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紅磚胎的迷戀
應該源自十多年前吧
從一本介紹磚燒文物的書籍~紅磚拾遺 開始
當年 只要看到是台灣早期的紅磚製品
不論是神像 粿印 飼槽 各式器皿
我都忍不住拿來聞聞 摸一摸
打聽他的身世
看看質地 色澤 和是否混有小石子
猜猜是不是台南最有名的歸仁窯出品
或是來自台南米街
按圖索驥 區隔各地製品的差別
可別有一番樂趣呢
當年 駐足文學院圖書館找資料的日子
想想真愜意…
曾有一次
不自量力 一個人想辦法搬著一個紅磚燒的石磨回家
(不要懷疑 真有紅磚燒的 超大 可能真的硬度不夠 不堪用 有用水泥修補過….)
搬到家中一樓的過程中 壓傷了手 縫了幾針
現在手背還留著清楚的傷痕
隨著我的毅力伴著傻勁與日俱增
佔空間的紅磚文物已經把我的房間堆積得滿滿了
直到有一天
家人造訪台南
看到他們以非常驚訝的眼神
看著我的房間
問
你在房間擺一個土地公廟 好嗎?
還有這些神像….有退神了嗎?
(當年 我收集了一個磚燒土地公廟 超美 和幾尊米街的神像)
我才驚覺
這樣下去 好像不是辦法
畢業後 去當兵 就要搬回桃園了
家裡真的能接受這些土地公廟和神像嗎?
那陣子 可真是天人交戰
直到畢業前夕
沒有退路的 只好忍痛 把他們幾乎全部割愛
紅磚系列的文物 只留一兩件
原本以為 和磚燒文物的緣分
就到此為止了
直到想起這段紅磚情緣 想寫這篇文章
開始盤點家中的磚燒文物
發現
咦?怎還有這些?
原來
收集磚燒文物 已經變成一種不自覺的習慣了
這些年
雖然沒有大批 瘋狂的收集
偶而逛逛跳蚤市場 文物市集 網路
或是親友送來的
磚燒文物 還是不經意的收藏了一些
有粿印(如今成了我的書擋)
有飼槽(現在在家中 是佔雜物櫃的缺) 有研砵(零錢收納區)
也有今天的主題
櫥仔腳(唯一 還是扮演廚仔腳的功能)
講到這漂亮的櫥仔腳
可是先人的智慧呢
除了可以昨為調整傢俱高度的功能外
最重要的 他的防螞蟻設計
旁邊的溝槽 加了水
就成了螞蟻不可入侵的護城河啦
這組廚仔腳
入手沒多久
當時 是因為兩個沙發櫃高低不均
需要找個東西墊
馬上聯想到應該去找一個高度適中的櫥仔腳來試試看
當然
還是指名要紅磚燒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