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法國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主張一種全新的科學--社會學,他認為這將會是一種居於中心地位的學問,然而事實上是自然科學的勢力在那之後更加膨脹,最後在二十世紀抵達前所未有的境地。
於是社會科學家連同人文學者空前焦慮,產生種種奇怪的現象。
自從伽利略-牛頓的新自然哲學誕生後,這一路,就有不少攔路虎,義大利的人文學者 Vico 撰寫了著名的”新科學”,提倡歷史人文才是真正的科學,因為歷史由人創造,而自然卻是上帝的造物,我們可以良好的理解自己的作品,但指望明白上帝的心思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長久以來,古典教育佔據著最高地位,直到十九世紀末,人們通常都認為會選擇學習理科,是因為頭腦不夠精細去承受人文教養,無法親近古希臘羅馬的哲學大師們,這點和我們的時代正好相反。
即使在康德的時代,自然科學都還沒有正式獨立,大學裏的理論分科依循亞里斯多德時代,被粗略劃分為自然哲學和道德哲學兩個大部門,而且很多學者是兩者兼治。
但是到了黑格爾以後,開始分道揚彪,隨著自然科學的成功愈來愈大,那種由哲學家指導所有科學的古老榮光黯淡了,高斯甚至公開嘲諷柏林大學那位偉大的哲學講座,而在同時,現代社會科學則尚未正式自人文學科中分離出來。
經濟學在那個時代都還叫做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和現代新的 Political Economics or Political Economy研究範圍不同 ),和政治學(Politics;和現代的 Political Science or Politics 關心的重點也不同)都附屬在道德哲學(Moral Philosophy)底下,社會學則是一門新興的學問,甚至還沒有被承認。
孔德的作法,就是哲學家們針對自然科學的巨大的成就所回應出的強烈呼聲,這個計劃試圖把實證主義引入社會研究,從而和古老的哲學傳統分離。
實證主義,到了美國以後,再演變成實用主義,到二十世紀後半,終於演化為現代社會科學中佔據統治地位的行為主義。
為了理論推導的方便,他們主張,人類的行為才是研究的重點,至於內心世界因為無法實證,無法量化,所以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幻覺,根本不存在,這種想法推到極端,心理學家 Skinner 等人認為”美麗新世界”中的人格塑造是可能的,我們可以透過廣泛的制約反應機制來改變人類行為。
而在社會學,政治科學和經濟學,應用大量的統計數字來驗證或者建構模型,計量方法滲透幾乎所有的課題。
和哲學傳統斷裂的社會科學家們努力模仿自然科學的外觀,耍弄各式各樣的微分方程,削足適履地為了造出數學模型而大量簡化甚至忽略甚至扭曲現實。
這一巨大的潮流,標榜不講形上學,實地驗證,但卻漠視人的行為畢竟比原子更複雜,過度簡化的結果反而令理論失去足夠的解釋力。
狂濤中,僅僅剩下幾個勇者在抗拒時代精神,卡爾.波普爵士(Sir Karl R. Popper)稱這種將人視為原子的思想是歷史主義,依照歷史主義的想法,我們可以發展出一種可以預測人類未來的歷史定律,波普爵士指斥,光是人有自覺這個事實,就無法完成歷史主義的春秋大夢。
另一個著名的孤獨長者是大經濟學家海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他認為不存在一種完整有效的社會計算,那種試圖計劃一切的懷抱,是不切實際的,而經濟學界大力引進數學式的作法,則是科學迷的表現,最後會將我們帶入歧途。
這條道路如今,愈走愈遠,已經徹底和傳統分離,大力擁抱自然科學,從某種角度看,孔德的思想成功貫穿了社會科學後來的發展,波普哲學已成昨日黃花,而海氏的苗裔潰不成軍。
當代代表這種思想最大的勝利是新經濟計量學中誕生出來的財務工程學,這種技術大量應用在新興金融商品的設計,他們已然宣稱,計量方法脫離了可笑的理論玩具角色,成為一種有用具實效的知識。
真的嗎?
當 LCTM 幾乎摧毀全球金融秩序,兩個諾貝爾經濟學家得主宣告破產的同時,無疑極度諷刺了這樣的宣言。
孔德是對的嗎?故事還在繼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