在同樣的稅率下,差距高達16.6倍,即便採取分離課稅,以20%稅率計算,和不知悉成本的最低稅負相較,也有7.4倍的差異(見試算表)。不過還好,在實價揭露後取得的標的,都得採取認列成本的方式報稅,與房地合一間只差了一個房地比,殺傷力不至於那麼大,可是在高資產族群中,由於本身收入高,加上不動產交易獲利金額大,納入所得之後等於變相加稅,負擔更為驚人,在目前市場轉淡的現況下,對於買氣當然會產生很大的衝擊,甚至重演奢侈稅當時的先量增,後量縮的歷史,這也是房產業者最為憂心之處。
業者憂心在目前市場轉淡的現況下,對於買氣會產生很大的衝擊,甚至重演奢侈稅當時的先量增,後量縮的歷史。
反對聲浪則認為,目前台灣持有稅僅約國外十分之一,應朝向持有稅採取差別稅基,但房地合一並未討論持有稅,只針對移轉稅,無法有效釋出囤房。此外,房地合一稅改看似增加稅負,但自住與非自住認定困難,對於一戶持有者的免稅措施也必然會形成新的稅制漏洞;反對聲浪最巨的就是將3000萬做為免徵稅負的門檻,該措施勢必讓資金轉進低價區或低價標的,造成另一種程度的不公平,反而影響預算有限的自用客戶,形成新一波的炒風。

稅改時代來臨,買方或是賣方都可能要認知到一個現實;未來想要靠房地產日進斗金,隨便買隨便賺的時代已經過去。
長期持有占優勢 贈與繼承可解套
以目前的規畫來看,對於中低總價、長期持有者節稅效益最大,即便目前持有年限的版本很多,可都是要求至少5年以上才有租稅減免,換言之,若採取優惠稅率,其實和採取房屋評定現值X財政部財產交易所得額標準X個人所得稅率的方案差不多,持有越久,優惠越大,這也是只有兩年閉鎖期奢侈稅在房地合一稅制上路後,必然得要功成身退的邏輯。
在此方案下,長期持有優惠對於因贈與或是繼承取得的屋主最有優勢,由於目前政府在認定贈與或繼承後出售的個案,都以受贈當年的公告現值做為成本。例如,市價1000萬的房子,公告現值與評定現值可能僅有300萬,若是未來移轉價格為2500萬,政府會認為,賣方的獲利2200萬(2500萬-300萬),而非按照市價相減的1500萬(2500-1000萬),併入所得之後,稅負必然很驚人。長期持有的房地合一長期持有的優惠一出,可說是這類型售屋民眾的稅負大赦。
不過,長期持有雖然鼓勵自用,在目前台灣經濟不振,房地產價格難以創新高的狀況下,本地投資者若無真正優質標的,就很難期待下手,而相較亞洲各國的低租金投報率,也很難期待外來資金活水挹注,台灣房市也將告別十多年來的高動能時代。
對於多戶持有、高總價屋主,房地合一的衝擊將會非常巨大,近幾年不時出現成交亮點的豪宅,也可能成為最不受歡迎的標的。

節稅潮迫在眉睫 閃躲必然有妙招
在選舉因素下,財政部也預期房地合一稅將在2016年上路,業界普遍預期,高總價屋主應該會在這一兩年內積極釋出,避免未來繳交高額稅負;此外,由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稅率高於外國人或是企業所得稅稅率,高資產客戶可能會思考類似規避證所稅的方式,採取海外法人,或是開設公司行號的做法趨吉避凶。換言之,除了節稅拋售潮,為了墊高成本、轉換身分的假交易可能也會增加。短時間內,台灣房地產市場將因為稅改而陷入盤整,對於自用客戶來說,或許也是撿到便宜的好機會。
根據過去經驗,包括奢侈稅、實價登錄等重大政策都在選前上路,從過往政策經驗來看,房地合一稅應該也是如此,未來在此政策下,對長期持有、名下僅有一戶的自住民眾來說,影響其實不如想像中那麼大,甚至還會產生相當的節稅效果,透過重購退稅等其他獎勵措施,可說是不用繳稅;可是對於多戶持有、高總價屋主,房地合一的衝擊將會非常巨大,未來當節稅潮退去,高總價客戶將會在市場上銷聲匿跡,近幾年不時出現成交亮點的豪宅,也可能成為最不受歡迎的標的。
其實稅改時代來臨,買方或是賣方都可能要認知到一個現實;未來想要靠房地產日進斗金,隨便買隨便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單單是台灣經濟發展已近邁入成年期,以及人口紅利將走入尾聲,更重要的是,當交易透明、價格透明、稅負透明之際,獲利攤在陽光下,政府看得到也課得到,對於短進短出的投機者來說,成本增加,自然相對不利;反觀自用客戶和長線持有者,只要選對區域與標的,就能發揮增值與保值的效益,達到持有不動產的最終目的,也算是美事一樁。
房地合一試算表
若某甲有一大安區房產取得價格3000萬,出售3500萬,房屋評定現值50萬,房地比為8:2,土地增值稅60萬,其他必要支出40萬,所得稅率為45%。
◆現行規定
方案一:不知悉成本
房屋評定現值×財政部財產交易所得額標準×個人所得稅率
應繳稅負50×48%×45%=10.8萬
方案二:知悉成本
(售價-成本價-必要支出)×房地比×個人所得稅率
(3500-3000-60-40)×20%×45%=36萬
◆房地合一方向
(售價-成本價-必要支出)×個人所得稅率
(3500-3000-60-40)×45%=180萬(合併課稅)
(3500-3000-60-40)×20%=80萬(分離課稅)
長期持有者減稅八成
180萬×20%=36萬(合併課稅)
80萬×20%=16萬(分離課稅)
歡迎鑑賞:賴佑建0922-907550
更多房屋資訊請按此連結
http://www.u-trust.com.tw/CH2/CH02.asp?Store=A002WA065
三采藝術林園.中友文心園邸.翠西梅諾.佳茂文心會館.太子紐約.盧森堡.水蓮爵士.國泰維瓦第.龍邦燈峰21崇德巴黎.德鑫如一.巴黎第六區.天之驕子.國泰水榭花都.大地交響.太舜世紀.人間美村.櫻花寒舍.我愛龍邦.鉅虹森之旅.鉅虹水之庭.順天帝璟.太子國寶.太子地球村.大毅屢幸福..太平洋花園廣場.文心1.鉅虹閱上景.惠宇園道臻觀.惠宇文化願景.惠宇世紀願景.惠宇青山.惠宇晴山.惠宇皇家.櫻花清河.櫻花草葉集.三采麗園尊邸.快樂崇德.凡爾賽.順天獅子城.檸檬樹.唐寧街十號.富澤台灣.龍寶拾穗臻邸.里仁為美.衛道大地.提雅墨.I世代.慶橋長堤.春風得意.鮮鏡.佳茂上苑.達麗世紀雙星.齊家臻第.太億金座.晴園興安市.晴園大連市.壯元家庭.三木加拿大..文心凱旋.光之郡.勝每漾.寶璽翠庭.頂好文心.國際莊園.風格畫境.生活藝境.普天大廈.宏忠畫世紀.太子尊邸.北屯官邸.順天香吉士.大地華城.太子殿廈.大都會.光陽天下.富萊堡.香草天空.築心苑.日出登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