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21 11:40:28| 人氣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宗通與說通第91集─成佛-大菩提果(一)

該篇引用來自>>>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5/91

宗通與說通第91集~由 正偉老師開示:成佛-大菩提果(一)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的節目。我們今天繼續前面的課程,來說明《宗通與說通》的內涵。今天的課程是進行到「第六章、宗通與禪定」的「第七節、成佛——大菩提果的實證」。

在第六節的當中,我們有說明了「横出三界」與「豎出三界」的部分,也為大家釐清正確與錯誤的說法;因此橫出三界與豎出三界乃是依據解脫果的實證而說,必須要有解脫果的盡智或者無生智的實證,才可以說為出三界。但是在整個成佛之道的過程當中,解脫道只是佛菩提道當中所析出的一個小部分而已;對於發願成佛的菩薩來說,真正重要的乃是如何成就佛菩提道,不是只有成就解脫道就足夠了。

菩薩如果已經證得解脫果以後,他是永遠不會去取滅度的,也就是說他是永遠不入無餘涅槃界;他會繼續持著他的受生願,一世一世來利益眾生,他會生生世世都受生於三界六道之中,與眾生同事、利行,行菩薩道,這樣來利益眾生無有窮盡。為了將來他能夠成就佛道而取證大菩提果,這位菩薩他於三界中行菩薩道,他是故意留惑潤生而示現有分段生死,他故意留下一分的思惑。而對於三界中行菩薩道的時候,他對眾生來說,他的外表是沒有什麼特別的相貌,與一般人看似一致,而且形像如同三界凡夫一般;但是他的智慧卻是非常的深利。這樣一世又一世的,菩薩來行菩薩道,來利益眾生、攝受眾生、攝受佛土。雖然他具有解脫果的實證,但是這樣世世行菩薩道的菩薩,最後就是要成就究竟佛;因此菩薩於行菩薩道,到了無量生死之中廣行六度、十度波羅蜜多的菩薩行。這樣去一分一分的修證波羅蜜多,一分一分的去滿足無量的波羅蜜多功德,最後能夠圓滿一切的波羅蜜多,這樣才能成就最究竟的佛道,這樣才是「大菩提果」,有的時候我們簡稱為佛菩提

這個佛菩提的實證成就圓滿具足而究竟,那是必須要依於自心藏識——第八識如來藏之修行,也就是必須要依於第八識如來藏,這個如來藏在因地稱為阿賴耶識。對於如來藏的實證,因為實證第八識阿賴耶識以後,具有真見道而生的般若智慧,也就是說他證得了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因此成就了般若的總相智。

然後於悟後轉依於如來藏的無量中道性、無量涅槃性、 無量清淨性,這樣一分一分的圓滿般若的別相智。而且他於悟後對於四聖諦十六心的轉依現觀,而成就了法智忍、法智,類智忍、類智。這樣他於悟後在內門中廣行 六度萬行,成就入地應該要有的波羅蜜多的福德與智慧功德。在最後滿足三賢位的修行的時候,到達了即將入初地入地心的時候,在入了初地入地心就成為見道通達 位的菩薩,同時也成就了一分地上菩薩的無生法忍智。

這樣的菩薩祂 進入到了修道位。這樣在修道位之中,祂進修了十度波羅蜜,十度無量行的波羅蜜多功德要努力的修行。祂再從初地、二地乃至三地、四地、五地,這樣一地一地的 地地增上,成就每一地的無生法忍果;在祂還沒有成佛之前,這每一地的無生法忍智名為道種智。祂這樣進修諸地道種智,乃至到了八地、十地,這樣圓滿一分一分 的道種智,最後等覺菩薩、妙覺菩薩該有的功德祂也成就了。於最後身菩薩位的時候,祂示現如同凡夫一般,這樣示現如同凡夫從頭修行來示現給眾生看,最後明心見性就能夠成就一切種智,成究竟佛。

依據這樣次第進修圓滿各個位階的波羅蜜多,這樣才能圓滿達成究竟佛果的功德。這樣的成佛之道的過程之中,其中所需要圓滿的佛菩提智慧波羅蜜多,可分為三個部分的差別來說明。是哪三個部分呢?第一個部分是屬於遠波羅蜜多的階段,第二個部分屬於近波羅蜜多的階段,第三個部分屬於大波羅蜜多的階段。最後這三個波羅蜜多的成就而最後成佛,就是圓滿波羅蜜多。

其中遠波羅蜜多的部分是說,這一個菩薩他在第一個阿僧祇劫,也就是說第一個無量恆河沙劫中來行菩薩道。他從初住位開始來修布施行,主要的就是以財布施為主,這樣努力的在世間財上面努力的修布施,這樣能夠成就捨心的功德,而能夠圓滿一分外門所行的布施波羅蜜多,這是屬於資糧位的修行。這位初住菩薩,他同時也要圓滿一分相應於此分布施波羅蜜多它所相隨的次法智慧;因為他這時候知道應當以惠施而行,以智慧為先導來行布施。這位菩薩以此分次法的智慧波羅蜜多,來莊嚴這位初住菩薩外門布施波羅蜜多的成就。

這樣滿足初住位的菩薩,當他滿足的時候,他就要進入到二住位中來修外門的戒波羅蜜多。這個階段二住位菩薩同樣是屬於資糧位的修行,這位菩薩為了滿足這個二住位該有的戒波羅蜜多資糧,雖然這一分的戒波羅蜜多是屬於外門行的資糧位,但是也是未來成就佛道所必須要具備的,也是進入下一個位階該有的功德。因此,他一定會去受持菩薩戒,他不會不受菩薩戒。而他受持這個菩薩戒的這個千佛大戒,而努力的修持戒法,因此沒有不受戒就可以圓滿這一分資糧功德的。他受持了菩薩的戒律,他這樣以外門受持菩薩戒的功德,來滿足這個二住位菩薩該有的戒波羅蜜多的資糧成就;同時也對於滿足戒波羅蜜多的時候,同時於持戒所該有的次法智慧功德也一併圓滿。這樣對於持戒該有的法與次法都是俱時修足圓滿的,這樣來滿足二住菩薩位的這個外門戒度波羅蜜多。

然後這位菩薩能夠進入三住位當中,來修忍波羅蜜多。菩薩對於佛道的進修,對於佛法的熏修,他都能夠安忍而接受。這樣熏修忍辱度該有的法與次法,來成就這一分資糧位的忍波羅蜜多。

接著他進入到四住位中來修持精進度,能夠努力的斷惡修善,能夠精勤不懈的往上邁進,這樣來一分一分的圓滿這一個位階所該有的精進波羅蜜多的資糧,能夠促使它圓滿。同時,他也兼具了精進所該有的法與次法智慧,這樣來成就外門六度萬行的福德與智慧資糧。

然後他又進入到五住位中來修靜慮波羅蜜多的資糧。在此靜慮波羅蜜多,而不是只有修持禪定,他還要修持無量的靜慮三昧以及加行,能夠對於佛法中心得決定的資糧而成就定心所。他的定心的修集,這樣的修定,也是兼具修定該有的法與次法,統統不偏廢,這樣來完成第五住位的資糧以及該有的功德。

這時候這位菩薩進 入到六住位當中來修智慧。他想要圓滿此分資糧與加行的功德,他於這個六住位中努力的為了斷除我見,乃至為了實證法界實相心,而加行無間的熏修般若知見;再 配合前面五度的一切資糧,以此加行用功的方法,以及於此加行位中努力的累積見道該有的福德智慧資糧,不論信力、定力、慧力、福德的加行,或者同時對於般若 實相的知見的熏習。而且他也努力的在自己的性障以及障難上面努力的伏除、排除,尤其他對於慢心的伏除,更是用功,這樣努力的去修證。

但是這六個住位的菩薩,都是屬於外門所修的六度萬行;因為他們都不能對於般若智慧生起勝解以及勝行,所以才是六度萬行當中的外門轉,都是屬於資糧位以及加行位的修行。他都無法進入到見道位、修道位,當然更不可能是究竟位的修行。所以外門行六度萬行的菩薩們,他得要在六住位滿心的時候,因為由於他在前五住位努力的方法上面努力用功,他的福德、慧力、定力等等資糧的修集上面能夠圓滿;當他具足圓滿的時候,因為過去世與善知識結下善緣,值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的加持,可以一念相應般若智慧,觸證第八識如來藏,而能夠成就般若正觀的現前。這樣就進入到七住位中來修行,成內門轉的菩薩、內門行六度萬行的菩薩;因為他已經證得了般若的根本無分別智,能夠現觀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能夠對於六度生起種種的勝解與勝行。

這個時候他開始轉入了內門來修菩薩行。也就是說他在內門修六度萬行的這個菩薩,這樣他從七住位證悟實相成為內門修六度萬行的菩薩,在習種性位努力的熏習正法,同時也修改了很大的一分的習氣。因為習種性的菩薩習氣還很重,對於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的勢力還是屬於柔弱的階段;因此還是屬於見道位的菩薩,因此還是說屬於遠波羅蜜多,因為離成佛還很遠。但是這個菩薩他同時對於修除、修伏粗重習氣煩惱,其實還是不夠具足;可是他努力修,這樣去修習,努力的修除習氣,以及熏修道種智的知見。他這樣在十住位前熏修種智,這樣就可以邁入十行位的性種性之中來修內門的六度萬行。

這位菩薩在十行位當中,他熏修菩薩的聖性,同時也在努力的修除他大乘見道所應斷的異生性。因為大乘見道所攝的異生性非常的深又廣,菩薩就在十行位的當中,努力的修集入地該有的功德,修除斷除異生性的這個功德。同時這位性種性的菩薩,他於內門之中還廣行六度萬行,他是轉依於般若實相智慧的;而且他依此般若實相智慧的中道智慧來成就此中道的觀行,來成就此位階的內門波羅蜜多。

同樣的道理,因此來說,從初行位開始行布施波羅蜜多,二行持戒波羅蜜多,乃至到最後的般若波羅蜜多,這樣來行菩薩行,來實行十行的菩薩行。這樣轉依真如行的履踐,對於解脫道上的實證,他是可以從初果轉到二果的薄貪瞋癡;乃至有的利根者,他甚至可以實證三果的解脫功德。因此在於十行位的滿心的時候,能夠現觀陰處界猶如陽焰一般,成就了陽焰觀的功德。同時這位菩薩, 他在十行位中內門行六度萬行的波羅蜜多,他是為了要替未來進入第二大阿僧祇劫入初地的見道通達位中所必須要的條件而努力,也就是說,他在努力的讓性障永伏 如同阿羅漢一般。他這樣努力的修除性障,希望性障永伏如阿羅漢,這是努力的在排除性障;因為性障永伏如阿羅漢,是入地所必須的條件。

在十行滿心位陽焰觀成就的時候,就可以邁入道種性的迴向位中。而且他從初迴向位的努力救護眾生遠離眾生相,努力的破邪顯正,以這個破邪顯正的功德迴向救護眾生的成就,在這十迴向位之中來發起修十地菩薩行的道性,因此,十迴向位又名道種性的菩薩,而修此破邪顯正的金剛行來救護眾生迴向正道。因此從初迴向位乃至到了十迴向位,這位菩薩摩訶薩他繼續熏修一切種智的正理,來成就這一分內門波羅蜜多的功德。

同時,這位菩薩也同時要修除最後最後一分入地該伏除的性障,能夠性障永伏如阿羅漢;但是他卻留下最後一分思惑不斷,以潤未來世的行菩薩道。最後在十迴向位滿心的時候,來成就了菩薩道如夢的現觀。也就是說,這個第十迴向位滿心的這位菩薩摩訶薩,這位滿心位的菩薩他是有成就菩薩道如夢境觀的這個現觀功德。這時候他於解脫道的實證,他是已經斷除五下分結而成就了三果的解脫實證;其實以他的能力其實已經可以證得慧解脫的實證,但是為了留惑潤生,利益無量無邊眾生而留下這一分思惑,所以攝屬於三果的解脫。

因此,透過這樣初住位到十住位的習種性菩薩,加上十行位當中的性種性菩薩,乃至十迴向位當中的道種性菩薩,這樣的三賢位菩薩的波羅蜜多的圓滿修集,他這樣修集圓滿,他是即將進入到初地入地心的菩薩。這樣他在三賢位來修集六度波羅蜜多,我們說這個叫作遠波羅蜜多。

那為什麼叫作遠波羅蜜多呢?就是因為這樣修集種種的波羅蜜多的三賢位菩薩來行的菩薩行,他在這第一個恆河沙劫的無量劫之中,這位菩薩摩訶薩他所具有的六度萬行的勢力還不會具足圓滿,乃是屬於微弱的這個階段。也就是說,這位菩薩的行者,他在第一個阿僧祇劫當中努力的去行菩薩的六度萬行,這樣經過一個阿僧祇劫的努力,是屬於成佛之道三個阿僧祇劫當中的第一個阿僧祇劫;這位菩薩摩訶薩行者,他行的這個六度萬行當中,他的心智以及實踐的勢力是屬於脆弱的、微弱的,還不夠堅固。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樣的菩薩行者,這樣的三賢位的菩薩, 來行遠波羅蜜多的這些功德的時候,他還是常常會被三界煩惱所轉,他還是被三界煩惱所繫縛,因為他還沒有完全去除三界煩惱的繫縛。他對於所知障所攝的大乘見 道的異生性,也還沒有完全斷除,因為他還是在見道位中,他還沒有進入到初地的見道通達位的這個位階,所以還沒有正式進入到修道位,因此他沒有通達;所以對 於很多的法要,他還是沒有辦法達到通達位該有的功德與智慧,同時他也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伏除種種的粗重煩惱永不現行。

雖然這樣的菩薩有的他已經在內門中行菩薩道、行菩薩行了,也就是說他已經證悟了法界實相心,已經在菩薩道當中努力的精進修行菩薩行。因為他有見道,具有真見道的功德,具有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緣故,所以他能夠轉依於第八識如來藏而行菩薩行,他能夠轉依於他所實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所以他有內門六度萬行的波羅蜜多的功德所展現。但是,雖然是這樣,他有波羅蜜多,但是從整個成佛之道的整個法道三大無量數劫來看,這樣的菩薩他 所修集的波羅蜜多的功德,離成佛所需要的波羅蜜多還是非常非常的遠,還是差很多,因此他離成佛乃是非常非常的遙遠。但是他畢竟還有少分修集波羅蜜多功德的 展現與轉依,因此他還是攝屬於波羅蜜多的範圍之內;但是離成佛還是非常遙遠,所以說為遠波羅蜜多。這是成究竟佛所需要圓滿三大無量數劫的第一個部分的遠波 羅蜜多,因為這樣菩薩所修集的波羅蜜多距離成佛的圓滿波羅蜜多仍然非常的遙遠,所以名為遠波羅蜜多。

這個遠波羅蜜多乃是地前的三賢位菩薩所行的、所應修集的功德。這個地前菩薩,也就是三賢位菩薩,他所修的波羅蜜多的菩薩行,這些菩薩行乃是在第一個無量數劫所修集的功德:從初住的布施乃至到六住的修慧,這樣外門修六度萬行,乃至到七住位證得實相,修行十行位、十迴向位,能夠圓滿成就。所以說這個遠波羅蜜多,以成佛之道來觀看還不夠堅固,離成佛還是非常遙遠,故名遠波羅蜜多。

至於後面另外兩種波羅蜜多,礙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將會在下一節課為大家說明。

今天謝謝各位觀眾的觀看!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