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02 16:57:10| 人氣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發心後首應親近真善知識

引用來自於: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8/15

菩薩正行第15集~由 正源老師開示:發心後首應親近真善知識

菩薩正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菩薩正行,在前面的節目,我們講述了菩薩菩提心的緣由。發菩提心歸依三寶之後,並不就沒事了,而是要開始邁向成佛之道,就是要開始學佛菩提菩薩道的修學。

所以發菩提心之後,就有很多的事要做。首先就是應該親近善友,就是親近對你有益的善友、善知識,凡是親近之後,會對你有利益的善知識和同修就是善友,親近善友是發心之後第一件最重要的事。因為從前面幾集節目的解說,相信大家已經瞭解,佛菩提的內涵是非常廣大深遠的,絕對不是單純解脫道的二乘小法所能比擬,所以必須仰賴真實善友的接引,以及真善知識的教導,才能次第增進,不至於走入二乘小法,甚至外道邪法的歧途,以致一切努力都唐捐其功。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就這樣開示:「若有佛子未得真智住于蘭若,要當親近諸佛菩薩,若有值遇真善知識,于菩薩行必不退轉。以是因緣諸佛子等,應當至心求見一佛及一菩薩。善男子!如是名為出世法要,汝等咸當一心修學。」發心求得佛菩提,就要親近諸佛、諸菩薩,唯有值遇真善知識,才能確保不退失菩薩行,而轉入二乘小法,乃至外道邪法中;但是善友與非善友,對一般人而言,那是很難區分清楚的。就像同樣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當中,佛陀就有這樣的偈來說:「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如果親近了惡友,他就專門叫你行善,而不修證菩提。如果是惡友,他叫你來修學佛菩提時,卻是教導給你錯誤的菩提,乃至惡意的籠罩你,說他有更勝妙的菩提,結果卻是誹謗正法的假菩提,這樣就是假名善友,不是真實善友。那究竟該如何判斷真實的善友、真善知識呢?

我們不妨以大家都知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來探討這個問題。《華嚴經》詳細記載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過程,那一些菩薩們教導了善財童子(童子這二個字不是指小孩子,是說他修童子行,所以善財童子是個出家人,不是在家人;雖然他的裝束打扮,跟在家人全都一樣,因為他修的是菩薩行, 但是他也修童子行,不修在家法,所以他實際上是個出家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去參訪善知識時,根本就不管對方是什麼身分,只要是真的善知識,他就會恭敬渴 求,甚至於有一些善知識是販夫走卒,還有一些是專門剁罪犯腳後跟的宰官,表相上看來似乎很沒有慈悲,甚至於那公關女郎婆須蜜多是個高級妓女,也是真善知 識,但是善財童子對他們都是很恭敬、很敬仰,心中一點點的慢心都沒有。他就這樣去追隨很多善知識,都不看表相而去修學,正因為這樣,才能夠一世之中到達等 覺位。

另外善知識有時也示現外道相,就像薩遮尼犍子,他是 故意示現外道相,以外道的身分才能親近國王,然後向國王讚歎佛陀的功德。冒著生命危險而說法,說 到後來國王都對他生氣了,可能會把他斬首了;然後,他故意示現有一點畏懼的樣子,讓國王相信,他對國王還是很尊敬的,所以不會說謊來欺瞞國王,這樣使國王 信受,信受說像這樣子的善知識都這麼信受釋迦牟尼佛了,何況我國王只是個凡夫呢!薩遮尼犍子在二乘法中都被罵成外道,但他其實不是,因為他能說出勝妙法, 能夠把佛的功德,讚歎到淋漓盡致,外道哪里作得到呢?所以不應該從身相來判斷善知識。所以善知識不一定現什麼身相,用身相來判斷善知識,絕對是錯誤的觀 念,因為善知識的本質,就是依止真正佛菩提的根本心—如來藏,只要他已經依止了如來藏,他就一定會認同佛教三寶和三歸戒、菩薩戒,那他就是真的善知識,不管他現什麼身相。所以說,如果哪一天來了一隻通人語的狗,而牠能夠為我們大家講出真實勝妙的佛菩提法 道,雖然牠只是一條狗,但還是一位真善知識啊!我們還是應該跟牠學習;要這樣來判斷誰是善知識,不應該從外表的身相來看。所以說身絕對不是真實有,應該要 知道:一切身全都是虛妄的。譬如佛說有情的五陰身,第一個部分是色陰,不管色陰是莊嚴相,或者是醜陋相,全部都是虛妄,所以不該以身相來作衡量。

接下來識陰身,識陰的表現,譬如口才辯給、語言伶俐,世間智慧極為聰明,這就是好的識陰,識陰能夠顯現出這樣的功德來,那就是識陰身;所以能言善道並不是善知識,而是法義通達才是善知識,可是法義的通達不是靠能言善道來顯示,而是靠著依止「如來藏」才能發揮出來。所以單憑識陰的聰明與否,不足以判斷他是否為善知識,因此不該因為某某人口才不是很好,就說他不是善知識,因為你不瞭解他的證量時,怎麼能夠說他不是真的善知識呢?也就是說:我們應當親近受學的真正善友、真善知識,是依止真正佛菩提的根本心—如來藏來修證佛法,並且能教導學人,親證如來藏的人,而不是只教導學人行善佈施,存好心、做好事的法師、居士。至於否定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心,主張一切法緣起性空的六識論者,或主張神通感應……等種種奇特異相的人,說是修學佛法,教導人家實證佛法,其實都不是真實義的佛法;這種人不論示現什麼身相,出家也好、在家也好,慈眉善目也好,口才辯給也好,卻都不是真實的善友,不是真善知識。乃至於以觀想中脈內的明點為如來藏,主張男女交合雙身修法,為最高佛法修行方法的假藏傳佛教密宗喇嘛們,那就更是引導眾生跟著他們一起毀犯佛陀所制定佛弟子應該要嚴守的戒律,帶著眾生一同下墮三塗,長劫受著極重的苦惡罪報的惡友、惡知識。所以歸依發菩提心之後的第一件要事,就是要有智慧分別真假善友、真假善知識,一定要親近教導大乘佛菩提正理的真正善知識。既然親近善知識(檢查過、證明他是真正教導佛菩提的善知識了),就要隨師教誨,就如同《華嚴經》中這樣說:「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世間有善知識出世弘揚佛菩提的妙法,本來就是很難得的,何況縱使有真善知識出世弘揚佛的正法; 但能值遇善知識難,與善知識共住也難,與善知識共住了,要跟隨著善知識學法也難,和善知識學法了,要得他的法也是難。所以既然認定,某人是你的善知識,他 的教誨既然是真正的教誨,你就應該要聽從;如果心中老是懷疑著善知識,對善知識沒有好感,沒有辦法接受善知識的訶責、教誨,那他所傳授的妙法,你就學不上 手,不可能學得到了。發菩提心之後,還要斷除瞋恚心,否則你只要對某些眾生大發脾氣一次,他們將會永遠記住你,未來無量世中,只要是見到你,就會莫名其妙的討厭你,他根本不會跟著你的腳步開始學佛,那你所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願,一定難以達成。

再 來就是:要生起憐憫心來對待眾生。因為眾生本來就是還有無明,本來就是愚癡才叫作眾生,所以會為了一世的世間法上的利益,而去作一些惡業,卻不知 道造惡業,一定會有惡果報的因果關係;所以我們要生起憐憫心來,不與他們計較,甚至於心裏面要想著,有因緣還是要去度他們,進入佛法內門中來修學。然後還應該要要求自己,必須勤修精進,努力依真知識教導的正法殷勤修學 ,精進的付諸於實行,這樣才能趕快具有度眾的資糧。此外發菩提心 後,面對別人時,要用另外五件事來要求自己,不要用前面所說,要求自己的五件事來要求別人。首先是不要一天到晚在事相上去找別人的過失;其次縱使看見別人 有過失,但心中不要後悔,不必後悔自己有這樣的親屬或者是朋友,我們只要私底下勸他改正過失,因為畢竟都還在欲界,都還未斷除種種染汙煩惱。

第三件事則是:心中不可對別人生起輕心、慢心,否則一定會障道。縱使在明心乃至見性以後,得到佛菩提的見道善法之後,也不可以對別人生起憍慢心,不然就無法繼續向上提升,無法迅速往更高的菩薩階位增進。

第四件事情則是:看見別人有善業時,不論是世間法中的善業,或是出世間法中的善業,心中都不生起嫉妒的想法,我們應該要隨喜,甚至於要給予讚歎,以隨喜讚歎的善心,來看待別人所有的善業,也就獲得一分功德;讓這種善心等流到未來世,讓自己的菩薩心量更為廣大。

第五件事則是:要觀察眾生,對眾生要如同自己的獨生子一樣的看待。以慈悲心面對一切眾生,猶如父母願意把自己最好的,留給自己的獨生子,會努力幫助自己的獨生子,脫離種種困苦一樣來看待眾生。以上所說,就是發菩提心後,在面對自己或面對別人時,應該要作、要要求自己的總共十件事情;可以說就是要普修賢聖之行,也要普遍示現賢聖的心行。

最後我們總結來說:有智慧的人會為了五件事而發菩提心。 首先是看見惡世眾生,都被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的五濁所拘系,不能出離;劫濁就是對於色身存有堅固的虛妄想,認為色身是我,所以存想固形的結 果,色陰就出生了;在這段時間裏面,所有的眾生就這樣子全都污濁而具足色陰,不離有色的欲界與色界,就被這個時劫所拘系了,就無法超越劫濁,而被色法所拘 束了。

見濁是從妄見、惡見出生的,其中最根本的一個結使,就是我見、身見。就是因為眾生有虛明妄想,一直在六塵萬法中領受,苦、樂、舍受的六識見聞覺知心,把六識見聞覺知心,認定是真實不壞的常住我;因為所見不清淨,所以叫作見濁,這就是被能知、能受的覺知心我見所系縛了。

再 來說煩惱濁,見聞覺知心—對六塵能知能見的自性能夠發起,是由於眾生無量世以來,一直都想要覺知六塵中的種種法相,特別是在外我所,也就是在色、 聲、香、味、觸,以及財、色、名、食、睡的五欲執著上面,所以就不肯讓自己消失,想要讓自己的見聞覺知性繼續存在,於是就產生了諸多的煩惱,眾生正因為這 些煩惱,而成為污濁的眾生,這就是煩惱濁。

再來說眾生濁: 五陰就叫作眾生,眾生都認為見聞覺知心是色身—色陰的主人,然而由於造作善惡業的緣故,所以就有了行陰,這個行陰就是眾生濁,因為這 個行陰,一定會造成眾生不斷地流轉在這個三界六道當中,不停地變換身相,當然會有各種不同的眾生相,輪替交換著出現,於是就有種種眾生,出現於三界六道 中,所以行陰就是眾生濁。

最後是命濁,命濁其實是依識陰六識 而說的,當識陰六識永遠不能在同一個色陰中繼續現前時,就必須舍報了;因為眾生世世都會執著識陰六識自身,或者執 著六識的自性為常住不壞的真我自己,於是繼續執著命根,始終被命根(壽、命)所系縛住,被壽跟命所系縛,就永遠離不開命根,成就了命濁。所以說惡世的眾 生,同有這五濁,但大多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有智慧的人,當他看見惡世中的眾生有這五濁時,就會心生憐憫,想要救度眾生。有智慧的人,會看見如來有不可思議的神通、法道和威神之力,不是二乘聖人所知,更不是外道所能想像的。再來是聽到了佛如來有八種勝妙的音聲,由於這樣,為了要救度眾生出離五濁惡世,具有像如來一樣不可思議的神通道力,有像佛一樣的勝妙音聲,所以要學佛、要證法,那就得先發菩提心。有智慧的人,另外也很清楚知道自己身中有著種種的苦,以及知道眾生也有著種種苦,;而為了要斷除自己的這些苦,也為了讓眾生,也把這些苦斷除掉,當然更要發菩提心來學佛、證法。這就是有智慧的人,發菩提心的五個因緣。

到這裏,我們為大家說明了菩薩菩提心,求證無上正等正覺的種種因緣。總而言之,就是為法、為眾生;而發菩提心後,就應該親近教授佛菩提道的真善知識,並且隨師教誨身心履踐,普修賢聖之行。

今天解說到此,時間也到了。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人氣(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正覺電視弘法4-6輯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淺談因果(一)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菩薩為何發菩提心?(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