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23 23:05:33| 人氣2,7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阿羅漢 龍宮 沙彌----海慧禪寺2011-07-23



四海龍王.jpg






沙彌.jpg






海底宮殿.jpg






石雕18羅漢.jpg






龍王.jpg




-----------

阿羅漢 龍宮 沙彌

這個事情告訴我們~修行的福報~要用對地方!

如果小沙彌能把福報用在成佛!

哇塞~~~那功德才是不可限量啊!!

眾生之福!!


感恩沙彌示現~~不讓我們學佛修行時走錯路!

2011-07-23海慧禪寺聽經聞法心得

--------------------------------------------------------------------------------------

阿羅漢-- 龍宮-- 沙彌

一般學佛的人,他看待事情跟一般人就不一樣。一般人看待事情,只會看

到事情的本身。我們學佛人,會看到這個事情的背後--那個「心態」才是根本。

你看我們有時候讀歷史,我們會看到,在這個事情變化的過程當中,那個人背

後的心態是什麼?那才是造業的根本。

有一次,有一個高級的政府官員,去參訪印光大師。印光大師請他們坐下,

侍者端上了一杯白開水。那麼,這位政府官員,他喝了半杯水之後,他就向印

光大師請法。臨走的時候,他把剩餘的半杯開水,倒在地上。印光大師就當場

喝斥他,說︰「你有多大的福報,這樣的一個糟塌!」後來那位官員,他善根

深厚,就把這件事情公佈出來,寫在報紙上,表示懺悔。

當我們看到,他把半杯的水倒掉。其實半杯水沒什麼,對不對?

 

 

但是印光大師,他看到他造業的過程,他背後的那種「輕慢心」-- --對物

質,那種輕慢糟塌的心--他是訶責他那個心念,不是說那事情的本身。所以說,

其實我們在造業過程當中,最重要是那個「心念」。

你看: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公案也很特別,它的大意是說︰有一個老比

丘, 一位阿羅漢。他帶一個小沙彌,在山中修學。這個沙彌當阿羅漢的侍者。

這位老比丘,他本身是有禪定,他晚上或者白天,經常禪坐而入定。當他入定

的時候,就有龍王來跟他請法。龍王聽了法,非常的歡喜。有一天,龍王就跟

這位阿羅漢說︰「誒!你那一天入定以後,來我的龍宮,來給我應供,我來供

養你。」阿羅漢就答應了。所以阿羅漢有時候,就沒有在寺廟吃飯,他就入定

到龍宮去應供。這個阿羅漢到龍宮應供,回來以後就把缽交給小沙彌去洗。有

一天他這缽裡的飯,沒有吃完,留下一顆白米。這個沙彌,就惜福,把這個米

拿起來吃。

「哎呀!這個米怎麼這麼香,這不是人間的米。」他心裡想,我師父到底

去那裡,去應供了?他就想要跟他師父去看看。等他師父要去應供的時候,坐

在一張禪椅上,然後一入定,整個人就這樣,用神足通飛去了。這時候這小沙

彌,知道他師父,今天又不在寺廟吃飯,他就事先躲在禪椅的下面,結果他師

父以神足通,飛到龍宮的時候,ㄟ!他就跑出來。師父問說︰「你怎麼過來呢?」

他說︰「我躲在禪椅下面,跟師父過來的。」「來了…就好了!那就一起應供吧!」

這個小沙彌,他就在龍宮一起接受供養。

當然龍王,是阿羅漢的皈依弟子,對他師父是很殷勤的招待。這個小沙彌,

在龍宮和龍王吃飯的時候,吃到這麼好的飯菜,又看到龍女這麼的美貌,就起

了貪心。從這次應供回來之後,這小沙彌就很用功。他以前做什麼修行,都是

 

 

很懈怠,現在他立定志向:我來生一定要變成一隻「龍王」。當然以佛教來說,

這是發起一個邪念。但是諸位要知道,你不要忽略心靈的力量!

當我們的內心世界,決定要做什麼的時候,你的生命就會有變化了!

這個小沙彌,立定這個志向以後,哎喲!他早上很早起來,開始拜佛、加

行、持咒、為常住做事也特別的精進,因為他的心中有一個願望。

心力不可議- -心力會帶動你的身業跟口業。那麼他每天努力的持戒、努力

的布施、努力的念佛持咒,積集廣大的資糧。為了什麼?早一點,讓龍王的業

報成熟。

後來,有一天,他這個小沙彌,在佛堂經行的時候,他看到他的身體,開

始出水,產生水氣。他就知道,他龍王的業成熟了,果然這幾年的加行,沒有

白費。他就披著袈裟,往大海裡面,跳下去,死掉了。死掉以後,因為他積集

 

一個廣大的善業。「善業」有什麼好處呢?「會讓一個人滿願!」會滿你的願,讓

你心想事成。那麼因為他發的是一個邪願--變成龍王。所以他一死之後,馬上

變成一隻非常大的龍王。他就馬上跑到龍宮,把舊的龍王給殺死了,自己當新

的龍王。這個故事,經典上有記載。

我們今天都感到非常疑惑:為什麼有些人布施、持戒之後,生天上去,變

成尊貴身;或者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些人修行之後,變成一個卑

賤的龍王,為什麼?

同樣的法門,為什麼會創造這麼多不同的結果呢?

因為大家的內心不一樣,心念的邪、正不一樣!

所以說:「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我們剛開始學佛的時候,我們會很在乎「所修的法」--你修什麼法門、什

 

麼是妙法、什麼是最殊勝的法…會注意外在的「法」。但是當你讀了《法華經》

之後,你會覺得:

外在的「法」只是一個工具,那「一念心」才是最重要的;你的心,才是法的

根本!- - 心為業主,心為法主 - -

所以,我們修行第一件事情︰先「端正其心」。你要把你的心弄端正,你要

有正確的「願望」,要不然你就跟這個小沙彌一樣,變成龍王。你看,他還造了

殺業,把這個老龍王殺死了,而且龍宮裡面的龍王,雖然有廣大的福報,但是

牠也有一些罪報---牠鱗片裡面,經常會有蟲去咬牠;經常會有大鵬金翅鳥,那

個翅膀一振動,把海水撥開來,會把龍王吃掉;牠還是有恐懼的。所以說,這

位小沙彌,在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沒有端正他的心念,結果佛法對他變成傷害。

我們講:「甘露變成毒藥。」本來佛法是解脫的,結果修到最後變成一隻龍王,

 

還造了殺罪。這不是佛法錯誤,是他修行的那「一念心」錯誤了!

「心靈的力量」是很大的。第一個,它變現了你的果報。第二個,它又開

始造業--它利用這個果報又去造業--心是造業的根本。那麼我們內心,是怎麼

造業的呢?我們再看第三段:

說︰為什麼這個小沙彌,他會造出這麼大的「業」出來呢?「事出必有因。」

我們的「第六意識」在任何的行為,造業的時候,它是經過唯識學五個階

段:

首先是:『觸』。第六意識,它必須有一些「外境」的刺激,要有外境的接觸,

接觸以後→它會產生一個『作意』,這個「作意」,就是「警覺」的意思。他突然

間開始專注了,本來這個「第六意識」是很散漫的。我們一個人的第六意識,

不可能保持警覺狀態;經常保持作意的,這樣很累的,但是他有特殊的境刺激

 

以後,他開始警覺了,振作精神。

警覺以後→產生感『受』,他會先去感受--這是一種快樂的感受,或者痛苦

的感受…會有接觸的感受。然後下一個最重要的→產生很多的『想』法。這個「想

法」,就是構成我們善、惡心念的根本,因為這個想法,有正確的想法跟錯誤的

想法。

你看我們今天,一再地在三界中流轉,次數太多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

對三界產生錯誤的想法,我們一再認為,三界的五欲是美妙快樂的,所以我們

會一再一再地,在這個地方造業。我們一個人,如果不把這個問題找到,你很

難去改變自己。就是說:我們會造業,問題不是在身體跟嘴巴,而是我們的思

想有問題,那個「想」有問題。所以後文我們會講到「你要端正你的想法」。

最後『思』,這個「思」就是一種意志力。你開始要去實踐的意志力,你要

 

把你的想法變成「行動」,這叫「思」。到了「思」之後,就是一種「欲望」;你

開始有這樣的希望;有了希望以後,就會帶動你的行為。所以,在我們生命當

中,最大的潛能是什麼?諸位知道嗎?就是:你的想像力!

在我們生命當中,能夠產生很大改變的力量,就是你的:「想像力」。

看你怎麼「想」,你的生命就怎麼變化!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榴槤』。榴槤跟你的關係,會怎麼樣?你怎麼知

道,你跟榴槤的關係呢?你想到『榴槤』,你會產生怎麼樣的想像?你跟它,觸

→作意→受→想→思:

你想到榴槤的時候,你想︰「哦!這個榴槤不錯,味道很甜美。」我保證,

你對它,會產生一種想要得到的欲望;你未來生命當中,乃至於你的來生,也

會經常跟它接觸,會相互作用。

 

反之,如果你今天想到榴槤。你說︰「唉!這個榴槤味道太臭。」你產生

這樣的想像,你跟榴槤的因緣,自然就斷了。你不可能再碰到它。即使在你的

面前,你也會當面錯過。

好,我現在再問另外一個問題:

你想到「出家」的時候,你想到什麼?如果你想到出家,你說︰「喔!出

家是很寂寞、孤單耶!」我看你今生,不可能出家。你來生,也不可能出家。

其實,我們從你的內心世界,就可以探討你的未來。你就不用神通。如果

你今天,對出家產生美好的想像-- --誒!出家不錯哦!很清淨哦!清淨、安樂…

即使你今生不可能出家,你來生,就非常有希望出家。因為你生命的靈動,往

那個方向去,你對它產生美好的想像。

所以諸位要知道:你不要忽略你對事情的「想像」。

 

你整個生命的推動--說︰他為什麼會造這個業?你為什麼會造這個業?因

為你們對這件事情,有不同的想像。我們一個人當中,最大的潛力,就是--

的想像力,這個叫作「思想」。其實從《唯識學》來說,應該是「想思」;先有「想」

才有「思」,但是我們習慣講「思想」。

你看我們中國文化,最有代表的兩個。一個是「儒家思想」,一個「老莊思

想」。這兩個代表我們的民族性。你看美國人,他造業是往那個方向造業;我們

中國人造業是往這樣的方向。為什麼呢? 因為思想型態不同。

我們講「儒家思想」它的根本思想,就是︰「克己復禮,安守本份。」孔

子認為說︰人生出來,是不平等;他同意,人不可能平等;每一個人,各有各

的業力。有些人做這個工作,有些人做那個工作。那麼,最重要的是怎麼樣呢?

儒家的思想認為︰第一個,你一定要找到你的定位!

 

在這個生命當中,你到底扮演什麼角色?你把那個角色扮演好。

 

台長: 祈願皆有佛緣皆成佛!
人氣(2,7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