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來自於: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8/105
菩薩正行第105集~由 正德老師開示:菩薩應如何教化弟子?(五)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菩薩應如何教化弟子,我們現在進行的內容是—「出家實義菩薩,如何來教化在家弟子眾」?
現在講到第七點,從經文中 佛陀的開示裡面說:在家的弟子眾要能夠自調伏妻子眷屬。在家菩薩學習菩薩法道,要先能夠攝受自己的家庭眷屬,善盡在家庭中應盡的責任。倘若不能在人倫、道德、仁義上自調伏,就不能調伏家庭眷屬。因為在這個在家菩薩而言,對自己因緣最近的、應該要攝受的就是自己的妻子眷屬。如果說自己修學佛道以後,自己的身口意行,讓自己的妻子眷屬不能感到心裡面接受,同時也不能夠去讓他們信服說,原來佛法是可以這樣子的勝妙,佛法可以讓菩薩在法上這樣地受用,同時能夠讓眷屬,也得到受用的話,那麼就讓眷屬不能護持這位在家菩薩來學行菩薩行;所以對於在家弟子眾而言,學菩薩法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能像二乘聲聞人一樣,說要把妻子、眷屬、家人丟在一邊,而只是自己專注於在佛道上,自己在這個法上面去精進。因為對於菩薩法而言,自己的親屬、自己的眷屬,都是自己所要度的對象;同時如果說,自己學習了佛法,說自己是菩薩,而沒有辦法來攝受自己的妻子、眷屬、家人,那麼說他要去攝受其他的人,這樣的話,會讓人不能生信,會產生懷疑。因為自己最親近的妻子眷屬,自己應該從瞭解過程裡面,來知道說要用什麼方便善巧,讓自己的妻子眷屬來接受自己在正法中的學習的受用;因為正法的種種的功德,都可以讓自己調伏的,能夠自己調伏心性以後,當然最先受用的就是自己的妻子眷屬,所以自己調伏以後,當然就能讓自己的妻子眷屬來接受。所以這個部分,佛陀把它列為說,是在家菩薩應該要學的不放逸行,它的重要性就在這裡。
第八:哪一些不放逸行是在家弟子要學的呢?也是出家的實義菩薩要教導在家的弟子眾的呢?「分別怨親,不輕眾生;除去憍慢、不親惡友。」在這項內容裡面說,在家弟子要學菩薩行,
要懂得觀察往來關係中的怨親差別,但是卻不要在貧富身分地位的世間表相上,來作比較選擇要親近或是疏遠;要親近的應該是善友,要遠離的應該是惡友,所以不
能在世間表相上,這種所謂的貧富身分地位來著墨。這樣的情況應該說,比較的情況之下會生起慢心,譬如說在身分地位上比較,自己的身分地位高於其他人的身分
地位,在世間上的財富高於其他人的財富,用這樣來比較的話,就會讓自己生起憍慢心,同時會去輕視認為在表相上、身分地位或是財富上,不如自己的眾生。而事
實上,在佛法的
實證上,有可能是在世間身分地位、或者財富上,比自己比較差一點的,但是他的修證上會是高於自己,如果這樣的話,那就產生大過失了。所以
佛陀特別講說,不能輕易來輕視眾生,不能生起憍慢,不應該生起憍慢心。這種憍慢心除了說在世俗的身分地位上,比較會產生以外,如果說因為自己在佛法上,有一些見地、有一些實證,譬如說斷我見或者開悟,也不能以這個佛法上的修證,來輕視還沒有修證的眾生,要不輕一切眾生。因為假如說,以佛法上的實證,來去比較而輕視眾生的話,那麼就等於是沒有實證佛法,因為佛法它
是平等法,是一切眾生皆可得的平等法;所以假如說,又在自己的修證上去比較的話,就等於是煩惱增長,而所得的智慧已經被煩惱消除掉。同時
佛陀說,不要親近惡友,不要親近迷於酒色、伎樂、博戲以及放逸的惡友,因為這些惡友,會障礙自己的修行,同時會障礙自己不能修不放逸行;也就是自己要修不
放逸行,如果是親近惡友,就會變成懈怠放逸。所以要分別哪些是怨家?哪些是親近的人?因為親近的人以及怨家,自己要去互動的內容,當然是有所差別。所以說
對於這一項,佛陀也說它是在家弟子的不放逸行的內容之一。
第九:「要節食除貪,少欲知足。」在飲食中主要是--為了要長養色身這個道器,要防止在飲食中長養對五欲的貪愛不捨,而在飲食過量不知節。因此,佛陀說要少欲知足,因為菩薩在
世間中,要經營世間的事務,同時又要修學佛道,當然這個部分,在色身的長養上面,可能會感覺負擔很重,但是要有個重要的觀念就是:色身的負擔,你所給予它
的這個四大的養分,要讓色身能夠平衡,而不是在五欲上,這種色聲香味上的貪欲,而是色身的需求上,給予色身所需要的。所以在這方面注意以後,自然能夠在這
種味道上、嗅覺上、香味上,這方面不貪求,自然能夠少欲知足。所以所謂的節食除貪的意思是說,不是讓我們儘量不要去吃這些食物,而是說,要在色身所需要的
食物上攝取,但是不是在這些口味上、貪欲上,再去追求。
第十項:「鬥諍之處,身不往中。」世間各種鬥爭之處,其實都混雜著貪欲、瞋恚,以及邪見、見取見等等煩惱。如果說到這種地方,那就容易產生不善的身口意業,隨著那個境界,而讓自己的煩惱現行以後,就去造作啦!在家菩薩要提防引生不善業,以及故入難處的過失,在菩薩戒裡面也有一樣,就是不能故入難處的這樣的一個防範。所以對於菩薩而言,尤其是在家菩薩,身處於這個世俗的一切境界中,要能夠分別哪一些的地方我們不應該要去參與,哪一些地方應該要遠離。
第十一項:「乃至戲笑,不說惡語」,就是對於在家菩薩而
言,經常跟眾生有了這些互動,應該常常樂於時語、如實語、有義語、法語、順道理語。也就是要知道說,這個時節應該要說話,或是這個時節不要說話,說的話應
該要如實,而不是要去作誇張,或是虛妄之語;所說的話應該是有意義的話,要想到說,這樣的話能夠利益對方。要說法語,也就是自己在佛法中修學,怎麼樣讓對方有因緣,能夠入於佛法中;而且要順道理語,也就是在說法的時候,或者是在事情的談論過程裡面,千萬不要為了爭輸贏,而違逆道理。菩薩乃至面臨戲笑的因緣,尚且要常常思量審察,也就是不可以隨著戲笑,而放逸口業;一般的眾生在戲笑的因緣中,所說的話,其實都是超過了事實面,甚至於說是一種沒有意義的話,菩薩就不可以隨著眾生這麼作,隨著世俗人這麼作。如果說有在戲笑的因緣裡面,要常常思量審查說,此時是否應該說什麼?是否不應該說什麼?所以關於前面那幾項,佛陀說是出家的實義菩薩應該這樣來教導在家弟子,修學不放逸法。能夠因為信解了這些不放逸法的內容,就能夠積極地、就能夠精進地來隨順於這些應該精進的事項,佛道上應該精進的這些事項,乃至於說最後能夠在一切菩提分法心得決定,能夠修學深固之法。所以這些不放逸行,佛陀特地舉出來,要讓出家實義菩薩來教導在家的弟子眾。
除了以上所說的這些不放逸法以外,倘若說有在家弟子窮困病苦,出家的實義菩薩要如何來攝受並且教導呢?因為這個內容也是屬於不放逸法的範圍,在《優婆塞戒經》裡面,經文內容是這樣的:「設在窮乏,有所須者,六物之外,有不應惜;病時當為求覓所須,瞻病之時不應生厭。若自無物,應四出求;求不能得,貸三寶物;差已、依俗十倍償之,如波斯匿王國之正法。」這一段 佛陀說,假如有在家弟子,生活上窮困貧乏,出家的菩薩要少欲知足,也就是說除了自己的六物之外,其餘所蓄存的都不應當吝惜,要拿出來布施所需-對於在家弟子眾所需要,都要拿出來布施。倘若貧困的在家弟子生病了,應當要為他求取、尋找治療所需的醫藥,並給予探視慰問而不能生厭煩。倘若說這位出家的實義菩薩自
己沒有東西可以布施,應該要四處尋求;而四處尋求不能得到可以布施給在家弟子眾的,就要把三寶物拿出來貸款,當作以三寶物拿出來抵貸,然後讓這個在家弟子
可以有這個財物來治病。生病的這個在家弟子眾病情好轉以後,要依照世俗的價值,來十倍償還三寶物,就好像當時的波斯匿王他所設的這個慣例的這個法一樣,以
世俗十倍的價值來償還三寶物。
假如說這個弟子眾也沒有能力來歸還的時候,應當要如何作呢?經文中這麼說,《優婆塞戒經》中:「若不能償,復當教言:『汝今多負三寶之物,不能得償;應當勤修,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若能至心發菩提心,若教千人於佛法中生清淨信,若壞一人慇重邪見。』出家菩薩,能教在家如是等事,是師、弟子,二人俱得無量利益。」這一段 佛陀說,假如那一位有病痛的在家弟子眾,不能償還三寶物的話,這一位出家的實義菩薩就要這樣來教導他說:你現在已經虧負了三寶之物了,也不能償還,現在要怎麼辦呢?應當要來精勤修學-在佛道上精勤修學,如果說能夠斷我見得須陀洹果,在解脫道上能有真正的功德,乃至說能夠精勤的修學,得四果阿羅漢果;或者說能夠以至誠心,來發大乘的無上菩提心,要能夠發心願意盡未來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道;或者說能夠去教導一千人,在佛法中
生起清淨信,對於三寶能夠生起清淨信,知道說三寶的清淨功德,清淨解脫功德能生起清淨信,而願意尊重恭敬供養;或者說,能夠去毀壞一個人慇重的邪見,譬如
說,他認為應該要修禪定,以禪定的境界就能夠成佛,這樣的是一種邪見;或者說他要以世間的苦行,當作是能夠修學佛道的行門,這也是邪見。如果說,能夠以佛法的
正知正見,來毀壞一個人非常慇重難壞的邪見,這些功德就能夠抵償所虧負的三寶物,為什麼呢?因為三寶之物是由十方信眾所供養,十方信眾他願意來供養三寶,
是因為對於三寶的清淨解脫生起清淨信;對於三寶清淨解脫生起清淨信以後,所以發起這樣的一個對於這個功德能夠尊敬,然後也願意遵從來供養。因為三寶本身是
有真實的清淨解脫功德,所以能夠受得起信眾這樣的供養。因為清淨的解脫,它是沒有量沒有邊的,他能夠承受眾生的供養,因為他是功德田,他本身真實有清淨解
脫的這個功德,所以是屬於功德田,這樣的功德田是能夠受得起,眾生的布施的。這一位生病的弟子眾,如果說他的病痛已經好了,沒有辦法償還虧欠三寶之物,就
應該在佛道上真修實證。所以對於這個弟子眾說:如果你能夠精勤修學,能夠得到解脫果的初果,斷我見的初果須陀洹,甚至於進而能夠得到四果阿羅漢果,這是一
種。因為阿羅漢本身的果報,已經能夠出離三界生死,已經是屬於人天應供了,因為他已經可以,出離欲界、色界、無色界了,人間的人做不到,欲界天、色界天的
人也做不到,所以他們對於,能夠解脫於三界生死的阿羅漢,會生起恭敬心,對於他的功德會生起崇仰,所以願意來供養,所以阿羅漢是屬於人天應供,受得起眾生
的供養,那這是一種。另外就是說發起無上菩提心,因為發起無上菩提心的功德,更是超越於前面所說的,在解脫道上實證解脫的阿羅漢果;因為發起無上的菩提心,最後成就的是佛果,成就佛果的過程裡面,修學菩薩道的過程裡面,一定要去自利利他,一定要去在自己的佛道上,應該實證的會去實證、應該修集的福德會去修集、應該要攝受有情會去攝受有情,所以在這過程裡面,能夠利益的眾生無量無邊;同時利益了眾生,也是同樣能夠在佛道上發菩提心,同時也是能夠在佛道上能夠修學乃至實證,他們這個修學實證的功德,也還會再利益無量無邊的有情,所以以這樣的功德,當然能夠受得起眾生的供養。或者說能夠教導千人,於佛法中
生起清淨信,為什麼也可以呢?因為對於僧寶的真實解脫功德,如果能夠為他人解說,而讓眾生能夠生起清淨的正信,那麼生起清淨信的這千人,就能夠因為這種清
淨信的善根,再繼續長養,長養他的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最終能夠因為這善根的增長,還是能夠在佛道上有真修實證的因緣。
毀壞一個人的慇重邪見,也可以讓這一人可能因為這個邪見,要落入地獄的果報,要落入三惡道的果報;能夠因為破壞他的慇重難壞的這個邪見,而讓他能夠免除於三惡道的果報,同時能夠進入佛法正知正見中來聽聞熏習修學,這樣的功德所依止的是什麼呢?所依止的是真實清淨的解脫法,也就是一切法的根源,也就是涅槃的本際,也就是金剛心如來藏。這個法祂是無所得的,祂本身是不可得空的,祂是一種空性心,祂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依止於這個心所發起的功德,當然可以受用一切眾生的供養。今天這一段經文裡面,佛陀說 假如說虧負三寶物,這個因緣之下,唯一能夠償還的,就是要在佛法上真修實證。如果出家菩薩能夠真實的依循 佛陀教導,這樣來教導在家菩薩這些應該修的不放逸行,那麼這位出家菩薩當師父的,以及這些在家弟子眾,都能夠得到無量無邊的利益;因為菩薩所修的法,它是究竟的佛菩提道的法,究竟的佛菩提道的法,能利益的一切眾生無量無邊,能利益的是包含了人天善法,所以這個利益就是變成無量無邊。
在前面我們已經為大家解說了,出家實義菩薩如何來教導出家的弟子眾,以及如何來教導在家的弟子眾,這個是依照《優婆塞戒經》裡面,佛陀所說的。菩薩的另外一類,就是在家實義菩薩。在家實義菩薩,也是可以攝取弟子眾,他所要攝取的弟子眾是一種,就是在家弟子眾。那他又要如何來教化在家弟子眾呢?經文是這麼說的,《優婆塞戒經》裡面這麼說:「善男子!在家菩薩若畜在家弟子,亦當先教不放逸法。不放逸者:供養父母、師長、和上、耆舊有德;復當供給兄弟、妻子、親友、眷屬。欲行之人,及遠至者,所有僮僕作使之人,先給飲食,然後自用。又復教令信向三寶。」這個地方也很重要,讓我們知道,在家實義菩薩所要教化在家弟子的內容,還是一樣要先教導不放逸法。不放逸法,在前面我們已經通過出家實義菩薩教導在家弟子眾所說的內容,有很長一段的舉例,一段經文的解說來說,也說過了不放逸法的重要性。因為能夠對不放逸法有所信解,才有辦法隨順諸精進事,隨順佛菩提道應該要精進的一些事項,然後能夠精進了以後,才能夠親近於善知識,來增長念根、增長定根與增長慧根,所以不放逸法的重要性可見,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一個意義。
對於說這段經文的實際的內涵,我們在下集繼續了。
阿彌陀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