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把溫良恭儉讓掛嘴邊的人,應該回去重讀《論語》。
這五個字用在什麼場合呢?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這是指孔子能夠打探到其他國家資訊時的作法,並不是指其他的事情。一個人要謙遜,別人才願意教你知識,溫良恭儉讓是用在這種狀況。
孔子並不是主張一個人任何時候都應該溫良恭儉讓。相反的,他也會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
這點很費解,不是中間,就是激進和保守,難道還有別的選擇?如果沒有別的選擇,「必也狂狷乎」豈不是一句廢話?
這牽涉到對於中行的認識。<中庸>中說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所以很多人根本是望文生義,中庸的意思並不是所謂「中間理性客觀」,平時喜怒不形於色,關鍵時刻表達喜怒哀樂,這才是真正的中庸。
也就是說,在適當的時候生氣也是中庸,所以孔子會拿一根竹杖打老賊,中庸絕不是平平庸庸作無用狀。
除了這種神人級的中庸,以及激進的狂者,保守的狷者,還有一堆真正平庸人云亦云的群眾,這才會除去中庸以外,你可以在狂狷與平庸間選擇。
我們回到溫良恭儉讓,溫良恭讓都好理解,「儉」出現在這裏是什麼意思呢?
一個人生活節儉樸實才容易與基層打成一片,才容易從基層探得民瘼。
如果只是節儉,甚至吝嗇,一毛不拔,說能從別人那裏打探到什麼消息,實在很難想像。
《論語》雖然說不上是很難的書,但如果不求甚解,當教條背,那一樣會不懂,不懂裝懂是很糟糕的事情,這就成腐儒。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