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8-19 13:22:10| 人氣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菩薩應該如何成就「福德、智慧莊嚴」?

引用來自於: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8/93

菩薩正行第93集~由 正鈞老師開示:菩薩應該如何成就「福德、智慧莊嚴」?

菩薩正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談談:菩薩應該怎麼樣成就「福德、智慧莊嚴」?

上次的菩薩正行之中提到,在《優婆塞戒經》卷第二之中,善生菩薩問說:「世尊!何因緣故得二莊嚴?」世尊開示說:「善男子!菩薩修集六波羅蜜,便得如是二種莊嚴:施、戒、精進,名福莊嚴;忍、定、智慧,名智莊嚴。」(《優婆塞戒經》卷2)換句話說,菩薩應 該修集布施…等六波羅蜜,才能初步圓滿福德與智慧的莊嚴。而其中的布施、持戒、精進度,是屬於福德莊嚴;忍辱、禪定、智慧度,是屬於智慧莊嚴的範圍。譬如 說:布施法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這三大類。若是單說一般的財施與無畏施,這是屬於人天善法,所得的果報是在欲界世間的五欲果報,含攝世間的善業之中;而 一般的人天善法的法布施,也有這一分的果報,同樣也是福業所攝。也同樣是菩薩應該要隨分修學的,因為菩薩必須以此福業為基礎,作為來世生而為人天的依憑,一者,可以自受用而能五欲自恣,才可以有空閒的時間進一步去修學更勝妙的法;二者,還可以用來再去利樂有情,再為下一世植福,而且是如雪球般地越滾越大,福業越來越深厚,才能夠作為在佛菩提道中一階一階向上邁進的依憑。然而,若是於佛菩提道法是有所親證的話,在不違反法毘奈耶的狀況下,而能夠或於解脫法、或於第一義諦的法作法布施,則其所獲就兼有出世間善法的果報;隨著說法者本身在證法之後心境轉依的層次差別不同,又得一分或者是多分的淨業自受用的功德,又是層次差別不同的福莊嚴。

持戒為什麼也是福莊嚴?若單偏從律儀的部分來說,因為持戒而不去侵擾眾生,或者不犯殺、盜、淫、妄等過失,或者是持八戒齋,未來世就從持戒之時不侵擾眾生…等,感得眾生也不侵擾於菩薩,而得一分安隱之福。然而若是從攝善法以及饒益有情的角度來看,菩薩還 有不得不去作利樂眾生的事情,以及必須要進一步去修學的善法;隨其因緣跟所作的差別,所得的福報也是不同的。而因為布施、持戒都不是一、兩天乃至說一、兩 世所要做的,或說可以圓滿的,所以若是能夠隨著世世在法上的熏習,再繼續地修學布施、持戒,那其本質就是精進之法,因此就可以瞭解:為什麼「精進」也伴隨 著一分福業的原因,所以才說:施、戒、精進,名福莊嚴。

忍 辱度為什麼說有智慧的莊嚴?我們可能會忍什麼?譬如說:忍於打罵。好!先不論說被打、被罵是不是合理,正當你決定忍下來而不予以反擊的時候,一 者,可能是因為你以前之不能夠安忍,所以反而吃了大虧;二者,你可能現前就觀察到,知道絕對沒有辦法贏過對方,所以這個時候當然就「識時務者為俊傑」,因 此而就安忍下來。因此,在世間法的時候就已經是這個樣子,往往是以世間的智慧再三思惟,然後得以安忍下來。再者,在思惟考量的過程中,也許進一步又觀察 到:「打」是因緣法,到底是誰打、誰受?雖然現前免不了一番苦受,畢竟也是變異無常之法;「罵」也如空聲,是因為幻執、幻取,都無實義!所以才能夠進一步 地安忍下來而不加以報復。這難道不也是因為智慧莊嚴的緣故嗎?當然就說:忍辱度是有智慧莊嚴的。

其 次,行者為什麼可以次第而得禪定,難道不是因為在因地以智慧的觀察之後,知道五蓋的過失,所以應當是要除去五蓋,才能夠發起初禪;乃至說發起初禪 後,也知道了初禪境界之中的內涵,以及欲界境中的差別之相;也更知道要如何才能夠安住在初禪之中的道理,甚至於也知道如何才能夠進到二禪的道理,其中的善 巧方便也都逐漸地加以了知。這表示說:禪定的修證,也都是因為智慧莊嚴的緣故。

第 六度的般若當然更是智慧莊嚴。先要說證得般若總相智之前——也就是說還沒有明心之前,其所經過蘊處界虛妄的觀行,當然能夠心得決定的時候,難道不 是因為已經有證得出世間法的初分智慧嗎?這個時候的智慧,安住在蘊處界虛妄的事實而不改易,所以才稱之為「三昧」,指的是智慧上的心得決定。隨後,在這一 個基礎之下,因為熏習實相法的正知正見,在尋尋覓覓捨妄尋真的過程中,難道不是因為有智慧的莊嚴才能夠成辦嗎?乃至說,一旦明心見真發起第一分的般若智 慧,那又是另外一個層次的三昧,同樣也離不開智慧的莊嚴。所以說:忍、定、智慧,名智莊嚴。然而,這些不管是從福德莊嚴或是從智慧莊嚴來談,都是先自莊 嚴,進一步之後能他莊嚴;而開始可以他莊嚴之後,自莊嚴也就會更莊嚴,也就更能夠他莊嚴了。

佛在《優婆塞戒經》中,還開示說:「復有六法—二莊嚴因,所謂六念:念佛、法、僧,名智莊嚴;念戒、施、天,名福莊嚴。」(《優婆塞戒經》卷2)六念法的念佛、念法、念僧,是屬於智慧莊嚴;而念戒、念施、念天,是屬於福德的莊嚴;這六念也是莊嚴菩薩福德與智慧的因。先來說屬於智莊嚴的念佛、法、僧。菩薩六住位之前,都是在外門修學六度萬行,這當然也包括初住位之前的十信位。而之所以稱為是信位的菩薩,表示說這一些菩薩還在修「信」,為什麼要修信?因為對三寶的信還不具足。譬如說:假如有人說:「釋迦牟尼佛已經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入涅槃了,現在已經沒有佛了,留下來只有眾生對佛永遠的懷念罷了!」又假如有人說:「佛法方便分為三乘,其實所修的都是只有解脫道而已,只是菩薩的 悲心較二乘人更為殊勝而已。」在這樣的情況下,請問大家一下:「這些做這樣主張的人,有沒有對佛、法、僧三寶內涵上認知的智慧莊嚴?這些人對常住三寶的理 事意涵有智慧莊嚴嗎?所以,他們到底有沒有對佛、法、僧的信心?」這樣的話,他們的十信位到底滿足了沒有就已經很清楚了!所以,這一類的人即使外相上示現 為僧,早就因為謗佛、謗法而不再是僧了。

當然,念佛、法、僧會有它層次差別的不同,就念佛而言,一般人會說要念 佛的功德。菩薩從過去久遠劫以來,因為見到 佛在世間示現的種種神變及智慧莊嚴,所以也就發心想要學佛,這就是菩薩初分的智慧莊嚴;他對於佛菩提道是可以成就的,或者是應該要走佛菩提道的這個道理,已經是心得決定,因為這也是從智慧的觀察及思惟之後,所得的初分的智慧莊嚴。乃至菩薩終於有一世明心而進入七住位,有了般若的智慧莊嚴;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這個時候,他不但能夠念十方佛,也有能夠念自心佛的功德,當然這一定是離不開智慧的莊嚴。念法,念什麼法?主要指的是:念三乘菩提的勝妙。而念人天善法的部分,留到後面的念戒、施、天之中再加以說明。憶念思惟哪一些法的修證是可以得出世間果的?憶念思惟哪一些法的修證是可以得佛菩提果的?甚至於說,親證般若之後,再來思惟觀察如何進於初地……等等,這一些都是離不開智慧莊嚴的。念僧,這當然也是有層次,乃至念凡夫僧;當然,最好是不要繫念謗法或者是嚴重破戒的僧。為什麼念僧會有智莊嚴?假如你憶念的是四雙八輩以上的僧,其中當然就包括聲聞僧以及菩薩的 賢聖僧,難道這個時候您不會想到說,為什麼這些僧能夠有那樣的外相以及智慧的莊嚴?他們到底所證的是什麼法?又是如何才能夠親證那些法的?這當然也同時就 與念法相應,只是說這裡是依於念僧而引起的,所以當然也就會有智莊嚴。進一步說,因為念僧的緣故,就常常會親近僧寶、親承開示,當然也就會聽到一些勝妙法 而增長了智慧。

「念戒」二字,除了念持戒的功德的意涵之外,進一步其實還包含「念時時持戒不犯」。念戒為什麼會有福莊嚴?如同前面所說,若單從一般律己利人的戒相來看,假如說,某甲受持了戒律中最基本的五戒,而開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不妄語、不飲酒;因為持戒的緣故,某甲不犯其中的前四項,未來世就感得不被眾生侵擾的一分或多分的果報,當然這就是有福莊嚴。而最後一項的不飲酒,看起來 對利益眾生而言,好像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因為律己而不飲酒的緣故,所以某甲就可以多分地保持自己清醒的狀態,因此減損造作傷害眾生的業行。然而又加上 受菩薩戒 的話,其中還有要積極地利樂有情的「饒益有情戒」,因為隨著自己的能力、隨著外在的因緣而奉行了一分的戒律,當然就能夠成就一分的福莊嚴。當您真的能夠念 持戒的功德,您難道不會對於持戒有所欣樂嗎?乃至說,雖然還沒有真正的開始受戒,也會開始遠離種種可能是違犯戒律的事相,所以其實說來也是有福莊嚴的。

念 施,除了要繫念布施法的利益之外,還有一分要能夠「念著時時能夠布施利樂有情」的意思,這也正是四正勤之中的「未生善,當令生」的一部分道理。念 施會有福莊嚴的道理,對一般人而言,就比較能夠瞭解與接受。而因為相信因果的緣故,因為念施的緣故,有緣的時候就作財布施乃至是法布施;因為自己知道能夠 於未來世領受這些果報,所以捨報之時就又少了一分憂愁與罣礙,這何嘗也不是福!然而念施的同時,也應該有一分智慧來判斷:譬如說所施的對象是不是破壞正法的團體?千萬不要有布施的善意,卻與破壞正法的團體有了共業,未來世反而領受不好的果報,那這就要權且說是不應當要念的施了。

念 天,為什麼會有福莊嚴?先來想想看說,天人為什麼會生到天上而不是生在人間乃至是三惡道之中?是因為這些有情前世多行十善、持五戒,所以感得生天 的果報;假如又加上前世是修學禪定而有所分證的話,更可以生到色界天以上。學人念天的時候,正可以自我觀察:是否也具足這些莊嚴,以作為來世繼續行菩薩道的依憑;所以也隨喜於五戒十善的修學,當然就會有福莊嚴。然而,菩薩自知可以生而為天人的福德莊嚴,卻發願說:再回到人間利樂有情,然而可以受用過去生修學五戒、十善所得的福德,並且也可以在利益眾生的他莊嚴之中,更加自莊嚴。菩薩為什麼發願回到人間,而不往生到天界去受樂?因為菩薩很清楚地知道,若是那麼做的話,只是把前一世所修的福德,在天界一次對現完畢,僅是一世在天界享福罷了!更何況是很難再去繼續利樂有情的,所以是於菩薩道的進展完全沒有幫助的。所以,有這樣迴向佛菩提道的一念,當然又是有一分的福莊嚴。所以,從以上的說明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念佛、法、僧,名智莊嚴;念戒、施、天,名福莊嚴的道理。

而在《優婆塞戒經》中,世尊又開示說:「善男子!菩薩具足是二莊嚴,能自他利;為諸眾生受三惡苦,而其內心不生憂悔。」(《優婆塞戒經》卷2)因為有了第一分的福德與智慧的莊嚴,這是自莊嚴;正是因為有自莊嚴的緣故,初發心的菩薩才能夠藉著來利樂有情成就他莊嚴,乃至是為了眾生去受三惡道的苦,也不生起憂愁後悔之心。也許有的人立刻就會想到 地藏王菩薩,因為這正是此處 佛所開示的具體的例子,菩薩已經具足了福德與智慧兩種莊嚴之後,繼續因為悲願之所持,為了度眾生乃至而受生到地獄之中,而其內心仍然不生憂悔;也更能善用福德與智慧來利樂有情、自他莊嚴,乃至成就佛道。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