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1-10 14:56:35| 人氣1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三乘菩提概說第7集─四聖諦—苦滅聖諦(上)

引用出處: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6/7

三乘菩提概說第7集~~由 正文老師開示:四聖諦—苦滅聖諦(上)

三乘菩提概說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上一集已經跟各位分享過了苦集聖諦。我們講到,苦集聖諦是衆生對於內六處、外我所、外六塵、六界產生了黏膩、產生了愛染,因爲產生了這樣的一個愛習、苦習,所以產生了這樣的一個聚集衆生的這種苦的緣因,所以這個叫作苦集聖諦。我們這一集將要進到苦滅聖諦。

所謂苦滅聖諦指的是什麼東西呢?苦滅聖諦的滅指的是什麼呢?我們從《大乘義章》的這樣的一個論文裏面,這邊這麼說:「外國涅槃,此翻名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爲滅;離衆相故,大寂靜故,亦名爲滅。」(《大乘義章》卷十八)也就是說,衆生經由修行,滅盡了煩惱,斷除了意識、意根的執著性,捨壽之後不必再因業的勢力,而在三界六道中繼續的受生,酬償業果,僅剩下如來藏獨存的境界,這個就稱爲涅槃。所以滅的意思,是滅煩惱,是滅生死,煩惱滅、生死滅就是涅槃;這個涅槃是離衆相,它是大寂靜的。這個涅槃我們後面會再跟各位詳細的說明,涅槃之意是在什麼地方,何謂涅槃,依大乘來說有哪四種涅槃,依二乘來說,二乘所依止的是哪幾種涅槃。從這邊的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我們所知道的這個所謂的滅,其實就是在滅除煩惱,就是在滅除煩惱。煩惱滅了以後,這樣子就是涅槃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

我們來看一下,滅聖諦的這樣子的滅,它指的是在滅除煩惱。《瑜伽師地論》裏面又如何說呢?《瑜伽師地論》裏面 彌勒菩薩云:「問:何等法滅故名滅諦耶?答:略有二種:一煩惱滅故,二依滅故。煩惱滅故,得有餘依滅諦;依滅故,得無餘依滅諦。」(《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八)彌勒菩薩祂說的意思就是說什麼呢?這個是說,有人問:什麼法滅的緣故,所以稱爲滅諦呢?是因爲什麼法滅了,所以這個苦滅聖諦的這個滅稱爲滅諦呢?彌勒菩薩答說:大概來說有兩種,第一種是因爲煩惱滅,第二種是因爲依滅的緣故。那什麼叫作煩惱滅呢?這個我們後面再說明。因爲煩惱滅的緣故,所以得了有餘依的滅諦;因爲這個依滅的緣故,得無餘依的滅諦。其實最主要是在說,我們二乘的兩種涅槃,有有餘依涅槃跟無餘依涅槃。一者是煩惱滅盡,但是還有過去業力所感生之依身未滅,名之爲有餘依涅槃;也就是說,過去煩惱已經斷盡了,但是還有過去業力所感生的這個五陰身還沒有滅除,這個叫作有餘依涅槃。 第二個也就是說,依滅得無餘依滅諦。依滅得無餘依滅諦這個意思就是說,因爲由過去所感生這樣子的依身也滅掉了,也就是說,因爲煩惱滅盡了以後,過去所感生 的這樣子的五蘊的這樣子的五蘊身,這樣子的這一世的酬償果報的這個身體,這個五蘊身已經滅盡了,已經沒有再留下來的——無有遺餘,稱之爲無餘依涅槃

這樣子上述的兩種涅槃,這個是三乘共通的教理。這兩種涅槃是通於二乘,也通於大乘的。但是依大乘來說,涅槃是有哪四種呢?也就是說,大乘一樣是講有餘依涅槃,也有無餘依涅槃;但是,大乘法還說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還有一個無住處涅槃。那我們就一一來爲各位說明一下,大乘所說的四種涅槃

大乘所說的四種涅槃,第一個就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什麼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呢?那是依著第八識如來藏,在生死流轉當中,恆常顯現其體恆常住、隨緣任運、不貪不厭、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的這樣子的一個如來藏自住的一個境界。也就是說,如來藏自處於自性清淨涅槃的境界裏面,如來藏雖然在生死流轉當中,出生了五陰十八界,與五陰十八界和合運作;但是祂恆常顯現祂的恆常的體、常住不變的體,隨緣任運的體性,不貪不厭、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的涅槃中道性。這個就是在說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就是說,依著這樣的道理,前面所說的有餘依涅槃跟無餘依涅槃,並不能外於自心如來藏而說有一個涅槃的境界;也不是說外於自心如來藏的修證,而言說有一個涅槃的實證。也就是說,無餘依涅槃跟有餘依涅槃,其實還是依著自性清淨涅槃來施設安立的,如果沒有自性清淨涅槃的這樣子的一個如來藏的體的話,有餘依涅槃跟無餘依涅槃就形同戲論了。

緊接着我們來說,何謂有餘依涅槃?有餘依涅槃就是依我們前面所說的,它是依著如來藏中分段生死煩惱現行之斷除。也就是說,依著如來藏中含藏著分段生死煩惱的現行的斷除,斷除以後但是還未捨壽而入無餘涅槃之前,施設說有餘依涅槃之名。這個也是不能外於自心如來藏而說有有餘依涅槃,因爲依如來藏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境界,才有辦法說尚未滅除諸苦所依的五陰,說之爲有餘依涅槃

第三個叫作無餘依涅槃。那什麼叫作無餘依涅槃呢?無餘依涅槃就是在說:衆生的七轉識已經修除了分段生死的煩惱種子,令煩惱種子不再現行,所以在捨壽的時候,能夠令意根的這個我滅除,也能夠令如來藏不再出生中陰身;或者在中陰身滅除以後,不再受生,而將中陰身與中陰階段這個十八界法的滅除,只留下如來藏無形無色,離一切覺觀,也沒有思量,也不再出現於三界當中,永無一切三界行苦,而成就了中般涅槃。因爲這樣子的緣故,所以依如來藏所處的這樣子的境界,來說這個就是無餘依涅槃。也是說,依著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涅槃境界,而說滅除諸苦所依的五陰,這個狀況叫作無餘依涅槃。所以,不管是有餘依涅槃,或是無餘依涅槃,其實都是必須要依著如來藏所處的、自處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境界,才有辦法施設這個有餘依涅槃跟無餘依涅槃

第四個是大乘的特有的一個這樣子的佛地的涅槃,也就是無住處涅槃。那什麼是無住處涅槃呢?無住處涅槃指的是,依自心藏識來說,也就是說,依自心藏識來說佛地的第八識已經斷盡分段生死的現行。所以,無住處涅槃一樣是依著佛地的無垢識、依著佛地的如來藏,來談這個無住處涅槃。那是因爲佛地八識,已經斷盡了分段生死的現行,成就阿羅漢所證的有餘依與無餘依的兩種涅槃;而且進而斷盡了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隨眠,永離變易生死;也斷盡了無始無明一切隨眠,智慧究竟圓明;如來藏滅除了阿賴耶識名,以及異熟識名,改名爲無垢識,這樣子才叫作佛地真如;在這一切境界當中,於一切法,於一切有情,都能夠真實如如,佛的無垢識於一切境界,於一切法,於一切有情,悉皆真實如如,這個就是佛地無垢識、佛地的無住處涅槃。這樣子的佛地的真如,因爲斷盡了分段生死以及變易生死的證量的緣故,所以永遠不住在生死當中;但是因爲斷盡了無始無明隨眠的緣故,現觀一切法,唯是自心真如所生、唯是自心真如所顯,現觀一切法,現觀一切無爲法,也是自心真如所顯,涅槃就是無垢識的真如性的緣故,由於如是親證的緣故,斷盡了涅槃貪,而能令諸佛永不住無餘涅槃境界當中;因爲這樣子不住變易生死,也不住無餘涅槃,所以稱佛的無垢識的這樣子的一個證量、這樣子的一個境界,稱爲是無住處涅槃

這個就是大乘的四種涅槃。所以大乘的四種涅槃,是函蓋了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函蓋了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及無住處涅槃。其中的有餘依涅槃跟無餘依涅槃是共於二乘的,因爲二乘也同樣同證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但是二乘人他並沒有辦法證悟真如本心,並沒有辦法證悟如來藏,因爲他們只是在五蘊空相上面去作思惟,去作觀察,而斷除了分段生死的煩惱,所以唯能取證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但是大乘是依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這個如來藏體來修學,所以能夠親證如來藏自處的境界,遠離於三界六塵萬法的境界,名爲如來藏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乃至依止著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地地往前修,而證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乃至於圓滿佛道、成就佛道,而證佛地的無垢識,證佛地的無住處涅槃。這個是大乘的四種涅槃

苦滅聖諦是滅煩惱,是滅生死,是生命的還滅以趣向於涅槃。也就是說,苦滅聖諦目的就是爲了要滅除煩惱,要滅除生死;滅除煩惱,滅除生死,就是要讓生命還滅,要讓生命還滅以趣向於涅槃。 那四聖諦其實是緣起的另一種表達,四聖諦其實是緣起法的另一種表達,分成流轉還有還滅兩種緣起。那流轉,什麼是流轉呢?在四聖諦裏面哪一部分是在說明流轉 的法呢?流轉的法就是前面兩者,也就是苦聖諦跟苦集聖諦,這個是生命的流轉,這個就是六道的輪迴。因爲有苦聖諦跟苦集聖諦,所以會有生命的流轉;因爲生命 的流轉,所以會讓衆生輪迴三界六道永無窮盡,這個就是四聖諦裏面的流轉的這個聖諦,流轉的法。那還滅的部分是在指什麼呢?還滅的部分就是在指後面兩者,也 就是說還滅的部分是在指苦滅聖諦還有苦滅道聖諦。還滅的意思就是讓生命還滅,讓生命還滅以後趣向於涅槃。想要趣向於涅槃,就必須要讓生命還滅,要讓生命還滅就必須要滅生死,滅生死就必須要滅煩惱。想要滅煩惱,應該要滅哪些東西呢?

我們也來看一下,《中阿含經》卷七裏面《分別聖諦經》如何的開示。這篇《阿含經》裏面這樣子的開示:【諸賢!云何愛滅、苦滅聖諦?謂衆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 (《中阿含經》卷七)這個意思就是在說:「諸賢啊!如何是愛滅、苦滅聖諦呢?這個是在說,衆生確實有貪愛內六處。哪內六處呢?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 根、身根、意根這內六處。他們如果解脫了,不愛染、不執著六根,斷除以及捨棄了六根,把對六根的愛著吐盡了,對六根沒有貪愛,對六根滅了貪愛,止息而不貪 愛,讓六根對於貪愛已經沒有辦法繼續存在的話,這個就是苦滅了。」也就是說,把六根的愛著吐盡了,對六根沒有貪愛,滅了貪愛,止息,而不使貪愛繼續存在的 話,這個就是苦滅。

《中阿含經》裏面又如何開示呢?要如何知道苦滅呢?就說:【云何知耶?若有不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財物,不爲所作業;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 (《中阿含經》卷七)這個意思就是在說:「如何才是真的知道苦滅了呢?如果有人心中不再貪愛妻、子、奴婢、僕人、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孳息財物,不爲 這些而在心中造作貪愛的意業;他們如果解脫了,不貪染也不執著,斷、捨、吐盡了貪愛執著,心中沒有欲望、消滅了這些欲望、止息消失這些欲望的話,這個就叫 作苦滅,他們知道這個就是愛滅、苦滅的真實道理。」

那又如何說呢?又說:「如是外處更樂、覺、想、思、愛亦復如是。」(《中阿含經》卷七)也就是說,「同樣的對於六塵的觸、覺受、了知、思量、貪愛,也是像這樣子斷除的。」

繼續作這樣子的開示:【諸賢!衆生實有愛六界:地界,水、火、風、空、識界。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 (《中阿含經》卷七)這個意思就是說:「諸賢啊!衆生確實有愛貪愛六界,哪六界呢?就是地界,水、火、風、空、識六界。他們如果解脫了,對六界不愛染、不 執著,貪捨吐盡了對六界的貪愛與執著,心中不再對六界有欲求,息滅對六界的欲求,止息了對六界的欲求,止息六界的欲求、消失了六界的欲求,這個就叫作苦 滅。」

又說:【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中阿含經》卷七)這個意思就是說:「諸賢啊!過去時的貪愛與執著滅了,就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的貪愛與執著滅了,也就是愛滅、苦滅聖諦,真實的道理絕不虛妄,也不離於如,而且不是斷滅;也不是顛倒的想法,真實道理詳細的審查確實。」

今天因爲時間的關係,先跟各位分享到這邊。下一集繼續跟各位分享苦滅聖諦。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