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著中國史上最為有名之一的小說:三國演義的史實本三國志的時候,裡頭三國並起的局面讓我感到十分熱血。
裡頭的劉備便是我最為注意的一個了…他的旗下有著五虎將中的三個,張飛、關羽、趙雲三位名將。這三位名將的威力當然不必再加以多說,相信大家也很明白,畢竟這三人的名氣十分地大,但是最深不可測的是他:諸葛亮。
曾被喻為魏國軍師司馬懿這一生的最大敵人之外,也是能夠與吳國中的陸遜為之抗衡的一位軍師。而為什麼這三位中,會是諸葛亮最為人知呢?因為他曾經讓劉備不厭其煩的三次親自去拜訪他,而讓他感動的加入了平亂的陣營,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顧茅廬。
以及當時桃園三結義中的劉備,在因為其餘兩兄弟相繼死亡,而他憤而出兵,結果卻是在白帝城命喪…在他臨死之前,他對諸葛亮說:「我知道我兒並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如果丞相覺得我兒不能勝之大任…那麼就請丞相代替我坐上這位子吧…」
由此可見劉備並不是為了他的血脈能夠繼續坐上王位,而想一統當時的亂世…因為他的這席話,諸葛亮心中感慨萬千…因為劉禪究竟適不適合當個皇帝,其實在蜀國們的大小官員,心中皆以明白…而諸葛亮也決心要好好輔佐劉禪,他之所以不接下皇位,因為他明白嫡長子繼位是從幾千年前就有的規矩,如今又怎麼能因為他是個先帝重視的丞相,而這麼接下帝位呢?當後,不僅他威信皆失…在施政時,朝廷各臣如果不再信於他,蜀國終將滅矣。
秉著如此信念,他開始計畫著要怎麼解決每次出兵時糧草不足的重要問題,也開始計畫著如何向上北攻…
另外,讓他能夠流芳百世的則是”出師表”一文,在諸葛亮生平最後一次用兵北上時,向劉禪進書了出師表,裡頭開頭講到了:「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白話就是:「先帝創建王業還未完成一半就中途死去,現在天下三分鼎立,蜀漢是那麼疲乏困頓,這真是有關生死存亡的時刻啊!」可見於諸葛亮在開頭時很明確的就對劉禪進諫,劉備在白帝城兵敗逝世,長年戰爭對國家已經疲乏…這對蜀國而言,已經是兵窮將盡的時候了,而這時,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將領不是病死,就是戰死!對蜀國而言,危機已經出現!而這首出師表並沒有用到多麼華麗的辭藻,可是卻顯現諸葛亮對劉備的懷念,前前後後光是叫了先帝就叫了13次…反覆叮嚀著劉備的遺願以及理想。
這篇出師表,當今歷史上很出名,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羅貫中會想把他描寫的似神一樣的感覺,靶赤壁之戰前的東風借到,那是因為他開壇施法…而我們在三國志裡面也可以看到,其實當時朱葛孔明會很堅決的對著周瑜說他一定會借到東風,主要是因為他平日有在觀察風向所得來的結果。
果不其然,在向劉禪進諫完出師表後,孔明向北猛攻…攻勢比以往強硬了許多…而最後槓上了他最大的敵人:司馬懿之後,兩方便僵持在五丈原這地區…
當時孔明食不下飯…身子日益虛弱,帳營內外的士兵部將們都很擔心…孔明示意想出營房走走,不久便看到一顆隕星…孔明明白那是自己的命星,大去之期不遠矣。
孔明就這麼向北瀟灑的走去,從此沒有再回來過…從來沒有…
這就是令人為之感概的一役:五丈原之役。
孔明不只在仁德方面令人景仰之外,他所流傳的事蹟、陣法、物品…以及他最為有名的那篇文作:出師表。出師表分為上、下兩部…有興趣的人不彷到網路上查詢…很快的就能查到原文以及翻譯了,我不敢說他是會讓人多麼的感動,但是,在我讀了之後,我有種對諸葛亮重新定位的莊重…
因為,他不只是我所敬仰的軍事家,他的自謙…我想他也能稱的上聖人了吧…
而我心中永遠會有一個空間來放下他的以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