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出處: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6/76
三乘菩提概說第76集 -- 由 正鈞老師開示:開悟證般若前應注意事項—簡擇真善知識(上)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次說到菩薩明心開悟之後,不是像一般人誤會的說一悟即至佛地,從此修學事畢;反而只是真正修學佛法的剛入門而已,因為以前都只是在外門修學罷了。
今天「三乘菩提概說」的內涵,要和大家繼續來談一談,菩薩悟後還更應該隨著上地的菩薩,進一步修學差別智,這稱為「後得智」或者是「別相智」。而後得智是能夠作為修道方向的依止,但仍舊是在見道位,一直要到別相智圓滿之後,才稱為得道種智進入初地,這樣才開始修道位。而初地後,接著要修證如來藏中的一切功能差別的智慧,這稱為一切種智。而究竟圓滿證得一切種智的時候,才能夠成就佛道。那你假如是一位大心菩薩,能夠將修學佛菩提道的這一件大事,看得是既長又遠,那就不會讓你在悟後起修目空一切,反而會增長慢心,成為悟後起修的障道因緣。
古來善知識大德常說:「佛法本然現成,一切具足,無餘無欠,均為自家珍寶,莫向外求。」雖然說是佛法本然現成,但是因為無明的緣故,所以於真實的佛法都不知不見,都一直向心外求法,所以就會有外道的名相出現;想藉著這樣來警醒學人,回頭尋覓自家珍寶。可是在這個末法時代,善知識語重心長,卻往往被說為邪
魔歪道,真的是可悲也可嘆!所以,應當依止真正善知識而修學,在外門熏習六度之後,再進一步從般若波羅蜜的知見,來熏習五度的內涵;這樣才能夠讓你在一念
相應、親見如來藏的時候,智慧有如泉湧。你這個時候才會真正知道說:學佛的過程中,能夠有善知識隨時的攝受著,這是一件多麼重要、多麼幸福的事!這個時候你也才能知道要感恩於善知識的道理於一二啊!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要說說,如何簡擇真善知識。
求悟般若前,要如何具足前述的知見呢?當然是要親近善知識來聞法,聞法之後再加上自己的思惟觀察等,最後才會有親證的因緣。可是,什麼是善知識呢?在佛法中有一種善知識,就是三藏十二部。可是老實說,對一般人而言,這一種善知識正是相見不相識,那說得比較鄉土一點的,就是有讀沒有懂;因為表面上的語言文字的意思都知道,可是就是不懂 佛真正開示的義理到底何在。那結果還是要靠菩薩,來為他斷疑解惑。
所以,這裏的善知識,還是依一般的人法界的狀況來作說明與分別。有可以教授世間法的知
識,譬如說是教茶道的老師,教舞蹈的老師,或是教棋藝的老師,
等等等等;乃至於外道世俗傳授風水啊,算命卜卦啊;還有一直到現在還有所謂的股票分析,包括飲食、烹調等等,那這些全部都稱為老師,這樣真的是林林總總,
多得不勝枚舉。但是,這其實還不能稱為善知識。中國古代的儒家也有老師,而這種老師的地位比較崇高,因為他能夠為弟子傳道、授業、解惑,那這才不妨說是世
間法中的善知識。可是,古時候禪宗叢林裏面就不是這樣哦,那是要有證悟開山的人,才可以稱為老師;譬如說南泉普願禪師俗姓王,自稱「王老師」。所以在禪宗
叢林裏面,老師這一詞是非常崇高的,因為他才是真正可以傳道,也就是傳佛菩提道的人,那這樣才可以稱為佛門中的善知識。因為佛法有二道——「解脫道」與「佛菩提道」,而對於親證這兩種法的修行者而言,都叫作見道,也說都是證菩提。
假如我們把上述佛門中善知識的層次,把他降低一點來說,能夠為學人解說真正解脫道正理的善知識,在經典裏面又是如何稱呼的?我們就來看看《雜阿含經》卷第一裏面是怎麼說的:
【佛告比丘:「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雜阿含經》卷一)
換句話說,這種善知識叫作法師,是能夠為學人解說正確的解脫道內涵的人,是能夠為學人解
說解脫道之法的老師。這種解脫道的法師,會明白的為學人說
明,說五陰是如何虛妄的,那要親證解脫果就是要一一觀察自己的五陰,因為五陰是虛妄的,所以進一步能於五陰的一一陰,生厭乃至離欲、滅盡,最後達到真正的
寂靜。
而五陰的一一陰內涵,現在學人多有誤解,但這個部分不是現在要進一步闡述的。各位可以親近真正分證解脫果的善知識來修學,當然也可以參閱 平實導師七
巨冊的《阿含正義》,那相信在這裏面,都可以滿足您所想要的。反觀那一些執著離念靈知、清楚明白的心,前念斷已、後念未起時等等種種的狀況,都是未斷我見
的人,那這怎麼可以稱為法師呢?怎麼可以稱為善知識呢?這種人其實不應當稱為善知識,反而應當稱為惡知識;因為他們不但會殘害眾生的法身慧命,也會讓眾生
造下大妄語的業,那這個果報是非常可怕的。
那麼上來所說是能夠教授解脫法的善知識,而依於修學佛菩提道的標準而言,善知識至少是應當可以幫助您見道,也就是佛菩提道
最低的見道標準——七住明心;乃至於可以讓你眼見佛性,並進一步修證道種智的人,這一類的善知識就更加尊貴了。假如說單從明心見道而言,這一類的善知識,
不但教導您應熏習的般若正知正見,也就是主要的法;也會勸令學人隨分修集前五度的福德資糧,也是次要的法;那這樣才能夠在因緣成熟的一刻,親見本地風光,
也就是親證如來藏,這樣叫作真見道。而這一類的善知識攝受眾生見道的方便,略說有下列十項:
第一,這種善知識他不會破壞佛子悟明心性的信心,並且也願意幫助他成就。因為善知識瞭解說,佛菩提道
的親證內涵叫作不可思議,所以他不會動不動就對弟子說:「末法時代開悟甚難,你們就不要求開悟了。」那請問:在這種狀況下,你要前來求法的學人如何是好
呢?當然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來了一批新的學人,可是先前來的學人卻因為無法可學而紛紛離去。因為祖師們尚且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那既然叫作不
可思議,不像解脫道內涵是可以思議的,意思也就是說,不可以為其明說啊!因為,為其明說的結果,就會讓他因為沒有參究的過程,而失去體驗真與妄的簡擇力。
那假如只是單純退失於佛菩提道,那還要算是萬幸;要不然因此而毀謗了義法,那個後果就更堪慮了。
第二個,是說這一種善知識,是要能夠教授修禪的知見而沒有錯誤。因為不可為其明說,所以
善知識得要想方設法來為學人宣說禪。那這包括說,諸方以定為
禪、以離念靈知、以清楚明白的心、以前念斷已後念未起等等作為禪,那又為什麼說它是錯謬的原因,讓學人能夠遠離錯誤的知見;進一步又以種種的方便,為其遙
指明月。能夠這樣為學人剷除錯誤知見,又以正知正見來引導,學人才更有證悟的一刻。
第三,說這樣的善知識,是要能夠接受定期的諮詢。可是即使善知識已經這樣百般地施設,還
是會有很多學人,沒有辦法真正瞭解善知識所要宣說的義理。善
知識於是還要進一步為他施設,讓學人可以定期的當面來請法。那透過這樣的方式,不但使學人的疑惑可以立即解除;而且也讓學人對於善知識的有問必答、所答切
題那種慈悲與智慧的勝妙,有了更進一步的體認,也從善知識的身、口、意行上,更加相信說佛法是可以親證的。
第四,善知識是應當有善巧方便,可以建立學子參禪功夫的。在學人熏習禪法知見的同時,善
知識又會施設他種種的善巧方便來幫助。因為善知識非常明白,
參禪這一件事情,不是學問的研究分析,也不應當讓它落入意識的情解,否則只會障礙學人,令其無法生起勝妙的智慧。因為,首先得要知道說,什麼是參禪;然後
進一步明白說,要可以參禪所應具備的條件又是甚麼;然後再以方便善巧,來具足這些條件。這也就是說,參禪除了要有正知正見的熏習之外,還必須要有足夠的定
力,來作佛法上的觀行。而善知識因為自己走過這一條路,所以,也有能力可以教導學人也同樣走這一條路,
第五,這樣的善知識,他必須是悟明真心並親見佛性而不退失的。善知識為什麼可以成辦這樣的事業?因為他必定是真正於佛菩提道
上有所親證的人。因為自己悟得真,再加上定、慧均等,而能夠破第二關而眼見佛性,所以當然更有方便善巧來接引學人。這絕不是像有一些知識只會為眾生說:
「你們不要問我有沒有開悟,只要我能夠幫你們開悟就可以了。」或者又說:「開悟的人從來不會說他自己開悟。」這樣豈不是有籠罩眾生的嫌疑嗎?或者更進一
步,其實是一盲引眾盲,那豈不慘哉!因為 佛與歷代真正開悟的禪宗祖師,都是表明自己是已經開悟的,因為
佛說自己已經成佛,祖師也說入門必須要辨緇素,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方便來接引眾生。
第六,這一位善知識必須是有大願心,發願幫助佛子究明心性。這一位善知識必須是極有悲
心,所以才會發下大願,努力去幫助佛子究明心性。為什麼這麼
說?我們來看看世間法的善知識,雖然也願意幫助學人,但有時候多半是需要有相對的條件。這就好像中國古代的儒家老師,必須要收束脩。可是這一位善知識,他
不但是以作義工的方式,來付出自己的心力,也隨分做金錢上物質的布施,目的就是希望說,有緣的佛子能夠安住其心,好好地來修證佛法,究明心性,那這當然也是善知識最樂意看到的事情。可是,一般人無法瞭解,要教導攝受學人能夠究明心性,這是一件多麼龐大的事業。單單說要攝受學人能夠斷我見,就已經不是一般人所能夠,乃至是願意去成辦的。所以說,這一位善知識所發的大願,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夠發起的。
第七,這一位善知識是要能指導禪子悟後起修的。佛菩提道的修證,並不是說開悟了以後就已經修學事畢,萬萬不可以把古德說「一悟即至佛地」這種方便語,拿來作為懈怠之語;因為現見真悟的禪宗祖師不是佛,而十住到十地的菩薩也不是佛。這樣你就會明白說,開悟了以後還有一大段悟後起修的路,要繼續走下去。那麼,誰能夠作為這些悟後起修菩薩的依止呢?當然就是要有一位證量更高的善知識,才能夠成辦這樣的事業。
第八,這一位善知識他會讓你知道說,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應當要承事修學,不應當以世間法來自我障礙。所以說,這一位善知識的示現,是足夠讓學人深刻地發起恭敬心來承事修學。因為修學佛法的
過程中,雖然不能沒有善知識的攝受,但是學人假如因為世間法的知見而自我障礙,這都不是善知識所希望見到的事情。什麼叫作世間法的知見?比如說他會認為
說,某某人又沒有出家,某某人又沒有三頭六臂,等等。善知識即使再不希望說見到這一些事情,可是這一些事情還是會發生的,因為這裏叫作五濁惡世。那即使善
知識示現的是多麼平實,但是還是無可奈何地會被譏評。
第九是,這一位善知識是要能夠不畏勞苦,舉辦短期精進共修,來幫助禪子明心見性的。前面說到,一般人想要能夠斷我見,就已經是很困難;更何況說,這一位善知識所發的大願,是希望眾生都能夠親證佛菩提道
的。所以說,除了要開班教導學人禪法的正知正見的同時,他還要教導學人如何具足定力來參禪。最後,他觀察學人因緣成熟以後,還要不怕勞苦地施設短期的精進
共修,讓學人可以斷疑解惑,才能夠專心參究。而善知識以他的大智慧,可以讓學人在參究的過程中知所轉進,這是遠超過自己辛苦參究大半輩子的。那各位這樣想
一想:您還能夠到哪裏,才能夠值遇這樣的一位善知識呢?
第十個部分說,這位善知識會讓你知道說,尋覓善知識不是行腳參方,不可以生慢。這位真正的善知識,他會讓學人明白,不是說開悟了以後就修學事畢。但是,這個部分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我們只能說到這裏。
阿彌陀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