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演出「山伯英台」的男女演員為背景,闡述愛情的偉大,是否真的有人肯為愛情,無任何保障之下等38年?港片「胭脂扣」、歌劇「西貢小姐」都傾向人性,雖然女主角都屹立不搖,但是男主角就是變了。
這齣中國人編導的歌仔戲,雖然有不少台灣演員,沒有一絲的台灣味,熟悉歌仔調不見了,四句聯也沒有了,只得以一個嶄新的觀感看戲,女主角的表現也很僵硬,擁抱戲時居然中間空了,女主角的肚子形成一個弧形?以梁祝為背景,以年代換景,雖然新穎,但劇情lililala,而且很多意象而不是現實,雖然主幹線清楚,但是要以這些片段串起他們至死不渝的愛情,似乎串連性還不是很夠,以一開始的生旦戲,就被切割為二,如果管事跟阿珠的對話能移向前,把兩段生旦戲合為一幕,是不是就沒有換景的冷場?
梁祝裡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在本版並沒有出現-馬文才,只有口述的王少爺,似乎刺激也不夠,若要以這樣的戲碼串連愛情,年代出現就以1949春、秋、1977等三個即足夠。
1. 1949春,除了生旦戲,王少爺這個馬文才也是應該出現的角色,強化三角戀,王少爺硬搶才可以顯出中青和秋霖的至死不渝,而阿珠也需要把她當年的遭遇說出,再以自己被騙感情,如何努力寡母養大女兒的辛酸勸說女兒不要嫁戲子,這樣的母女情是否強化了許秀年飾演的阿珠?
這時候,婚紗也會是重要的道具,堅決的想要結合的慾望。
2. 1949秋,當然就是船停開了,這時候秋霖就可以開始唱起「英台討藥方」,而且演出意境時,兩人不能有接觸,相隔兩岸,看有食無,旁邊的山伯英台恩愛的很,是否更能顯示兩人的無奈感情?
3. 1977,這是阿宗和中青的對手戲,講述中青為愛情的犧牲;像是解禁了,中青就抱著戲服在家裡一直演一直唱,解禁數年了,但是因為她老了,所以無法登上舞台,如果阿宗能為她借得一處舞台讓她唱戲,不管正戲還是獨唱都會很感人的,這時候秋霖再進來,更能直接回憶起當年唱戲的樣子。
這樣的戲文,在中國唱或許可以,但是台灣的歌仔戲,是否該改編唱詞,唱幾帕熟悉的四句聯和傳統台灣歌仔調?完全中國味的歌仔戲,因為有兩岸的演員,所以是兩岸聲調或用詞不同的台語文,更顯突兀和怪腔怪調。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