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系列,我們這次要延續前兩個回合,要來回答「斷我見為什麼一定需要有未到地定?」
上兩回合講到了未到地定的部分,簡單來說,未到地定是什麼樣子一個樣貌,乃至菩薩要如何證得未到地定?那是我們這一回合所要演說的一個重點。上一次我們有提到所謂的五停心觀,五停心觀就是要依五種法門——觀心的法門──來讓眾生能夠停止心猿意馬。取得了初步的定力,再依於這個定力而來進行七方便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也就是四念處的別相觀與總相觀的一個現前的觀行。在四念處的別相、總相觀行之後,再進入到四加行,也就是所謂的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法。一般而言,雖然七方便主要是小乘聲聞人要斷我見所要利用的法門,可是無妨菩薩們,既然斷我見也跟小乘人一樣,都是同樣要證得這個初果的斷三縛結、斷我見,基本上我們還是需要有同樣的一個依循,一樣由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這樣一個次第。
那以正覺講堂來講的話,我們就依照 平實導師根據《楞嚴經》裡面,〈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經文與法義,導師再根據經文的法義,又因應於現代人生活起居作息的方便,乃至現代人的根器,而寫了這一本《無相念佛》這一本書來教導大家,依無相憶佛、念佛、拜佛的法門來達到能夠淨念相繼,類似於五停心觀定力生起的這樣子的一個法門。
五停心觀簡單來說,對於貪欲比較多的人,我們教導他不淨觀,教導他如何去觀行這個色身不淨來對治他的貪欲;對於瞋恚比較多的人,我們教導他慈悲觀,或者說是慈心觀;對於妄念比較多的人,我們教導他數息觀,也就是所謂的安那般那這樣子一個數息的方法,來制伏他的妄念;對於煩惱等分,或者有人說是業障比較重的人,我們教導他念佛觀,這個念佛觀,就蠻相似於我們剛剛所說的無相念佛拜佛法門;另外還有一個對於愚癡比較多的,我們可能教導他因緣觀來對治好他的愚癡。這個五停心觀也好,或者是說無相憶佛、念佛這個法門也好,目的都是要停止眾生眼睛一張開、耳朵一張開,就馬上著於五塵的分別,建立了五塵五識的一個了知以後,又落於人、我、眾生、壽者相。換句話說,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生滅法上,在生滅法上又建立了生滅相的取愛、取執、攀緣貪愛,這是眾生輪迴的根本。既然修行是為了要斷輪迴,而輪迴主要的就是我見,而我見主要的就是依於這個五俱意識,然後取前五塵,根塵觸產生了前五識,去了知分別這一些物質世界的種種法,以它為真了。所謂的取像為真、執夢為實,落入了境界法就很難去掙脫,永遠不了知生滅法的生滅,因為連生滅法是什麼都不知道,意識一現行馬上落入於生滅相的了知分別。五停心觀就是要讓眾生對於這一些一般凡夫所難脫離的語言、文字、聲音、妄想,作一個迴光返照。把意識這個功能不要往外去散洩、去發射出去,而能夠收攝自己的意識心,住於自己所實施的這個法門之上。我們就舉無相念佛來說,以一般煩惱的對治,剛剛也說到了,就是著於四相。無相念佛是先讓一個眾生、 一個菩薩先找到一個無相憶佛念;這個憶佛念本身,它沒有語言、文字、聲音、影像,可是這個本身沒有語言、文字、聲音、影像的憶佛念,它可能是在於了知一個語言、文字、聲音、影像;詳細的部分,因為不是我們這一回合所要講解的重點,我們就簡單帶過,有因緣的話我們再說。
回到於未到地定,舉例來說,您依於無相憶佛、念佛、拜佛,您從一開始的妄念紛飛,沒有辦法把您的注意力集中在這憶佛念上,慢慢地能夠收攝心神,慢慢地依於無相拜佛憶佛十個次第的一個施設,終於能夠攝心了,能夠讓這一個憶佛念慢慢地生起了,能夠所謂的慢慢的淨念相繼了。一開始可能要妄想紛飛、想東想西,可能要一分鐘、兩分鐘,離開憶佛念了才想到:我現在在拜佛、憶佛;終於回到憶佛念。慢慢地,可能定力慢慢的成就之後,可能只要幾秒鐘,馬上就想到了我現在在拜佛,這個我剛剛的妄想不是憶佛念,我要回到憶佛念。這樣一個作意、這樣一個心志的、心識的制約成就之後,你的定力一定會越來越增強,乃至於到了最後,定力已經生起了之後,一拜之間自然就能夠五分鐘、十分鐘妄念都不會生起。因為很簡單,從粗而細,從要兩三分鐘,從要可能是一兩分鐘就能回到……;到最後,憶佛念要掉了、妄念要生起了,你馬上,還不去了知妄念,也就是妄念背後顯現出來妄想的內容,你就一定馬上回到憶佛念了。這樣一個心得決定,終究能夠讓你無相憶佛、拜佛成就,而完成整個十個次第,所謂的無相憶佛拜佛功夫成就,這樣的一個結果。那這個無相憶佛、念佛、拜佛功夫成就之後,您可以把它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日常生活當中能夠攝心為戒,如果連粗糙的語言、文字、聲音、影像您都不去攀緣,那您連人、我、眾生、壽者相,除非是因為日常生活職務的必要,或是說您的責任,譬如說您當母親、您當一個父親,或是說剛剛講的職責,您是一個課長、您是一個董事長、您是一個工友,在行使這一些行住坐臥裡面,您行使的職責的時候,您一樣可以憶佛念帶著;您把您的注意都集中在您該從事的工作,可是憶佛念不會去掉失。
我們經常會舉一個例子,就跟《楞嚴經》裡面 大勢至菩薩說的「如母憶子」,好像一個母親在憶在回憶、在想,憶念、憶想她的小孩子。舉現代的生活來講,您可能是有個女兒、您有個親人,乃至您有個情人,應該有這樣的經驗,因為某些因素沒有辦法共聚一堂,那兩個人相隔很遠,可是你因為憶念的關係,感情深切的關係,您經常會不需要別人提醒你,經常的憶念他這個對象;這樣子一個思惟,很快的,不需要別人提醒馬上都會保持住。您可能是母親,一邊炒菜、煮飯,一邊在想:現在是吃飯的時間了,兒子不知道怎麼樣子?這種憶念、想念,您是不需要有語言、文字、聲音出現的,您不會需要說想到我兒子姓什麼?名什麼?什麼樣的長相?你才會在想。您炒個菜可能不小心燙一下,那您的先生可能就會半開玩笑說:啊!你在想小孩子嗎?想得入神了!這些的種種,其實無相憶佛的想跟這種慈母憶子的想,不需要語言、文字、聲音、影像的想是一樣的,差別只在於眾生落於這個妄想境界,落於輪迴生死的過咎上;而菩薩們呢,卻是要依於無相憶佛、念佛、拜佛來成就自己的定力。特別是無相拜佛,因為是動中的拜佛,不能停止這個拜佛的動作,所以修得的定力,它是動中定;這個動中定會方便讓我們以後在參禪的時候,於行、住、坐、臥當中保持這樣的定力,而能夠有所謂的思惟修、思惟觀來參禪,來證得那個離於語言、文字、聲音、影像,真實無相的一個實相心、如來藏、阿賴耶識。所依就是這一個無相憶佛、念佛、拜佛,成就了的這個無相憶佛念;乃至由這個憶佛念再發展成為能夠看話頭,這樣的一個功夫,再依這個看話頭的功夫,您就能夠在斷我見之後,然後明心,因為我們這一回合主要重點在於講說未到地定,這個部分我們就暫時不提。
回到未到地定,當您無相憶佛念定力生起之後,日常生活當中,您對於這個前五塵——色、聲、香、味、觸的攀緣,絕對是會越來越少;因為越來越少的關係,所以您自然能夠越來越攝心,而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攝心,表示您對於性障的伏除已經有了一步一步的成果。日常生活當中,因為不著於人、我、眾生、壽者相,因為不著於妄念,所以您定力的生起,可以幫助您很簡單的就能夠持五戒,很簡單的能夠去觀照世間的無常;對於世間的無常,有了進一步的了知之後,這個定力的生起,其實我們舉個例子,就有點像是我們在賞鳥或者觀星。您這一個智慧再怎麼好,您這一個解析能力再怎麼強,如果您的雙手會顫抖,這麼遠遠的一百公尺兩百公尺的鳥,乃至遠在天邊的夜間的星辰,即使您的天文望遠鏡,您的解析度再怎麼好,放大倍數再怎麼高,即使您這個賞鳥,這個望遠鏡再怎麼樣的清晰,色彩怎麼鮮麗,您雙手握持不住,您沒有定力,那您的慧力頂多也只是一個乾慧;所謂的乾慧沒有辦法解煩惱渴,沒有辦法對治您的性障,幫助我們解脫輪迴,實證那個三乘菩提。
回來我們剛剛說的,您無相念佛定力生起之後,日常生活當中很顯然的,您的煩惱一定很明顯的消除掉了。煩惱的消除很簡單,會消除是因為您對人、我、眾生、壽者相的分別、攀緣,這樣子一個習慣性,已經漸漸的因為你攝心為戒,心住憶佛念而慢慢的伏除了。這樣的生活當中,您能夠在一切煩惱生起的當下,能夠依於《大般涅槃經》所說的「先以定動,後以智拔。」煩惱現前,譬如說有人在辱罵你,你現前的時候,你依你在拜佛的時候這樣一個經歷,這樣一個心得決定;你提起來:這是妄念、這是聲音、這個是憶佛念,我回到憶佛念。這樣子能夠心得決定,慢慢的就能夠符合在《優婆塞戒經》裡面,佛所說的:要斷除瞋恚的時候,第一個你要先能夠惡來不報,惡口來、惡身行、惡口行來,你都能夠定力生起而不要去回報於他。我們有時候說,就好比郵差來開門,按門鈴了,你要惡來不報;因為他送來這個包裹,可能是惡音聲,可能是惡口行、惡身行,那你不要郵差一按門鈴,您六根門頭馬上就往外去攀緣了,就打開門戶了,門戶張揚去取這個包裹,去回報於他了,就是所謂的惡來不報。惡來不報必須要有定力,您必須要有定力,才能夠在惡因緣現前了,當下您能夠作到惡來不報。惡來不報不是僅止於此修行,你背後還要有惡來不報的第二個,就是說有定力生起,能夠惡來不報。你要再來要修無常想,要觀於這個聲音的無常,這是屬於智慧的部分。
那後面的話,這個觀無常想,要來觀無常想、來修於慈悲,後面還要恆不放逸,心不放逸,最後才能夠斷除瞋恚。這樣子的整個斷除瞋恚的一個過程,基本上一定是有定、有慧。從最前面的心得決定,因為憶佛念的功夫慢慢成就,你能夠惡來不報,能夠先以定動,定動以後住在憶佛念的當下,再依於你動中的定力的成就,你能夠在惡來不報的當下,還能夠面對這個惡境界法,而能夠觀無常想。觀於無常,觀察眾生色身無常,觀察眾生的六識無常,觀察我依於根塵觸而有了這些聲音的體會、內容的了知也是無常,無常之法。對於無常之法,不管起貪、瞋、癡,那都只是在增益更多的生死輪迴;因為這樣的了知,您就會在日常生活當中,煩惱慢慢的降伏、性障慢慢的消除,定力當然就越來就越增加。這樣的定力增加,也會幫助您在家裡,您在無相拜佛憶佛的當下。因為所謂的不定,就是對於前五塵的攀緣,所謂的不能入於定,就是因為前五塵的攀緣,乃至於說我能夠離開前五塵,可是你還在妄想;那你這個妄想,意識本身這個散位獨頭的、散亂心的意識本身,它一樣是攀緣於前五識的。譬如說過去,依於前五識而有的那一些回憶,乃至未來基於前五識要面對的那些境界的貪求,譬如明天我要去哪一邊吃?我要去哪一邊玩?我要看電影,我要吃什麼好吃的?我要去買個棉被,我要去買什麼一個衣服,有很好的觸感。這些雖然是散位獨頭的意識,可是仍然不離五塵的攀緣。
所以只有像我們剛剛所說的,您對於在生活當中的煩惱,因為能夠有初分的定力生起,然後慢慢您再運用煩惱,於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先惡來不報,然後來觀無常。觀於無常,所謂的修無常想,然後再次第,您最後才能夠遠離貪、瞋、癡在日常生活當中性障的慢慢消除。因為有定、有慧,定慧等持,先以定動,後以智拔,這樣對於前五塵乃至對於六塵不好的這些心所有法的對治。養成習慣之後,這樣一個習慣性也會讓您在無相憶佛念佛的當中,您的定力,因為您已經了知這些六塵妄想境的攀緣,都是增加生死過咎,無益於自己生命的解脫。這樣的一個心得決定,更會讓你在無相拜佛、憶佛的時候,容易有十種次第功夫成就。這樣的功夫繼續深入下去,您動作就有一個現象:您無相拜佛的動作,一定會越來越慢。不是自己刻意的放慢,是因為心思,特別是這個意識心的攀緣。當然意識的背後,一定有意根的運作,那這不是我們這一回合要演說的主要範圍,我們就姑且略過。
因為意識對於過去的五塵、對於現在的五塵、對於未來五塵貪愛、攀緣,越來越被這個憶佛念給降伏住了。不是像外道的這個石頭壓草,而是了知它的無常、苦、空、無我,而不去攀緣執著。這樣的一個決定性、一個決定心生起之後,您憶佛的動作會越來越慢,很自然的可能就一拜之間,您從原先一拜可能一、兩分鐘,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因為心思慢下來了,這個身行自然也就慢慢的越來越緩慢,而能夠一拜一、二十分鐘。而在這個一拜之間,都不會生起其他的妄念,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說,因為你能夠淨念相繼,你不是住在妄想之中,您淨念相繼,一直保持著憶佛念,您又能夠遠離五塵的攀緣;以這樣的定力,我們就說您有未到地定。未到地定這個佛法名相的解釋,就是未到初禪地的一個定力,未到地因為就四禪來說,初禪有初禪的地,也就是有所謂初禪的境界,二禪也有二禪的境界,三禪也有三禪、四禪也有四禪各自互別的境界,每一個禪都有根本禪──禪定,就是我們叫作根本定。根本定之前會有一個所謂的近分定或者方便定,換句話說,您證得欲界定,還在欲界的層次的時候,您入了未到地定了,這個未到地定特別是指初禪的近分定或是方便定,習慣上大家都把初禪之前的近分定或方便定,特別指稱為未到地定。
那當然剛剛說過了二禪、三禪、四禪,在二、三禪之間,在三、四禪之間,也都有一個中間定,一個所謂的近分定或方便定。不過同樣的依於通俗的用法,我們經常只是把中間定,用來界定說明是初禪之上二禪之下或者之前那一個無尋而有伺、無覺而有觀的近分定,或是方便定。簡單地解說完這個未到地定,既然是未到,表示你尚且沒有斷掉,真實的斷掉欲界的這些貪愛煩惱,不過依於這樣的未到地定的生起,基本上所謂的五蓋,您已經是大分的遠離了,不過還沒有完全能夠伏除,所以您的初禪終究是還沒有生起。因為初禪是色界天的境界,是色界天人所證得的禪定,而依止禪定的功德或是福德而往生到色界天,成為色界天的初禪、二禪乃至四禪的天人。色禪天人他是中性身,色禪天人也不需要飲食,純粹以禪悅為食。我們剛剛也說過了,您五蓋不斷,或是至少不以像外道的方式壓制住、伏除住;這個五蓋,所謂的貪欲蓋、瞋恚蓋,所謂的睡眠蓋,所謂的掉悔蓋,所謂的疑蓋。特別是第一個,相應於欲界境界法,這個男女欲、這個色欲,這個貪欲蓋;當然貪欲蓋,有時候我們也方便把飲食包括進去,不過貪欲蓋終究主要的還是指於讓您我繫縛在這個欲界層次,有男女身的差別,有男女之間這種淫想的這一個境界,特別以它來區分,跟色界天人是中性身,他沒有男女淫合這件事情。
剛剛已經簡單的解釋過未到地定這個名義,也跟菩薩們簡單的講說了未到地定的證得,是有怎麼樣的過程。而依於無相念佛,為什麼您能夠依於在生活當中,定力慢慢生起而能夠對治煩惱,先以定動,後以智拔,而遠離五塵的攀緣。漸漸的你不只在生活當中能夠作到這樣子的攝心為戒;你的定力的發起了,慧力慢慢生起,連帶的因為對於五塵的遠離,您在憶佛拜佛的當下,定力也一定能夠慢慢的能夠增長,終究能夠淨念相繼,能夠一拜之間能夠大概可能至少也要十幾二十分鐘,乃至有的人一拜三十、四十分鐘,而不會有相應於前五塵的妄念生起,能夠清淨的住於這個淨念相繼的憶佛念。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說您具足了斷我見所需要的未到地定,這一種定力的基礎。
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先講說到這裡,歡迎繼續收看。
祝願各位菩薩們:學法無礙,一切無礙!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