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會之畫」(Tableaux d'une exposition)是「俄羅斯五人組」作曲家穆梭斯基在1874年作曲的鋼琴組曲。後來被拉威爾等多位作曲家改編為管弦樂曲等多種音樂。
1839年 3月21日,穆梭斯基在俄羅斯普斯科夫 (Pskov) 州卡烈佛(Karevo)小村誕生。幼時母親就教他彈鋼琴,7歲就彈奏李斯特的小品。10歲入彼得堡的軍校,同時師從音樂老師學習鋼琴,但沒受到鋼琴以外如音樂理論等的教育。之後,一生都沒有受到正規的音樂教育,最多聽到零星的意見或受到別人影響,因而,窮其一生,都在煩惱自己缺少音樂方面的訓練。後來他進學彼得堡官校,以其優越的鋼琴演奏技術而成為有名的學生。畢業後編入警衛旅,並遇到玻羅定、巴拉基列夫、居伊等後來形成「俄羅斯五人組」(亦稱「強力集團」、「五人樂派」)的音樂家。
退伍後穆梭斯基專心作曲,但這時候開始,他得神經方面的疾病。1860年21歲時的信上面提到「在5月到8月的期間,我的頭腦衰弱,陷入激烈的興奮狀態。」因神經過勞引進的抑鬱、倦怠等症狀困擾他。這時「俄羅斯五人組」的音樂活動愈來愈頻繁,穆梭斯基則為了生活而任職於公家機關。
1865年26歲時母親去世,穆梭斯基開始酗酒,雖然譜作交響詩「荒山之夜」(1867年)、歌劇「鮑里斯‧戈東諾夫」(1872年)、「展覽會之畫」(1874年)等代表作,但自1877年左右,神經性發燒、不眠症、憂鬱症等惡化,1881年2月入院治療,卻因許多併發症齊發而在3月28日去世。享年42。
上面的肖像畫是伊利亞‧列賓(Ilya Yefimovich Repin)在3月2〜5日間所畫者,據說很能傳出穆梭斯基雖然還有很強的創作意欲,但其身體疲憊不堪的情形。
穆梭斯基去世後,俄羅斯忘掉他的名字,他的作品也極少出現在音樂會上。稍早,1874年,聖桑曾把歌劇「鮑里斯‧戈東諾夫」的鋼琴譜帶回法國,於是穆梭斯基知名於法國,也介紹幾首作品給法國音樂界。德布西與拉威爾尤對穆梭斯基的音樂給很高的評價,德布西在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拉威爾在歌劇「西班牙的時鐘」、歌劇「小孩與魔法」中顯出受到其影響。而拉威爾更進一步,把原為鋼琴曲的「展覽會之畫」改編為傑出的管弦樂曲。
1870年,穆梭斯基31歲,經俄國藝術評論家斯塔索夫(Vladimir VasilievichStasov, 1824 – 1906)之介紹,認識畫家兼建築師哈爾特曼(Viktor Alexandrovich Hartmann, 1834 - 1873),從此兩人成為朋友。
斯塔索夫是俄國藝術史的研究家兼評論家,可能是當時在俄國最受尊敬的評論家,把「俄羅斯五人組」命名為「強力集團」的也是他。他也有指導年輕藝術家的一面,他家的客廳常有一群音樂家、畫家、建築師、雕刻家在那兒集會探討藝術。
哈爾特曼學於彼得堡美術學校,畢業後,因參加某圖書館建築設計比賽得金獎而旅行波蘭、法國、義大利等地4年,留下許多幅水彩畫與鉛筆畫。他被認為是把俄羅斯的傳統主題畫進自己作品的最初美術家之一,但在當時還沒沒無聞。
1873年哈爾特曼病逝,穆梭斯基受到很大的打擊。次年2月到3月之間,斯塔索夫在彼得堡美術學校舉行盛大的哈爾特曼遺作展覽會,展示哈爾特曼所留下來的素描、設計圖等約400幅。這場展覽會一方面整理哈爾特曼的遺作,另一方面可能要給遺孀經濟資助。這些圖畫未必只是描繪俄羅斯的景色,也有法國、羅馬、波蘭等地的風物畫。穆梭斯基看到這些作品中的10幅畫後觸發靈感,將所得到的印象譜成「展覽會之畫」。一提到這些畫作,一般都會覺得既然在展覽會中展示之畫,該是用漂亮的畫框裝裱起來的大油畫,其實哈爾特曼的遺作,一大半是小畫,甚至於有在紙片上留下的素描,其中大部分是上述的水彩畫與鉛筆畫。
1874年7月4日穆梭斯基完成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他在6月24日寫給斯塔索夫信上有點興奮的提到此曲説:「創意不斷冒出,以致來不及寫下來。」「現在除了間奏(漫歩)外,還寫了(曲集前半的)4曲。」對寫作速度緩慢的穆梭斯基來説,這是少有的快速,很可能在1874年6月2〜22日之内,就完成全曲。他的手稿在1975年以縮影版發表,因而1931年出版的莫斯科音樂學院拉姆教授(PavelLamm)的校訂版一直都被認為是原版。
這套組曲在作曲者生前從來沒有演奏過,也沒有出版,他自己似乎也對此失去關心。當李姆斯基-柯薩可夫在作曲者去世後,整理其遺稿時發現此曲,乃於1886年予以出版,只是李姆斯基-柯薩可夫在出版時,把穆梭斯基獨特的手法認為是錯誤而大幅度修改,因此這一版被視為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版而不作原版。出版後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首作品。這首作品呈獻給斯塔索夫。
這套組曲包括描繪來自圖畫印象的10首、被稱為「漫歩」的前奏曲與間奏曲5首(在手稿上,第2首「漫歩」、第3首「漫歩」、第4首「漫歩」都不用調號而使用臨時記號),以及「用死亡語言向死者搭訕」1首,共16首。「用死亡語言向死者搭訕」是「漫歩」的變奏,因此也可以視為第6首「漫歩」。描繪圖畫印象的10首都編有號碼,其他各首則無。不過,穆梭斯基並不是把哈爾特曼的畫直接用音樂描繪出來,而是從這些畫得到靈感譜作音樂。
那麼,穆梭斯基所看到的,究竟是哈爾特曼怎麼樣的畫?依後來的研究,在展覽會的目錄上,找不到相當於第2、4、7曲的畫,第1、3、8曲也無法確定原畫是哪一幅。也許穆梭斯基給不一樣的題名,或是在別處看到的畫。由此,很難説組曲中的各曲,都是忠實反映哈爾特曼的遺作。至於成為此曲曲趣的畫,請參閱維基百科「展覽會之畫」條。
下面是組曲中的各曲(以鋼琴版説明,並輔以管弦樂版):
「漫歩」(Promenade) 降B大調,5/4, 6/4 - 6/4拍子。
(Lars David Kellner鋼琴) https://youtu.be/KmaAd00JlaM(「漫歩」與「地精」)
Promenade一詞是「散步」「逍遙」之意。音樂一開始,是兩小節交替使用5/4拍子與6/4拍子,以右手彈奏的單音旋律。這單純而有力的旋律,是使用俄羅斯調式的旋律,並表示「穆梭斯基在哈爾特曼遺作展覽會中走動的樣子」。據說此旋律取自俄羅斯民謠合唱曲。這兩小節後,接以8度音或和弦,形成厚實的音響。這段短短只有24小節的樂曲,此後會變更形式插在各曲之間,以表現穆梭斯基走到下一幅畫前面的情形。在管弦樂版中,每一首「漫歩」用不同樂器演奏,聽來也很有趣。
管弦樂版以拉威爾所編曲者最為有名。拉威爾讓小號吹奏此曲開頭的兩小節,就像宣告展覽會要開幕的號曲一樣。這是極佳的處理方法,如果拉威爾不讓小號吹奏此號曲,也許此組曲不會這麼風靡全球。
穆梭斯基指定從各首「漫歩」到隨後的樂曲,從「利摩日的市場」到「用古老語言向死者搭訕」,以及從「芭芭‧雅嘎」到「基輔城門」之間都不間斷(attacca),直接進入。第1首「漫歩」像是全曲的前奏曲,而第2首以後的「漫歩」則像是間奏曲。
1. 「地精」(Gnomus,常作「侏儒」) 降e小調,3/4- 4/4, 3/4 - 3/4拍子。
(演奏者不詳,管弦樂版) https://youtu.be/A1C1NiGWccA
「地精(Gnome,或音譯為諾姆)是一種在歐洲的傳說中出現的妖怪,身材矮小,頭戴紅色帽子,身穿伐木衣,經常在地下活動,成群結隊出沒。由於他的特性與其他傳說生物很近似,他亦經常被錯誤當作是精靈、哥布林或矮人。Gnome語源為Ge(大地)+Nomos(家)或Gnosis(智者)。歐美的家家戶戶皆有地精造型的裝飾品。地精也被視為代表土的元素四精靈之一。」(錄自維基百科)
目前找不到相當於此曲的哈爾特曼的畫。遺作展覽會的目錄上有一幅「地精,小孩玩具之素描。…耶誕樹之吊飾。」因此很可能當時有這幅畫,現在也許遺失了,或是原畫根本沒有題名。在網路上有許多「地精」的畫(如圖),這些畫上的「地精」都很可愛,與此曲反復出現怪異又逼人的動機給聽者的印象不很一樣。此曲使用很難得看到的降e小調,(以降E音為主音的小調,除F音以外,其他各音都附降記號。)
音樂無間隔接在前面的「漫歩」。妖異的動機表現地精怪異的走姿,然後是以沉重步伐跳躍的5度和弦,稍後加入下降的半音階。這下降半音階在莫札特的「喬凡尼先生」,華格納的「尼貝龍的指環」,浦契尼的「波希米亞人」等中都會出現。依歐洲的傳統,這種音型代表死亡,穆梭斯基是背離西歐音樂的國民主義者,他是否會下意識使用歐洲的傳統音型不得而知,但在這裡會聽到悲痛的情緒,似乎在哀悼哈爾特曼之逝世。
「漫歩」〈Promenade〉降A大調,5/4,6/4拍子。
這段音樂沒有明記為「漫歩」,但從不同的音開始曲頭那段「漫歩」。附有許多弱音記號的表情很平靜的一段音樂。是第2首「漫歩」。
2. 「古堡」 (Il Vecchio castello) 升g小調,6/8拍子。
(Lars David Kellner鋼琴) https://youtu.be/sSomGvA7CKE (「漫歩」與「古堡」)
(Karajan指揮柏林愛樂) https://youtu.be/3W0itdLq1RE (「漫歩」與「古堡」)
從第2首「漫歩」直接進入此曲。場景轉到中世紀的幻想場面。在遺作展覽會的目錄上,並沒有相當於這曲曲名的畫。斯塔索夫寫道「中世紀的古堡,遊唱詩人在其前面歌唱。」由於穆梭斯基只有這一首用義大利語寫曲名,因此猜測應該是哈爾特曼遊學義大利時的畫作,並找出幾幅可能的作品。
樂曲開始於在低音域發聲的空虛5度,帶有哀愁的甜美旋律,在這伴奏上歌唱。自始至終由左手演奏的孤寂的音型,表現魯特琴的音色。管弦樂版用低音管奏出左手部分,用中音薩氏管奏出右手甜美的旋律。使用低音管與中音薩氏管的結果,很成功的表現出古拙的聲音,以及哀愁情緒。
「漫歩」〈Promenade〉B大調,5/4, 6/4 - 4/4拍子。
這段音樂也沒有明記為「漫歩」,但插入有「漫歩」要素的部分,與第2首「漫歩」一樣,從不同的音開始。還有,第1首「漫歩」有24小節,在「古堡」前面的第2首「漫歩」有12小節,這次只有8小節,其長度愈來愈短。這次的「漫歩」,倒很有威嚴。不過逐漸萎縮,以便連接到下一曲。拉威爾在這裡又動用小號,與加強的低音弦表現絕妙的聲響。是第3首「漫歩」。
3. 「杜樂利花園─玩耍之後小孩爭吵」(Tuileries - Dispute d'enfants après jeux) B大調,4/4拍子。
(Lars David Kellner鋼琴) https://youtu.be/32Syh1hdAac(「漫歩」與「杜樂利花園」)
(Yuri Botnari指揮莫斯科愛樂) https://youtu.be/6UUVGEmEkW0
杜樂利花園在巴黎中心羅浮宮前,現在也是母親們帶小孩去玩耍、休憩的地方。穆梭斯基沒到過國外,有關巴黎的事情,大概是聽哈爾特曼講的吧。這首音樂以輕快吵鬧的旋律與節奏,描寫在花園裡發生口角的小孩的樣子。中間有較平靜的部份,或許是描出母親在阻止小孩不要吵架,不過隨後小孩們還繼續吵。這幅畫也沒有確定是展覽會中的哪一幅。拉威爾使用木管與小提琴,很巧妙的把這首妙趣橫生的鋼琴音樂,不損原有趣味轉變為管弦樂曲。
4. 「牛車」(Bydlo) 升g小調,2/4拍子。
(Lars David Kellner鋼琴) https://youtu.be/e0_TFqsZS54
(Karajan指揮柏林愛樂) https://youtu.be/vOvIbfaUjIw
波蘭語「Bydlo」有「牛群」「家畜」「如家畜的人」等意。始終沉重灰暗的音樂,當不只描寫拖動巨大車輛的「牛群」,而可能也描寫被苛政暴虐的波蘭人。此曲在穆梭斯基的手稿中以較強音(ff)開始,而在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的校訂版則以弱音(p)開始。也許穆梭斯基很同情被虐的波蘭人,因而以這種音樂表現人們暗淡而激憤的感情。在當時的俄國,是不能發表有這種内容的音樂。穆梭斯基的手稿上面,此曲的曲名有修改重寫的痕跡。當斯塔索夫問及曲名的意義時,穆梭斯基回答他「就算是『牛車』吧。」
以較強音開始的原譜直接表現沉重的氣氛,主要的旋律線,或在低音域清楚的表現出來,或在高音域以8度音或混在和弦中響出。無論是怎麼樣的情形,在低音域不斷以8分音符刻劃密集的和聲。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的版本則以弱音開始,高昂後轉弱,並以較弱音結束。這是描述牛車從遠處向這邊過來,最後又離開而消失在遠處的情形。拉威爾不知道有穆梭斯基的原譜,因此依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版改編為管弦樂曲。此曲的伴奏部分類似蕭邦的「送葬進行曲」,拉威爾以沉重的大號旋律,描出無法躲避的命運。此曲的圖畫也不在目錄上。
「漫歩」〈Promenade〉 d小調,5/4, 6/4, 7/4 - 3/4拍子。
一首表情溫柔的平靜的(tranquillo)的小曲。也沒有明記為「漫歩」,但插入有「漫歩」要素的部分。這段「漫歩」從中途開始,像承繼第4曲的悲傷情緒的餘韻,而其尾聲部則預示下一首樂曲的動機,「雛鳥」的叫聲。這是第4首「漫歩」。
5. 「帶殼雛鳥之舞」(Ballet des poussins dans leurs coques) F大調,2/4拍子。
(Lars David Kellner鋼琴) https://youtu.be/l04PnvbNBsE(「漫歩」與「雛鳥之舞」)
(Erwin Acél指揮 Szeged Symphony Orchestra) https://youtu.be/FBP0MYiWKrU
這一曲大概是這部組曲中演奏得最多的一首。其原畫,是一幅芭蕾「特利爾比」(Trilby)的舞裝設計圖(如圖),音樂從上一首「慢步」直接進入,始終踩下弱音踏板,並且只在高音域進行,像一陣風一樣跑過去。開頭的主題多用顫音與裝飾音,仔細表現帶殼雛鳥(剛孵化而還帶殼的金絲雀)的叫聲與細碎的動作,中間樂段是一段幽默的芭蕾音樂。
6.「富猶太人與窮猶太人」(Samuel Goldenberg und Schmuyle) 降b小調,3/4 - 4/4拍子。
(Lars David Kellner鋼琴) https://youtu.be/iwEeeDlZxUA
(Yuri Botnari指揮莫斯科愛樂) https://youtu.be/C4tkh5tMNUU
原題是「撒姆爾‧哥登堡與舒姆雷」。此曲從「帶殼雛鳥之舞」直接繼續演奏,曲中描寫富裕而傲慢的撒姆爾‧哥登堡(Samuel Goldenberg)與貧窮而卑鄙的舒姆雷(Schmuyle)對話的情形。當時,在聖彼得堡,這兩個名字是富裕猶太人與貧窮猶太人的典型名字。有趣的是全組曲中,只有此曲用德語寫曲名。在曲中把撒姆爾與舒姆雷描寫為極端不同的人格。其實這只是同一名字的不同唸法,前者為歐洲名字,後者為猶太名字。斯塔索夫在這首樂曲中看到穆梭斯基反猶太主義的思想。這種思想散見於此作品譜曲當時穆梭斯基的信函當中。然而他又好像同情被俄國欺壓的猶太人(他的墓碑上畫有大衛星),也熟悉希伯來旋律。
音樂一開始,在中低音域出現一段驕傲的旋律,這是代表有錢的猶太人撒姆爾,聽來就覺得他肥肥的,第9小節開始,在高音域出現不斷使用3連音符的細碎音型,這代表喋喋不休的窮猶太人舒姆雷,聽來就覺得他很囉嗦。兩人你來我往爭吵不停,最後撒姆爾在低音域大聲一吼,舒姆雷,舒姆雷就不講話了。拉威爾用有力的弦樂器表現前者,用加裝弱音器的小號表現後者。
此曲的原畫是兩幅獨立的圖畫,畫的是哈爾特曼在波蘭素描的猶太人。
「漫歩」(Promenade) 降B大調,5/4, 6/4, 7/4拍子。
「漫歩」在組曲開頭出現後,許多地方都插入依據「漫歩」片斷的旋律,但都沒有像這一次明記。開始音也與開頭處一樣是G音,同樣以強音開始,速度也差不多。不過這一次,以左右手齊奏演奏,而拉威爾的管弦樂編曲,則省略此曲,因而其管弦樂編曲版只有15曲。這是第5首「漫歩」。
7.「里蒙的市集」(Limoges - Le marche) 降E大調,4/4 - 3/4 - 4/4拍子。
(Lars David Kellner鋼琴) https://youtu.be/NbWNe-ZD43Y(「漫歩」與「市集」)
(Yuri Botnari指揮莫斯科愛樂) https://youtu.be/QOVDtMIWikY
此曲也從前面的「漫歩」直接進入而不間斷,也沒有相對應的特定圖畫。不過,哈爾特曼留有14幅在法國中部的都市里蒙畫的素描,也許這些畫給穆梭斯基靈感。
樂譜上記載「女人們在爭吵,激動得好像要抓狂。」細碎不斷的16分音符描寫女人們喋喋不休,以強音為基礎的旋律,以及頻頻出現的特強音,傳出市場的活力與喧嘩。管弦樂編曲則急速變換樂器來演奏動機,以表現令人目眩的市場繁忙樣貌。
8. 「地下墓穴─羅馬時代之墓地」(Catacombae -Sepulchrum Romanum) a小調,3/4拍子。
(Lars David Kellner鋼琴) https://youtu.be/nhO1MMSN_WM
(Yuri Botnari指揮莫斯科愛樂)https://youtu.be/CKNxRM4kPMc
「地下墓穴」(Catacombae)是羅馬時代被壓制的天主教徒在地下之墓地。雖然曲名明寫是「羅馬時代」,但給作曲靈感的圖畫,咸認為是一幅哈爾特曼本人提燈勘查巴黎地下墓穴的圖畫(如圖)。據說,此圖是哈爾特曼根據雨果在「悲慘世界」中所描述的巴黎地下墓穴繪製的。此曲幾乎只用和弦譜出,那沉重而連續的和聲,聽來有點怪異,好像把怒氣都描寫出來。強弱音的變化很大,因而短短30小節的小曲,卻給人印象很深的餘韻。拉威爾以銅管為中心奏出和聲,另外參入木管與低音提琴以表現沉重感。
「用死亡語言向死者搭訕」(Cum mortuis in lingua mortua) b小調,6/4拍子。
(Lars David Kellner鋼琴) https://youtu.be/hVrcHlkowRQ
(Yuri Botnari指揮莫斯科愛樂) https://youtu.be/bmyL4NeafU4
從「地下墓穴」一曲直接進入此曲,並不間斷。在手稿上,用很小的拉丁語註明「用死亡語言向死者搭訕」。沒有明記節拍,但各小節都很有規則的安排6個4分音符。此曲只有21小節,卻如「地下墓穴」一曲,利用較弱奏的顫音,給人很有印象的餘韻。此曲是「漫步」的變形,也許是在表現要從「地下墓穴」的氣氛躲開。音樂在右手的顫音下,從情緒沉重的和音,逐漸發展為明朗的和音。奇怪的曲名,也許作曲者在「地下墓穴」感覺到哈爾特曼的死亡,而想在這裡用死亡的語言傳遞自己的情懷。在管弦樂版中,顫音由弦樂器在高音域奏出。這是「漫歩」的變奏,因此也可以視為第6首「漫歩」。
9.「蓋在雞脚上的小屋─芭芭‧雅嘎」(La cabane sur des pattes de poule - Baba-Yaga) a小調,2/4 - 4/4, 2/4 -2/4拍子。
(Lars David Kellner鋼琴) https://youtu.be/gz_vFJsvyo8
(Yuri Botnari指揮莫斯科愛樂) https://youtu.be/G8W86beHgIY
曲名有點怪。給作曲者靈感的原畫是時鐘的圖案,其樣子是在兩隻雞脚上所蓋的芭芭‧雅嘎的小屋(如圖)。芭芭‧雅嘎是俄國童話裡的瘦巫婆(如圖)。她住在森林深處,蓋在雞脚上的小屋。移動時坐在鐵臼裡,右手拿杵划動,左手拿掃把清除行徑痕跡。她抓人吃人肉,小屋周圍以人骨籬笆圍繞著。
音樂開始於好像摔打似的尖銳動機,其力量持續增大,發展為連敲和弦的激烈主題。穆梭斯基的音樂,與其説是描寫畫中的屋形時鐘,還不如説描寫芭芭‧雅嘎巫婆逐漸膨脹,然後以極快的速度到處奔跑的情形。曲中很多部分是左右手齊奏的單一旋律架構,而其他部分,則運用非常寬闊的音域。後半的速度加快,顯示巫婆快速奔馳的情形。
10.「基輔大門」(La grande porte de Kiev) 降E大調,2/2 - 4/4拍子。
(Lars David Kellner鋼琴) https://youtu.be/N7Yi31IUpnY
(Yuri Botnari指揮莫斯科愛樂) https://youtu.be/OEfer9Mz-YY
從前,在烏克蘭的基輔有壯麗的「黃金之門」,是進出基輔的大門,可惜1240年在拔都的金帳汗國軍隊進攻下遭到破壞。之後,此門一直沒有重建。1869年,基輔市徵募設計圖重建城門,哈爾特曼應徵,並獲得好評。不知何故,這次的重建計畫中挫。目前在基輔可以看到1982年重建的城門,當然不是哈爾特曼規劃者。他的設計圖畫得甚為細緻,有斯拉夫風格的圓頂,城門附有鐘樓與教堂。(如圖)
音樂從「芭芭‧雅嘎」直接進入而不間斷。此曲在組曲中規模最大,内容也最雄壯,當中也可聽到「漫步」的片段。音樂逐漸高昂,到31小節,忽然流出安靜而有聖詠風格的音樂,鐘聲與聖詠互相呼應描出絢爛的場景。開頭的主題與聖詠風格的主題反復展開壯大的變奏,互相重疊著進行,最後那開頭的主題以雄壯的聲響形成尾聲部而結束全曲。
總觀這10首樂曲,如果把原畫或音樂所描述的内容依國家分類,則:
俄國:第1曲「地精」(俄羅斯傳說),第9曲「芭芭‧雅嘎」(俄國森林) ,第10曲「基輔大門」。
義大利:第2曲「古堡」,第8曲「地下墓穴」。
法國:第3曲「杜樂利花園」,第5曲「帶殼雛鳥之舞」(彼得堡的芭蕾,但其題材是法國),第7曲「里蒙的市集」。
波蘭:第4曲「牛車」,第6曲「富猶太人與窮猶太人」。
除了俄國外,義大利、法國、波蘭都是哈爾特曼得獎贏得的旅遊之地。穆梭斯基選擇這些國家,是否跟哈爾特曼的旅遊有關係?再提醒讀者,這些音樂並不是描述這些畫,而是把圖畫給他的印象譜成音樂。
(Sergiu Celibidache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https://youtu.be/3F134Io9syg
(Mariss Jansons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https://youtu.be/wSumsdfyiv8
(演奏者未註明) https://youtu.be/s8z1_A-Zlbw (鋼琴原版)
如上所述,這套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在穆梭斯基生前從沒被演奏過,也沒有出版過。作曲者本身好像對此也沒有多大關心。1881年穆梭斯基去世,差一點,此曲就從此不見天日。幸好穆梭斯基的遺稿由李姆斯基-柯薩可夫整理,「展覽會之畫」的鋼琴譜終於在1886年出版。但這套鋼琴譜太多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的更改,因此現在都視為「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版」而與原版區別。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的改訂,有時被認為太粗糙而不符合常理,甚至有認為他不懂穆梭斯基的音樂者。然而,李姆斯基-柯薩可夫認出穆梭斯基音樂的傑出,並出版其各種作品的樂譜問世,其功不可沒。「李版」與原版最明顯的差異,在「牛車」一曲中。「李版」以弱音開始後逐漸增加音量,而原版則一開始就是較強音。另一個顯著差異,在「富猶太人與窮猶太人」一曲,「李版」的最後部分是C-♭D-C-♭B,而原版則為C-♭D-♭B-♭B。拉威爾承繼這種更動。
穆梭斯基並不是第一流的鋼琴家,因此原曲缺乏像拉威爾管弦樂編曲那種色彩感。1940年代初期,當時流亡在美國的俄國鋼琴家霍洛維茲以拉威爾的管弦樂編曲為底,獨自編一套鋼琴版,自1947年開始常在演奏會演奏此曲,更在1947年發表在錄音室錄音的唱片(https://youtu.be/jXfJAup8W9w),1951年再發表演奏會現場錄音的唱片(https://youtu.be/nQ-Ybq--02c),引起很大的話題。霍洛維茲並沒有把他的編曲版樂譜公諸於世。(不過有人根據他的錄音,謄成樂譜。)
1958年以前,在演奏會上以鋼琴演奏此曲,都使用「李版」樂譜,霍洛維茲版是他專用樂譜,別人拿不到。因此,一般大眾聽到此曲原版的機會幾乎沒有,更何況鋼琴家極少演奏此曲。1958年,蘇聯鋼琴家李希特在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舉行演奏會的現場錄音唱片在西方社會上市,曲目中包括「展覽會之畫」,使用的版本是作曲者原版。當時,西方音樂界聽到的幾乎都是拉威爾的管弦樂版,聽了李希特的演奏後,才認識原來的鋼琴曲也甚為出色,於是鋼琴版「展覽會之畫」開始盛行,而且以原版替代「李版」。當然,這得力於李希特高超演奏技術之處很多。
這首鋼琴組曲,在早些時候都不受鋼琴家青睞,沒想到有許多作曲家卻熱衷於將鋼琴版改編為管弦樂曲,或是其他樂器的版本。
第1位嘗試這種編曲的是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的學生屠舒馬洛夫(MikhailTushmalov)。他在「李版」鋼琴譜出版5年後(1891年),發表管弦樂編曲版本。屠舒馬洛夫版省略第5首以外的中間幾首「慢步」、「地精」、「牛車」、「杜樂利花園」等曲,因此是簡化版。屠舒馬洛夫版通常表明為「屠舒馬洛夫與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編曲」,但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究竟參與編曲工作多少,則不得而知。不過,發表當年,李姆斯基-柯薩可夫指揮樂團首演此版。(NHK交響樂團https://youtu.be/IWqD9_5RIRI)有些人認為這套版本較有俄羅斯風格。
然而,使這套組曲馳名全世界的,是拉威爾編曲的管弦樂版。1922年,指揮家庫塞維茲基(SergeKoussevitzky)委託拉威爾把「展覽會之畫」改編為管弦樂版。當年10月19日,庫塞維茲基指揮他的管弦樂團在巴黎歌劇院首演此曲,10月26日再演一次。這次編曲的酬勞很優厚;同時,當時法國音樂家如聖桑、德布西、拉威爾等人相當欣賞穆梭斯基多用和聲的樣式;還有穆梭斯基鋼琴曲的寫作樣式,很適合於改編成管弦樂曲以練習管弦樂配器法。這些因素,可能就是讓拉威爾承接這次編曲工作的理由。
拉威爾在著手譜曲之前,請熟悉俄國音樂界的朋友卡爾倭可列希(Michel DimitriCalvocoressi)張羅樂譜。拉威爾在信上説:「希望能獲得穆梭斯基的手稿。有取得的方法嗎?」這件事透露拉威爾知道當時市售的樂譜已經過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的改動,他希望根據穆梭斯基的原版編曲。卡爾倭可列希好像沒能找到手稿,結果只好使用「李版」編曲。1922年3月由「基輔大門」著手,5月1日完成,繼續寫其他各首後,於入秋時完成全曲。
拉威爾被稱為「管弦樂的魔術師」,他完成的「展覽會之畫」華麗而富於色彩,其音響效果超越原曲的俄羅斯風格要素,很成功的給有粗獷曲趣的原曲以新的生命。這種情形,只要聽到開頭小號號曲似的「慢步」就會知道。
有件很重要的事情是哈爾特曼從來不是有名的畫家或建築師,因此從來沒有人認真收集與研究他遺留的作品。最先指出「展覽會之畫」與哈爾特曼的畫有關係的是音樂學者阿爾弗列‧法蘭肯舒坦(Alfred Victor Frankenstein),那是1939年的事。也就是説,1922年拉威爾編寫管弦樂譜時,大概沒有看過哈爾特曼的畫。如果他看過哈爾特曼的畫,也許有不同的編曲法。這就是説,要聽穆梭斯基的鋼琴原曲時,哈爾特曼的畫或許對聆賞有幫助,但要聽拉威爾的管弦樂版時,哈爾特曼的畫只可做為參考,而不是絕對必要。
在拉威爾前後,還有許多音樂家改編此曲為管弦樂曲。其原因之一,是拉威爾版依契約在5年之間,由庫塞維茲基獨佔使用。於是其他指揮家只好另編一套。其中特別有名的是指揮家史托考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所編曲的版本。其開頭的「慢步」旋律,由第1小提琴的齊奏演奏。拉威爾版有法國的精緻,史托考夫斯基版則有原曲俄羅斯風格,同時具有華麗的聲響。這一版本,在俄國也受歡迎。其終曲,還使用風琴。(南西德國廣播交響樂團https://youtu.be/xKpraKgkQWA)
這許多管弦樂版本,多參考拉威爾版(或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版),其影響不可謂不大。除了管弦樂版外,此曲還有兩首鋼琴協奏曲版。一首是婁蘭斯(Leonard Lawrence)版(https://youtu.be/4nlirAEAWVQ),另一首比較特別,是拿烏莫夫(Emile Naoumoff)版。後者在曲中安排鋼琴原版的一部分。(演奏實例已把管弦樂部分編成鋼琴譜,以形成雙鋼琴曲。https://youtu.be/D1O1BgWYUWY)。其他還有室内樂曲版、管樂版、敲擊樂器版、各種獨奏樂器版、合唱版、彭修文改編的國樂版等版本,有許多版本可以在Youtube網站上找到演奏實例。
除了古典音樂編曲外,在搖滾樂也有改編版本。1971年,英國的搖滾樂團愛默生、雷克與帕瑪(Emerson, Lake & Palmer簡稱ELP)發行「展覽會之畫」的現場錄音唱片。在當時,搖滾樂團使用合成器、電子琴等電子樂器演奏古典音樂,是一件掀起騷動的事情。(ELP的搖滾樂版https://youtu.be/4igIQ2TOASg)。之後出現日本冨田勲使用合成器的版本(https://youtu.be/IVvQQMrEUzQ)
此曲的編曲版本多得不勝枚舉,讀者自己在Youtube網站上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