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家生平:
徐再思,字德可,元朝嘉興(今浙江)人。喜吃甘飴,故號「甜齋」。約與張可久同時(1320年前後在世),曾任佳興路吏,為後期散曲名家。善作散曲,與貫雲石(號酸齋)齊名。貫曲豪放飄灑,徐曲清麗秀雅,風格各異。後世有好事者將他們兩個的作品合刊為《酸甜樂府》。
二、特色:
現存小令一百零三首,多描寫自然風光、悠閒生活和閨閣之情以及江南自然景物。善用白描手法,字句精練,對仗工整,風格清新秀麗。一般認為他的作品遠遠比不上酸齋(比如葉慶炳),不過《太和正音譜》對他卻有「如桂林秋月」之評。善用俗謠俚曲,曲辭清麗,抒情細膩深切,風格秀雅。部分懷古之作,寓意深遠,格調悲壯。
三、由作品看風格:
由於徐再思的生平資料並不多,無法詳細知道他的生活背景對他的寫作影響,在此由他的作品分析徐再思所表現出來的風格。
[仙呂]一半兒 病酒
昨宵中九懶扶頭,今日看花惟袖手。害酒愁花人問羞。病根由,一半兒因花一半兒酒。
[仙呂]一半兒 落花
河陽香散喚提壺,金谷魂消啼鷓鴣,隨苑春規聞杜宇。片紅無,一半兒狂風一半兒雨。
[仙呂]一半兒 春情
眉傳雨恨母先疑,眼送雲情人早知,口散風聲誰喚起。這別離,一半兒因咱一半兒你。
三首「一半兒」都表現出一種慵懶的情態。第一首因為貪喝酒而對花生愁,被人問起又覺得不好意思回答,而病酒的原因也許是當時失意文人常有的傾向,相對於辛辣諷刺(感覺像是超級激進派),徐再思看起來像是心裡蓄積哀愁,卻又不會因此憤世嫉俗,內心默默承受的消極派。第二首用了許多典故,說到富者終將歸於寂滅,也許是約略隱含不得志的慨歎(當時元人皆如此)。第三首表達封建制度下婚姻制度對青年男女的限制,令人想要反抗、掙扎卻又無能為力。三首的情感都是內斂而婉約,卻透露著不容小覷的悲傷氣勢來。
[中呂]朝天子 西湖
裡湖、外湖,無處是無春處。真山、真水、真畫圖,一片玲瓏玉。宜酒宜詩、宜情宜雨,銷金鍋錦繡窟。老蘇、老逋,楊柳堤梅花墓。
[中呂]紅繡鞋 雪
白鷺交飛溪腳,玉龍橫臥山腰,滿乾坤無處不瓊瑤。因風吹柳絮,和月點梅梢,想孤山鶴睡了。
[中呂]普天樂 吳江八景之八 西山夕照
晚雲收,夕陽掛。一川楓葉,兩岸蘆花。鷗鷺棲,牛羊下。萬頃波光天圖畫,水晶宮冷浸紅霞。凝煙暮景、轉暉老樹、背影昏鴉。
[中呂]陽春曲 皇亭晚泊
水深水淺東西澗,雲去雲來遠近山,秋風征棹釣魚灘。煙樹晚,茅舍兩三間。
此四首主要在寫景,第一首複疊修辭的使用使語句更輕快,瞬間勾勒出一幅好山好水的人間勝地,暗提蘇軾和林和靖,有劉禹錫.陋室銘「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的入世、「梅妻鶴子」的出世,擺盪在隱逸之間。第二首用誇示、示現手法寫出雪的純淨漂亮以及白鶴的可愛,在在顯示出「隱大於仕」的跡象。第三首「浸」字用的生動,末尾以鼎足的三句「列錦」修辭法營造出有別於「枯藤老樹昏鴉」的黃昏瞬息萬變的美景來。第四首寫水寫雲,表現出閒適自得的心境。
[中呂]陽春曲 閨怨
妾身悔作商人婦,妾命當逢薄倖夫。別時只說到東吳,三載餘、卻得廣州書。
沒有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婉轉哀嘆,首兩句明白點題。相對於寫情,徐再思寫情就顯得較直接,而且是屬於「理直氣和」的控訴。
[越調]天淨沙 探梅
昨朝深雪前村,今宵淡月黃昏,春到南枝幾分?水香冰暈,喚回逋老詩魂。
第二次提到梅跟林和靖,可見得他內心對這位古人的思慕和嚮往,在在透露出隱逸情調,更象徵自我理想的努力實踐與堅忍不拔。
[越調]憑欄人
九殿春風枝鵲樓,千里離宮龍鳳舟。始為天下憂,後為天下羞。
本曲借古諷今。雖然說要隱逸,可是內心仍不忘要關心一下天下大事。
[雙調]沉醉東風 春情 二首之一
一自多才間闊,幾時盼得成合?今日個猛見他,門前過,待喚著怕人瞧科。我這裡高唱當時水調歌頭,要識得聲音是我。
不用雕琢,僅用白描描寫少女心境微妙的轉變經過,「待喚著怕人瞧科」讓我想到客語版的〈望春風〉:「男方去找女生,待在門外想要叫人,叫太大聲怕被狗吠,叫太小聲又怕叫不醒」的感覺,生動傳神。
[雙調]蟾宮曲 竹夫人
湘妃應是前身。不記何年,封虢封秦。萬古虛心,百年貞節,一世故人。剖蒼璧寒凝淚痕,挽潛蛟巧結香紋。侍枕知恩,入夢無春;兩腋清風,滿枕行雲。
描寫竹的堅貞性格。元人愛寫四君子的似乎不多(就學完一整學期的曲來說),藉由用典串接起屬於竹子的各種故事,富含浪漫情調,寫女子沒有溫庭筠的脂粉氣,倒有韋莊的樸質風。
[雙調]蟾宮曲 姑蘇臺
荒臺誰喚姑蘇?兵渡西興,禍起東吳。切齒仇冤,捧心鉤餌,嘗膽權謀。三千尺侵雲糞土,十萬家泣血膏腴。日月居諸,臺殿丘墟;何似靈岩,山色如初?
質樸的寫景抒情可以婉約沒關係,懷古可就要有些豪氣了。「三千尺侵雲糞土,十萬家泣血膏腴。」寫出「是非成敗轉頭空」的滄桑歷史感。不忘用典,用山色映襯憑弔古蹟的感慨,頗具借古諷今的意味,並使用「設問」修辭格作結來突顯主題。
[雙調]蟾宮曲 春情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游絲。空一縷餘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
症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藉由誇張的譬喻修辭來描寫相思之深、苦。徐再思在描寫閨閣類的「相思」題材時,比喻跟意境的營造都很生動感人,例如本首前三句寫出時間接連急迫之感,結尾兩句則有種「悽悽慘慘戚戚」的悲涼感,好像想人想到人都快要霉爛掉的那種無奈。
[雙調]清江引 相思
相思有如少債的,每日相催逼。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
我很喜歡他這首所用的譬喻法。一如夏宇在〈秋天的哀愁〉中寫道「完全不愛了那個人,坐在對面看我,像空的寶特瓶,不易回收,毀滅困難。」那種「啊!對啊,就是那種感覺!」的比喻。相思的壓迫,幾乎像是高利貸,而這高利貸日夜向你催討,討厭的不是像現代人一樣會拿刀來威脅你,而是「永遠還不完」所造成的愁緒。而這個愁緒的終極原因,就是所謂的「伊人」。一直到見了那人,才覺得借的錢好像有意義,而因此又高利貸了許多「相思債」。唉呀,這循環利息怎麼能夠還得完?簡直比現金卡預借現金還要難搞定啊!
[雙調]水仙子 夜雨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前兩句使用「同數序列」以及「拈連」修辭格,梧葉和秋都用「一聲」形容、愁跟芭蕉用「一點」形容,透過心覺留下聯想的空間。雨夜相思,梧桐和芭蕉和雨都脫不了關係,因為那聲音太惱人,別的不惹,只惹出滴滴相思來。全篇不見相思,卻處處含相思;聽雨生愁,想故鄉、想自身生命經歷,連帶也愁了起來。
[雙調]水仙子 惠山泉
自天飛下九龍涎,走地流為一股泉,帶風吹作千尋練。問山僧不計年,任松梢鶴避青煙。溼雲亭上、涵璧洞前,自採茶煎。
頭三句「九龍涎」、「一股泉」、「千尋練」鼎足對描寫惠山泉的景色,再加上動詞「飛」、「流」、「吹」增加形象的生動。第一句懸想、第二句寫實、第三句誇張,使這三句成為描寫風景的千古佳句。後半寫勝景裡頭山僧閒淡的生活,有王維「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超然物外的感覺。
綜觀以上十七首作品,可以看出他的曲詞清麗,沒有元曲所謂的「辛辣諷刺」、「豪辣灝爛」的味道。描寫生活情況的,有種閑雅的恬適感;對於描寫相思之情的,所用的比喻可愛且微妙(ex. 雙調.清江引.相思中的「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雖然沒有貫雲石的氣魄(取名字似乎跟作品風格也有關係,貫雲石,氣貫雲石嘛,氣勢當然浩大囉!徐再思,就是叫你好好反覆咀嚼出它的味道來!)卻也有他個人獨有「外柔內剛」的特色所造就的意蘊萬千,令人每讀一回,就會有新的感觸。
*參考資料:
1.賀新輝主編《元曲欣賞》三,地球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2.
http://zhjyx.hfjy.net.cn/Resource/Book/Edu/KWDW/TS004026/0044_ts0040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