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篇的觀點我還需要花點時間去消化一下......大家又覺得如何呢?
女人的兩個三部曲
——談《色,戒》的女性書寫
李安的電影有一個共通點:他擅於透視人物內心世界,那是很內在的一種探索,然而,他卻又從不忽略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因此,《飮食男女》中的父女情不只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而已,更重要的是父權面臨社會變遷時衍生的結構性問題,而《斷背山》對愛情的描繪旣是感人,但電影亦很強調美國西部的封閉保守環境。李安總是能從內(人物內心)而外(社會文化)去講一個故事。那麼,他詮釋的《色,戒》,當然不只是愛情故事而已,那還關於一個女人在特定社會體制下的掙扎與選擇。
三部曲之一:求學、演戲、出賣色相
先處理一個簡單的問題: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國,女人如何出頭?《色,戒》就這個關於社會流動性(Social Mobility)的問題提供了一個社會個案。王佳芝首先選擇的是求學,在著名的嶺南大學就讀,後來,色誘大計無以為繼,失落的她回到上海,仍堅持進修。在當時的社會,女性走出閨門求學,嘗試擺脫低下的社會地位。然而,無論是對於救國或自我實現,求學一途似乎太過漫長。於是,她選擇上臺演戲。
演戲有它的性別社會學意義:直至民國初年,中國女性仍然甚少抛頭露面上臺演戲,因此才有京劇大師梅蘭芳、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的男扮女裝。後來,社會迅速開放,到了三、四十年代,無論是電影或舞臺劇都已有不少著名女演員。王佳芝生得逢時,在那個人人渴望幹一番事業的時代,她先選擇求學,繼而在舞臺上找到了更大的滿足感。戲劇,成了女性爭取成為群衆焦點的踏板。
然而,當一個大學女生,當一個話劇女主角,仍然是相對地渺小。於是,她找到了第三條路——革命,而且是用色相做餌。然而,雖然當時女性地位不斷提高,但她最終還是得以最“原始”的本錢去幹大事。王佳芝的命運三部曲——求學、演戲、出賣色相,完全是當時女性求生存求出頭的一個寫照;要擺脫封建社會的壓迫,那是她們的三條主要出路。
因此,王佳芝為何堅持求學,為何愛上舞臺,為何願意犧牲色相,其中一大原因在此呼之欲出:那是一個女性嘗試突破其弱勢困境的舉動,那旣是個人選擇,亦是某個社會環境下的群體選擇,就好比今天貧窮國家的女子要當妓女討生活,又好比今天發達國家中的高學歷女性越來越多。把《色,戒》整個故事放在社會的脈絡思考,王佳芝跟易先生發生的故事,除了可理解為一種恆常的人類情感以外,還明顯地是一個特定社會文化下的結局。那不是一個與生俱來的“很女人”的選擇,而是後天的“很社會”的產物。
三部曲之二:被征服、平等、主導
電影版《色,戒》還深入地解剖女性情慾,塡補了小說中避而不談的敏感話題。片中床戲是必須的,其實,早在跟易先生發生關係之前,那兩次跟男同學的“練習”就相當精彩。第一次,她獃獃笨笨的,生硬地處於被動狀態;到了第二次,她已是生龍活虎,採取主動。第二次完事之後,全裸的她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盛放的鮮花。性的啟蒙在這裡並不只關乎身體,還涉及一個革命大計,一次自我開發,一次女性自主——雖然她說到底要出賣色相,但她早已學會在性愛上採主導位置,不是任人宰割,而且,重點是一切是出於她自願。她不單只沒有被誰控制,她在“學成”之後更宛如成了衆同學的大家姐、革命行動的主角——她因為性而掌握權力地位。
原著中跟她發生關係的梁閏生有點色迷迷,而電影版中的梁則是個膽小鬼,這一方面突顯了王佳芝淡定的大將之風,而另一方面也隱隱透露:男性在情慾上比女性遲熟得多、幼稚得多。性在這裡,已是成長的催化劑,以及權力的角力場。當王佳芝從性愛跨過成長的門檻,電影也巧妙地用暴力來書寫一衆男性的成長:他們殺人滅口那場戲,血花四濺,暴戾非常,然後經此一役,他們也成為大人了,而整個行動從一開始如辦家家酒的兒戲,玩着玩着已攸關性命了。
如此,王佳芝跟易先生的幾場床戲的意義就更明顯。從第一次近乎SM(性變態)的被征服,到第二次的魚水之歡,到第三次的女上男下,李安用性愛寫權力的微妙轉移,寫女性的自我開發,幾乎是華語電影的最佳示範。寫情寫慾,中國電影史上大概只有當年張藝謀的《紅高粱》與《菊豆》可與之匹敵。李安眞的關心女性,而不是把女性胴體視為奇觀,因此,他選了沒有魔鬼身材的湯唯以免焦點被分散,而他棄用成名演員亦是上上之策——試問有哪個成名女星可以這樣豁出去演出?尤其香港影壇,大多數明星像張柏芝,她說婚後絕不作性感演出,因為謝先生會不高興雲雲;又或像劉德華聲稱絕不露臀,怕有生理反應雲雲。如此“演員”,哀哉!
一個神話的背後
李安何以能駕馭古今中外的題材,而成為一個電影神話?這似乎是一個關於電影美學、中西文化、電影行銷、文化全球化的複雜議題。但是,李安的成功秘訣也許是很簡單的,也就是他眞正關心他鏡頭下人物的內心世界。因此,拍珍奧斯丁不是問題,他談的是人類共有的理性與感性的矛盾;拍西部題材也不是問題,他關心的是同志牛仔如何活在社會的壓制之下;拍武俠小說更不是問題,他的重點是每個人都有兩面,一面像玉嬌龍的叛逆,一面像兪秀蓮的拘禮。這次拍張愛玲小說,他就從王佳芝的內心世界,延伸去談女性的社會地位,談女性的情慾世界,而且談得比中外大部分導演都要成功。最好的電影大概都是以人為本,再反映整個社會文化,有誰比李安更能實踐這個道理?
(談《色,戒》·中)
李展鵬
blog: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inp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