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因為小孩生病,本來就比較難應付,加上我忙,耐性也顯然地薄了些,每一天的對話中,好像都是以“不要”來起頭。
“不要再哭了!”
“不要去那裡!”
“不要打人!”
“不要在桌上玩!”
原本應該耐心解釋的事件,輕而易舉地便被“不要”而取代。
用“不要”起頭的句子,很簡單,沒有原因的給予,也沒有警告,一句“不要”,若是口氣再強硬一點,通常一說就見效,雖然效果持續不久,但對於“時間少”的全職媽媽來說,已經算是很好用的開頭語。
一句“不要”說了之後,我便能轉頭或是繼續進行,手邊的任務,關於後果,便能短期地視而不見。
但“不要”說多了,小孩習慣負面思考的邏輯,他們不知道,如何朝著正面的目標前進,也不知道如何用正面的行為,取代這不被允許的負面行為,雖然短時間內,媽媽的“不要”,讓他們轉移了一些注意力,但過不久,馬上又舊調重彈。
舉“不要在桌上玩”這句話為例,聽在小孩耳裡,他們會想,為什麼不要在桌上玩?那要去那裡玩?
如果媽媽能夠解釋原因,且給予其它替代行為的建議,這樣“不要在桌上玩”這句話,才有價值及意義。下一次,事情發生時,與其說“不要在桌上玩”,我們可以換句話說,例如“請到遊戲室玩好嗎?”,“請小心桌子上的花瓶,我擔心你會打破,要不要去地上玩拚圖呢?!”
透過這樣的引導,小孩子開始學會一件事情的前因與後果,習慣後,希望能夠開始懂得推論,推理。當小孩順從妳的意思做時,請大聲地鼓勵與讚美,小孩子天生渴望父母親注意力,一但他們明白,這樣的行為,能夠得到擁抱與讚賞,下一次,遇到同樣的選擇題時,希望他們會選擇擁抱,而非躲避處罰。
育兒觀的專家很多,這理論上是很完美的,但實施起來,的確有其難度,但,嗨!我們都不是聖人,教養這檔事,本來就不簡單,只要父母親盡了力,偶爾的出軌,都是可以原諒的,我都是一直如此安慰自已。
再接再勵,盡人事,聽天命,當媽的,不就只有這樣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