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9-11 09:22:03| 人氣10,6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內文試閱:

.推薦序

離苦得樂、圓滿人生的殊勝法門
金惟純


近年聽說佩霞很著迷「非暴力溝通」,常舉辦工作坊。我自己也讀過盧森堡博士的書,十分敬重他在這方面的實踐和貢獻,覺得這套方法中肯、簡潔、很「合於道」,卻覺得和自己關係不大。


直到日前應佩霞邀請,參加了迪安.基利(Dian Killian)博士的工作坊,才真正感受到自己仍然欠學。不是因為它難懂,而是因為越深入練習,越發現自己差太遠!非暴力溝通,是典型的「大道至簡,知易行難」!


為什麼差太遠?因為依非暴力溝通的準則,我們過去習以為常、被成功訓練的「高效」溝通方式,其實處處充滿「暴力」而不自知。

非暴力溝通的重點,是慈悲心


就我個人案例來說,年輕時在媒體寫評論,個人專長就是挑毛病一針見血、講道理一語中的;後來創業做經營者,追求的是目標導向、對事不對人,迅速抓到重點、指出問題、提出建議,更是基本功。只要目標確認,就全力衝刺、目中無人,語言暴力根本就是工作日常,在所難免。


在工作中習慣了這一套,往往不自覺的帶到生活、社交和親密關係中。久而久之,完全看不到自己這樣講話會讓別人受傷,一定會有後遺症,而且最後必然回到自己身上。當然更看不到,如此日積月累,隱形代價越來越高,最後難免陷入無解。


回想起來,過去的我,並非不知道自己言辭犀利、出語傷人,但仍覺得自己既然並無惡意,若有人容易受傷,只是因為他們太軟弱,應該自行鍛鍊,問題不在我。因此,每逢別人說我不了解他們,我總是說「我不是不了解,只是不認同」。漸漸的,「寬以律己,嚴以待人」成了習性。最大的後遺症,其實是不知不覺中,失去了自己的慈悲心!


也因此,佩霞書中提到的「自我同理」,是我最有感受的部分。我發現,自己對於辨認身體的感覺、情緒的感受和內在需要,有極大的障礙,要對別人提出請求,更難如上青天。我並非沒有感受和需要,只是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不願面對、不肯承認,更不願表達。因為自有記憶以來,這一切,都只能暗中用迂迴隱晦的方式進行,不能浮上檯面。這當然與成長經驗有關,童年時期的感受和需要,常被忽視,甚至否定,因此造成「自我同理」障礙。一個不能自我同理的人,怎麼可能「同理他人」、重視別人的感受和需要呢?
原來,對自己和別人不慈悲,就是暴力!這正是盧森堡博士堅持用「非暴力溝通」命名的原因。


有了這樣的體悟,才真正了解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在實踐中有多難!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是被如此對待長大的,非暴力溝通,完全不是我們的「母語」!難怪佩霞在書中一再強調,學習非暴力溝通,就像學第二外國語一樣,一旦認真實踐,會發現自己變得完全不會講話。


學一種新語言,等於要置換一組內在系統、一種對人生不同的解讀、一套不一樣的價值觀。所以非暴力溝通,不是一門技術的傳授,比較像是在傳道。傳道不能靠「經師」,只能由「人師」來傳,必須是用心實踐的人,才足以「論道」。正因如此,佩霞能以自己的生活和教學真實案例,完成華人世界第一本非暴力溝通的書,才如此難得,如此重要。


非暴力溝通,其實是一條修行的道路,重點是慈悲心!盧森堡博士是基於這樣的慈悲心,終身推廣非暴力志業,我相信佩霞用自己親身體證完成這本書,背後也是慈悲心。


人生要圓滿、要離苦得樂,缺了慈悲心,是不可能的。非暴力溝通,是現代人離苦得樂、圓滿人生的殊勝法門,人人都該學。再說得大一點,「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如今仍在否?要找回這樣的風景,本書指出一條明路:大家一起學非暴力溝通!願以此共勉之。


本文作者為《商業周刊》創辦人,著有暢銷書《還在學》。

.前言

如何做到既有效又友善的溝通?


「說過多少遍了,你為什麼老是講不聽?」


「幹嘛老是針對我?」


「又來了,是想氣死我嗎?」


「你根本就是故意的!」


「你從來都不關心我的感受!」


「我覺得你根本就不愛我!」


日常生活中,是否常被這樣的語言攻擊?又或者,這種話常從你自己的口中冒出?


這本書要談的,正是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暴力型」溝通:他們為什麼那樣說話?為什麼這麼沒禮貌、這麼傷人?


類似的語言不僅出現在家庭成員之間──親子、夫妻、兄弟姊妹等等,在職場上,雖然平常同事與長官之間相處融洽,但三不五時也會有「暴力型」語言在辦公室裡冒出頭──


「業績這麼爛,你可以再鬼混一點!」


「你是豬腦袋嗎?我已經教你幾遍了還是學不會!」


「老是找我麻煩,你有事嗎?」


「反正公司沒預算,你自己看著辦!」


「你凶什麼凶,了不起我不幹了!」


換言之,長期以來從家庭到職場,總是有許多人習慣用鋒利的語言傷人而不自知。而當我們面對這種語言,往往會覺得很無辜,甚至被激怒,進而會以同樣激烈的語言反擊,衝突也因此發生。


在多數情況下,如果沒有正確處理衝突的方法,衝突就會漸漸惡化,最後演變成難以收拾的地步。對於引發這一切的暴力型語言,我們可以怎麼辦?該如何面對?如何化解?或許,我們應該問的是:


如何做到既有效又友善的溝通?

從認識自己開始,學習與他人對話


這本書,要探索的正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我採用的方法,是以已故知名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博士所開創的「非暴力溝通」理論為基礎,再加上其他心理學家的研究。


盧森堡博士認為,每一個人天生都是友善、溫暖的,不會沒事就開口罵人、講出難聽的話,把自己搞得沒人愛。漸漸長大後之所以會說出傷人的話,使用上述這些暴力型語言,往往是後天學來的習慣。你我很可能都一樣,從小聽慣了類似的語言,長大後不知不覺跟著講,也就順理成章。


因此,我們完全沒發現這些語言會傷害自己身邊的人、激起對方的反感,進而引發衝突。而當衝突發生,我們也常會認為挑起爭端的是對方,不是我們自己。事實上,即便爭端真的是因對方而起,但也與我們的回應方式有關。
我之所以跨入身心靈領域,一開始是因為跟母親的關係處不好,又因為父親長期在生命中缺席,造成我心理上的疏離感,後來走進婚姻面對接踵而來的問題,更讓我急欲擺脫痛苦的人生。於是,我開始在心理學尋找線索,慢慢學習跟原生家庭和解,也處理了許多兒時的傷痛。


在接觸心理學之後,我開始展開自省與自我對話,成為了今天更健康、豁達的人。不過我也發現,如果只是專注在「做自己」,在誠實表達的過程中,雖然能找到心理的平衡,但往往也容易刺傷他人,尤其是身邊最親近的家人、好友、工作夥伴。有些家庭會因此而發生糾紛,很多職場上不必要的誤會也因此而起。於是,我接著又踏入非暴力溝通的領域,研習如何增進「對外」的關係,如何與別人進行良善的溝通。


第一次接觸非暴力溝通,我感受到心裡強烈的共鳴。為了更深入了解其精髓,我花了很長的時間蒐集資料,最後選擇參加一個為期十天、完全沉浸在課程裡面的國際培訓營。透過盧森堡所創的非暴力溝通四大步驟,學習善用溝通的語言,善待身邊的人,以及最重要的,關心自己與身邊的人,進而發現我們所共同擁有的良善本質。


首先是觀察(Observation),也就是具體的說出自己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完全不夾帶個人偏見、價值觀與評斷。


其次是感受(Feelings),也就是當下「真正的感受」,與你的記憶及過去曾經歷的一切無關。


第三是需要(Needs),也就是弄清楚自己內心到底重視的是什麼。


第四是提出請求(Requests),這裡指的,是具體告訴對方,希望對方採取的行動。


這四個步驟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其實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接下來你將發現,觀察、感受、需要及請求這四項要素,我們可能以為自己懂,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走進每一個步驟都像是踏上一個陌生的領域。因為從小到大,這些要素都被我們忽視,沒有人告訴我們它們是如此重要。

謝謝你們,午茶時光的親密對話


這本書提供的不只是溝通技巧,而是運用非暴力溝通的模式,跨越疏離的鴻溝,修補對內及對外那條搖搖欲墜的連結。因為連結如此脆弱,我們都在這裡迷失,甚至墜落受傷,這是為什麼溝通之於療癒如此重要。


寫這本書的過程中,為了客觀地蒐集更多生活中的溝通難題,我特別邀請了數十多位朋友共同參與我的分享會,請大家談談自己在生活上遇到的溝通難題,彼此交流心得。其中有過去從不認識的朋友,也有跟著我上課多年的舊學員。學員中還包括我先生Bob,他過去沒有學過非暴力溝通,但是他以一位心理學門外漢的角度與豐富的職場經驗,與學員一起分享我們夫妻倆溝通過程的點點滴滴,以及他對我的感受、想法與經驗。


參與的成員中有不少人是第一次參加團體分享的模式,這對他們來說非常不容易,有些人恐懼面對深層的議題,也有人害怕在眾人面前坦露傷痛。過程中,我看到有人自始至終無法開口表達;但我也看到有人鼓起莫大的勇氣,在結巴中努力提問,透過不斷的練習,最後可以侃侃而談自己的感受與想法。當然,還有些學員一點就通,甚至還呼朋引伴共同參與討論。無論在過程中他們獲得多少,在我眼中,都已經展現無比的勇氣,對自己的困境跨出一大步。


而長期與我共同研習的資深學員們,在過程中則大方提供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歷,講述他們如何在風暴中練就一身功夫,懂得如何閃躲風暴裡射出的利刃,或在即將分崩離析的婚姻中,重新發現自己的力量。有人面對原生家庭的破碎,找出解答,與父親和解,勇敢踏入自己的婚姻。他們分享靜心、探討溝通技巧,同時指引新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挫折與喜悅。


在幾個週末的午茶時光,帶著信任與勇氣,我們展開一次次的對話,慢慢敞開內心,直視埋藏心底的傷口與困難。透過對談,一層層撥開迷霧,找出問題根源;藉由參與,發現每人的問題是如此雷同,在分享中,我們療癒彼此。


接下來書中所舉出的案例,名字是虛構的,但故事是真實的,我相信讀了之後必定會讓讀者感同身受。我感謝大家無私提供的案例,讓這股療癒的力量,能透過閱讀進到每位讀者的心中,持續擴大。

我們都有愛,學著釋放我們的溝通本能


本書的第一堂課,從溝通談起。希望這一堂課能有助於大家放下成見,釐清溝通的迷思。我們要知道,溝通不是告知,更非目的,而是一把開啟人與人之間連結的鑰匙。我們都有彼此了解的需要,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我會邀請各領域的學員們來到我的工作室,共同探討親子、夫妻、婆媳及職場上的相處難題,分享彼此的故事,當然也是一個讓大家可以大吐苦水的好機會(笑)。


接下來的四堂課分別探討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及請求,依序進行。說出觀察的過程,往往是不舒服對話的引爆點,了解常犯的錯誤並謹記在心,才不會在對話過程中無意間埋下地雷。


第六堂課要討論的主題是「同理心」。在理解四項要素之後,再運用它們來同理自己。面對別人的攻擊,我們要如何同理自己的感受,例如:接受自己討厭這個人的念頭,或是如何用轉身離開現場來化解。至於在同理他人方面,則把注意力放在猜想對方的感受及需求上,這樣一來,就比較不容易受到對方負面語言的影響。接下來我們才能試著幫對方整理出感受及需求,並與其核對,情況就會有很大的不同。重點不在於猜對或猜錯,重點在於建立一個具有建設性的友善溝通管道。


我在分享會上也透過非暴力溝通的案例,帶領大家練習。除了運用書中這套模式拆解問題,也會觸及其他心理學理論,例如有些父母跟孩子之間的拉扯,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自主性的需求;而親密的夫妻關係,也可能摻雜了權力鬥爭在裡頭,再加上每個人在各個時間點上的感受及需求都不同,使得這些案例的解答也不盡相同。因此,相同的情境套到不同的人身上,隨著個體性的差異,運用時就得換個說法。


因為這本書而展開的分享會時光,現場氣氛未必全然是愉悅的,更多時候甚至是凝重的,時不時會有人帶著無助或難受的心情,提出難解的問題。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看到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關愛,也看到妻子多麼在乎自己的另一半。這是因為我們都有愛,都想要好好溝通、想要與他人建立連結,只不過不知道該用什麼合適的方法來解套。


因此,別把自己鎖在悲傷、寂寞、孤獨的空間裡,有很多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找回人生原本就屬於我們的共情與快樂,只要學會善用這些工具,就能看到燦爛的人生,並且發現我們其實遠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富饒。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李欣怡小姐,因為她的費心安排、記錄與整理文稿,這本書才有機會順利誕生。


盧森堡博士曾經說過,全世界──無論哪個種族、哪種文化──都有兩種不同的人。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在人際相處上,這種人常因生活中的不如意而耿耿於懷、容易有攻擊傾向。另一種人則不那麼重視對與錯,他們追求的是更美好的人生,關心的是該做什麼、說什麼,能讓自己的人生更美好(How can I make life more wonderful)?


你,是哪一種人呢?



閱讀更多,立刻購買:

PChome書店: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

台長: 讀書齋
人氣(10,6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早安財經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