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7-29 11:20:16| 人氣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宗門與教門的關聯(上)

引用出處: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6/78

三乘菩提概說第78集~由 正鈞老師開示:宗門與教門的關聯(上)

三乘菩提概說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次說到,我們應當思惟一下,大乘法的義理是非常深妙的,而所得的智慧都還不是二乘聖者所可以思議的,自己又為什麼想要去得這個法。今天「三乘菩提概說」的內涵,還要請大家繼續來思惟這個問題。

首先還是要問說,想要得這個法,到底是為了要利樂有情,還是只是為了名聞利養?再加上 說,成佛之道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而且過程是非常辛苦,那你到 底有沒有把握可以成辦?也許你又會回答我說:「對啦!成佛之道是要經過很久遠的時間,而且過程是很辛苦的;可是,佛以方便來說法,修學人就可以依照佛所說 的這樣去作,就可以成辦。雖然說目前自己的福德智慧還沒有辦法具足,所以可能親證般若的因緣還不能成熟,因此希望能夠隨著真正的善知識修學,能夠進一步去 具足這些因緣。因為我自認自己是菩薩種性,所以想要得到大智慧,真的不是為了名聞利養啊!因此,我願意從現在開始,就從布施等五個波羅蜜來修學。」假如您有這樣的決心,我應當讚歎您。

接著再依循六度萬行的次第,在前面五度修福德的,再加上第六度正確般若知見的熏習,在福德因緣成熟的狀況下,這時候就與真善知識的緣可以具足,那自然就有機會可以親證法界實相,而般若波羅蜜的實相智慧,不久就可以出生了。然後您才會知道真正佛法的內涵,再隨著生生世世進一步去圓滿修證它。

所以,應當把您修學的福德都迴向「不久見道證真如」,再加上隨分修學般若的正知正見,要真的是能夠這樣作,才是依照次第來修學佛法;那等到未來世,「願我修學大乘理」的時候,就自然可以「不遇聲聞緣覺師」,而能得遇菩薩賢聖僧,「受學大乘第一義」;乃至可以「親證三乘人無我」的「不久見道證真如」,乃至「隨度重關見佛性」,那就自然是指日可待。

所以,「不遇聲聞緣覺師,願我得遇菩薩僧」的願真的是很難發,乃至於說是很難成就。那知道這個道理之後,不但要立刻去發願,還要一一去履行能夠滿願的各項條件,也就是說真正的去行菩薩六度。

接下來要簡單說明宗門與教門的關聯。要瞭解宗門與教門的關聯之前,先要分別了知宗門與教門的意涵。

一般而言,宗門指的是第一義諦的內涵,也就是自心如來的種種功能差別,通達宗門就是於這些內涵都能夠一一的了知;進一步可以教導眾生這些法的內涵,或者是說如何去親證這些法,那也許是以口宣說,也許是付諸文字,乃至於是輾轉被記錄下來,這些都變成教門的意涵。現在把宗門跟教門合在一起,就變成「宗教」這個一詞。意思也就是說,從前有一個人建立某一種法義,那麼當然也就會有奉行這個法義宗趣的相關作法,這樣一代又一代被人們記載,並且奉行下來,便成為某一個宗教了。所以說,也就有奉行這些教義的人們,而被稱為某某教徒。

佛教裏面也是像這個樣子,但是不同的是,佛法宗 門的義趣跟內涵都指的是自家珍寶,也就是說,每一個人本來都是具足的,是可以親證的。而分證這個自家珍寶以後,不但自己可以分證於解脫生死,也可以成就種 種深妙的智慧;這不是只有在學術上提出來作討論,而用來博取名聞利養的,並且說這是可以分證的;而且是可以一世又一世繼續的延續下去的,而且是一世又一世 的證量會更加深廣的。自己有了這個證量以後,又可以為學人宣說,乃至於說可以用文字傳諸後世,利樂眾生,當然也會成就將來的自己,這樣經過無量世的修學之 後,終於究竟圓滿佛菩提的修證,稱為成佛。

所以,佛法宗門的親證跟通達,是從菩薩七住位開始,而究竟通達位是在佛地,那這個中間經歷了將近三大阿僧祇劫。簡單的區分,可以分為兩個大類:一者是大乘般若的法智跟類智;第二個講的是無生法忍的一切種智。前者是要從菩薩七住開始,因為親證宗門出生了般若智慧;又隨著善知識修學,轉深轉細,同時他也看見其他親證宗門的菩薩,一樣也可以這樣去親證,乃至說親證過程的差別、方便善巧也一一去了知;等到這個過程圓滿了以後,成熟了道種智,開始進入第二個階段,也就是前面講的第二者。那是從初地開始得無生法忍後,繼續深細的去觀察如來藏中的一切種,也就是說一切的功能差別,那這樣地地增上去修證一切種智,乃至圓滿而成就佛道。

所以說,宗門的親證跟通達,不只是中國禪宗的明心跟見性已,其實是有諸深淺差別的不同,不應當把自己只限於禪宗修學的範圍之內;否則其實就是在作繭自縛,對於自己的道業是會有所阻礙的。

《解脫深密經》卷第五中,提到宗門的親證跟通達時候,有這麼一段開示:「通相者,有六種應知,何等六種?謂真實義通、得通、說通、離二邊通、不可思議通、意通。」(《深密解脫經》卷五)

這裏面六種宗門的親證跟通達的相貌中,主要是依於第一種的「真實義通」。那什麼是真實義通?顧名思義,是指的是法界中真實的義理能夠通達,當然如同前面所說的,它的通達是有它的層次深淺差別的不同。那這裏面又分為兩種智慧:盡所有性及如所有性,取真實義故。

盡所有性,是指說一切後有永盡,這個部分是通於二乘菩提的滅盡一切法的自性;而大乘法的盡所有性是指的法無我,它是函蓋二乘菩提的盡所有性,因為二乘菩提它只觀察蘊處界,而大乘菩提它是從空性心為基礎來觀察蘊處界,從四諦十六心,譬如說苦集滅道裏面,去觀察苦智忍、苦智、苦類智忍、苦類智這樣等等一一去修證。

而如所有性,是依於真實如如的種種法性所顯示出來諸法的真實性;那有這樣諸法不再是虛妄性的現觀,作為悟後起修的轉依,所以不需要急著去斷盡我執;因為知道說,有我執才可以繼續受生直到七地,這樣可以自利利他,而且這個是只有佛菩提道裏面才有所謂的如所有性。

所以,宗門通達的內涵,其實是要包含蘊處界的諸法,只是這個時候,已經從親證如來藏的角度來作思惟與觀察。當然,這個部分各位看官聽來,可能有一些不太順耳,不過大家也不妨熏習一下,大略知道說真實義通之後,就可以比較容易知道後面的五種通。但是這裏的通,指的是第一義諦般若的通達,而不是三界眾生意識境界分段入出的這一種世俗的神通。

第二個說「得通」,這個得是通於一切證悟者。哪一種得呢?從菩薩七住位開始得總相智,得別相智,得道種智等等,也都是因為開始通於宗門而得。

接著說「離二邊通」。離二邊是說已經親證了自心如來,知道每一個人的自心如來一向是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這樣的離於二邊,住於中道;所以,悟後就能夠於離二邊的法漸漸通達,而生出更深細的般若智慧。

而這樣的實相般若智慧,不是一般凡夫,乃至於是未迴小向大二乘的無學的聖人所可以思議的,那這樣就稱為「不可思議通」。

而且,一切證悟之者雖然都隱覆密意而說,但是彼此均能心知肚明,互相意會,那這個部分就稱為「意通」。

最後,因為逐漸通達第一義諦般若之理,乃至可以隨分為人宣說,這個就叫作「說通」。當然也有可能會被記載下來。而菩薩七住以上隨其般若證量的差別不同,說通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說,應當要知道說,宗門第一義諦的內涵是可以親證的,乃至於說是有種種深淺差別不同;那在宗門次第通達之後,乃至也可以為眾生方便地宣說這些內涵,成為教門,但是一樣都不應當違背 世尊的至教量而開演。所以,不應當效法那些所謂的佛學研究者,都認為說「佛法只有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我都知道了」,其實佛法真的是浩如煙海,千萬不要以管窺天啊!

這樣經由宗門第一義諦的內涵次第通達之後,善知識可以進一步為眾生方便宣說它的內涵,乃至於說,包括如何親證這些法的次第、方便,到底說的是什麼呢?

佛在《楞伽經》卷三中提到說:「說通者,謂隨眾生心之所應,為說種種眾具契經,是名說通。」(《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三)

換句話說,教門中的說法是隨著眾生心之所應,所以就有可能單獨為某甲說法,也有可能是對某一類人說法,乃至觀察眾生的根器而直指第一義諦,所以就會有所謂的四悉檀。然而,不管方便是什麼,都是說種種眾具契經,也就是說,都要眾生能夠入此法親證第一義諦。

如同前面所說,佛法宗門的親證跟通達,是從菩薩七住位開始,乃至佛地是究竟通達;其間所證的第一義諦的內涵,可以簡單分為兩類:一者是大乘的般若法智、類智,一者是無生法忍的一切種智。這裏就方便地以第一類的人無我智,第二類的法無我智,來作教門的開演。

人無我智的部分,又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聲聞的人無我智,這是為人宣說十八界、五蘊、十二處之四諦、八正跟盡智、無生 智,乃至於那些沒有迴心的慧解脫、俱解脫阿羅漢所造的種種論, 都是包含在這個內涵。那這是在說什麼呢?四聖諦說的是苦集滅道:先確定說在三界中悉有苦;然後觀察眾生不斷地聚集未來苦的因;進一步知道說讓後有苦因不再 聚集,那麼後有的苦就會消滅的道理;最後再依據說讓苦集滅的方法,也就是八正道,後有的苦因就不再聚集,滅卻了後有的苦,就見了真實的道。

那麼有哪些苦呢?三界中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苦。 那有時候也說有三苦,叫作苦苦、壞苦跟行苦。因為知道三界中 悉有苦,因為知道說行苦跟五陰熾盛苦,所以才稱為苦聖諦。要不然說,為什麼一般眾生都要求生到欲界天、色界或無色界天去享天福呢?那為什麼又諸方大小善知 識都不知道五陰熾盛苦跟行苦?不但是錯會了五陰的內涵,比這樣還更嚴重的是,要以覺知心安住於一念不起的這一種覺照境界中,用這樣粗淺的欲界定中的一心不 亂的境界,把這樣認為是涅槃,那難道不在行苦之中嗎?

第二類的人無我智,是說緣覺的人無我智。緣覺乘者先順逆觀察、思惟十因緣法,確定說有萬 法所依的「識」,知道諸法是「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道理。 然後,先瞭解十二因緣,也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等法的一一內涵。然後,再依照十二因緣法,進一步去觀察 思惟,觀察思惟什麼呢?「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道理。同樣地,在這個過程中,如實去觀察思惟蘊處界我,一樣也是要去斷我 見,斷我所執與我執。

一般而言,由於觀察思惟的範圍常常超過聲聞乘所觀察的蘊處界的苦、空、無我的範圍,所以說,他所得的智慧,包含乃至於說是超越聲聞乘的所得。那這樣的現觀之後,也能夠為人宣說這一類的人無我智,稱為緣覺的人無我智。

接下來說第三類的人無我,這個部分是只有菩薩所證,有著不共於前二種的人無我智,當然也有通於前二種的人無我智。這個是說,二乘的人無我智只是依於蘊處界的無常、苦、空、無我,以及緣起性空而去作現觀,菩薩也這樣現觀,那這個部分是相同的部分。而不同的部分在哪裏?這是說菩薩是以親證如來祕藏,也就是自心藏識,親證說如來藏祂本來就是無我性的;這是菩薩不共二乘,也不通二乘的地方,所以才會有「別教」一詞的建立。

而前二種的人無我智,都是在修學的過程中如實去思惟觀察蘊處界我,知道蘊處界我的能取、 所取,也就是我、我所,能夠知道說這個能取、所取都是虛妄 的,那當他初步確定、心得決定的時候斷了我見;而進一步去深細的觀察我與我所執的時候,把欲、色、無色界愛都能夠斷除;這個時候說他「梵行已立,所作已 辦,自知不受後有」,已經親證解脫果,可以出三界,可是對於生命的實相卻仍然無所證。

時間的關係,今天暫時說到這裏。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