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銀珊,西元1978年11月4日,於艾森豪當選美國總統第26年後,同日出生於純樸小鎮-三峽。(詳情請查歷史上的今天)
自幼成長於兄弟姐妹眾多的家庭。
在家排行老三,上有兩個姐姐、下有弟妹各一。自幼,便深覺自己是弟、妹偉大的救星,因為若不是老天將我錯置為女兒身,他們豈容見於世人?所以總是用悲憫的胸懷在看待手足之情,無奈他們卻用沒大沒小的態度在對待他們的救星。
五歲開始培養看書的興趣;家中書籍充斥古今中外「科學家的傳奇」、「世界文學名著」、「三字經」、「二十四孝」等各類優良讀物。但孩童界最偉大的「小叮噹」卻連一本都沒有!為了飽讀小叮噹,不惜冒著手腳被母親砍去的危險偷錢去買,但因為怕被發現,於是偷了買、買了看、看了丟,為了吸收學識,成長歷程可謂「艱辛至極」,令聞者鼻酸,聽者落淚。
上小學之後,以“三不一可以”的奇葩姿態活躍於班上。
「不讀書、不用功、不寫功課,每次都可以考進前十名,我真是服了你女兒!」導師類似評語不只一次出現在父母耳裡。
直屆束髮之齡,中學導師評語稍稍有了不同的創意,他說:
「不讀書、不用功、不寫功課,每次都考這麼爛,我真是服了你女兒…..」
中學聯考放榜後,以先發制人的謀略告訴父母:
『在中華民國政府這種填鴨式的教育下,我的學識只能應付考試用。我不想在:橘子100顆、蘋果76顆,平均分給一班學生,結果橘子多出4顆,蘋果不足4顆,試問學生最多有幾人的題目中打轉。
因為你們的女兒-我,會叫那些學生「要、吃、水、果、自、己、買。」』
於是父母老淚緃橫的將滿懷愛女”手執教鞭”的寄望放下,讓我選唸工商學校,因為他們充份體認到:自己的女兒,的的確確是一塊「從商」的材料。
高中時期,被班導委以大任,擔任「班刊」總編輯。
一人身兼數職,在經歷:唸經、打鼓、敲鐘一學年之後,以“天時、地利、人不和”的理由,脫離了每天放學後,獨自在電腦教室待到「天黑黑,夜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日子。從此悠遊在上課睡覺、下課尿尿的美好校園生活裡。
睡覺和尿尿的空檔期間,也曾參與過「青年世紀」、「校刊」、「報刊」等徵文活動,還得過校園總學期「最佳週記」優等獎。領到獎學金和稿費時那一刻,曾情緒激動向天吶喊:『將來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做個名揚四海的文藝青年女作家!!』當時,連老天都流下感動的眼淚替我鼓舞喝采。
等回到家,打開獎學金細數的那一剎那,頓時大徹大悟:以後還是別靠筆吃飯吧,不然我一定會活活餓死。
其後也曾擔任過校園環保劇場的編劇。亦積極參與各類社團,諸如:辯論、廣播、插花、籃球等,皆略有所及。
辯論社的指導老師曾誇獎本人是個很有想法,且懂得適當表達自己心意的學生。他是這麼說的:每次蹺課的理由都不一樣,很好嘛妳….
廣播兼社會概論的指導老師則是讚嘆的說:企劃佳、創作佳、文筆佳。學業倒是一點都不佳。范同學,如果這次小考再沒給我考到六十分,妳就死.定.了...
籃球社的教練則似笑非笑的說:妳最適合當個得分後衛了!(至今仍參不透他話中的奧義,但我想他應該不是在諷刺我的身高不足→好吧,我希望不是)
插花社老師的評語則為:創意十足,但工法不足,需要再加強磨練。以後再故意把唐棉花弄破,給我試看看!
商職畢業後,原想積極尋覓豪門世家,以便登堂入室當個尊貴少奶奶(ㄕㄠˋ,四聲少,天殺的別給老娘唸成三聲ㄕㄠˇ)。卻在親友循循善誘下→(騙我上班時間可以蹺出去看電影),一頭栽進政府機關擔任行政助理的工作。等到參透人生時,已過了誘騙不到豪門的花樣年華。在失望、傷心之虞,決心振作,一切靠自己….
於是又一頭栽入夜二專,鑽研更高深的「美好校園生活」。
專科階段,以每天幫綠豆同學買晚餐兼污辱他為樂:
「綠豆,晚餐吃什麼?」
『隨便!』
「那就甜不辣吧」
『為什麼又是甜不辣?每天都吃甜不辣,一直都是甜不辣?』
「因為甜不辣老板的兒子-長得真他媽的帥,如果你長得像他一樣帥的話,我就每天讓你在學校吃牛排,還附上全套的法蘭瓷餐具….」
25歲,似乎是人生一個最重大的轉捩點。
就在自認為自己可以永恆的主宰命運,成為自已生命裡,真正而唯一的女王時,我意外踏進了心靈工坊,探尋了心靈幽谷、赫然明白了生命的意義、靜心與療癒的力量。拋下了女王的皮鞭與蠟燭,就此移坐到菩堤樹旁的榴槤樹下,靜靜觀照生命中所有的發生。
不奢求開悟、不追求靈修的道途、不跟隨大師腳步、不被任何宗教約束。
相信愛與力量來自靈魂深處。
相信神性存在於每一個被限制的身體裡。
相信生命之河,永遠比我們的頭腦清楚,該帶領我們到何處。
相信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其意義。
30而立之年,立下遠大的志向:成為”心靈療癒師”一枚!
而今,卻覺知到它只是一個頭腦的幻象。因為努力去解決別人的問題,就可以暫時忘掉自己的問題。因為努力想成為那個永遠不可能被成為的,就可以看不見真實。
頭腦永遠樂此不疲的替我們製造許許多多的幻象和幻象,要超越頭腦唯一的方式,只有靜心,然而想要超越頭腦本身,也是一個幻象!
而今,我活在幻象裡,看著我的幻象。
一切看似相同,卻又不再一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