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提克(Harún Benalmotásim Vatiq Bilá,阿拔斯王朝第九世哈里發)建立了一座巴比倫塔來解讀行星.行星昭示他將要發生一連串的奇蹟,奇蹟的使者是一個舉世無雙的人,他來自一個不知名的地方.一個商人來到帝國的首都:此人的相貌兇悍無比,以至衛兵們只能閉著眼睛把他帶到哈里發面前,商人賣給哈里發一把彎刀,然後就消失了.彎刀刀面上刻著一些神祕的字,那些字不斷變化,引得哈里發十分好奇.
有一個人(後來他也失蹤了)破譯了這些文字.有一天,那些字的意思是,『我是一個一切都是寶的地方的一件最小的寶貝,配給地球上最大的君主佩帶』;另一天的文字是:『那妄想知道不該知道的事的人真可憐.』哈里發信了巫術.
商人的聲音在黑暗中建議,讓他背棄伊斯蘭教信仰而崇拜黑暗的威力.
如果他做到了,就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地火的城堡.在城堡的拱頂下,他可以欣賞星辰許諾給他的寶物、征服世界的法寶、亞當之前的蘇丹們和蘇萊曼.崩達烏德的王冠.
貪婪的哈里發順從了.
商人要求他殺四十個活人祭神.經過了許多血腥的歲月,瓦提克壞事做盡心黑透,他來到一座禿山前.
大地開裂了,帶著恐怖和希望.
瓦提克下到世界的底層.一群默默無聲、臉色蒼白的人,目不斜視地在一座走不到盡頭之宮殿的豪華走廊裏遊蕩.商人沒有騙他:地火的城堡裏有的是珍玩異物和法寶,但同時又是地獄.」(波赫士全集第二卷p.134~135)
波赫士在這篇討論威廉.貝克福德小說<瓦提克>的文章中,還做了個小註,他認為除了古代的神祕主義著作,斯維登堡是這類地獄論的最初原型.
依基督教,一個人會下地獄是因為他自己的罪,罪自燃成火,是一個人自己的罪將他與神隔絕.就這一點,貝克福德或斯維登堡的地獄論不曾依違.
可是我們向前一步看.如果在罪人的眼裏,火獄就是天堂,那麼地獄還能做為懲罰嗎?如果對於別人是一種受苦,對罪人是一種享受,那麼地獄與天堂的差別就只剩下善惡一線.
斯維登堡的地獄論能將地獄這個概念徹底解構,沒有懲罰的地獄無異於天堂,與地獄無異的天堂則無異於地獄.
試想,阿彌陀經中的西方極樂世界,充滿著金銀財寶、珍珠與瑪瑙,這又與這地火的城堡有何相異處呢?
蘇非大師魯米說:「人們所稱之為『天堂!天堂』的,不過就是幾間屋子和幾位美女.把他們給那些要他們的人吧!而我只渴望你.」
如果大師魯米是對的,那麼天堂與地獄真正的差別不在懲罰與享受,而在於神的駐守.然則,神與善說到底不過是概念上的同義反覆.
天使會墮落,純粹因為是犯罪所帶來的歡愉.如果其中沒有誘惑,又有誰會學蛇以腹行走?
一般人經常以為選擇善與惡,在於善帶給人快樂,而罪惡帶給人痛苦,可是經常的,正因為罪惡帶給人快樂,而使人選擇了罪惡,持善帶給人痛苦,而使人放棄了良善.
尼采非常厭惡他虔誠的父母心中那種卑鄙的願望,那就是對我壓迫的人有一天會有火獄等著他們.極端潔癖的尼采因此否定世上有真正的基督徒.但我必須說,如果不是個個守著這等卑鄙的願望,這世上又有幾個人能夠含笑面對罪惡的殘害.如果善的報酬只有善,罪的報酬僅僅是罪,兩者與苦樂無關,那麼我相信這個世上堅持真理的人將如同浩瀚宇宙無數塵埃當中僅僅某幾粒細金沙子那般珍貴和稀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