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19 12:16:41| 人氣4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為什麼“花兒”這樣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作者:蘇 越 ]
舞蹈比賽看什麼?看精品!一切的一切都必須、也只能體現在精品之中。我以為“桃李杯”獲獎作品《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以下簡稱“花兒”)就是一部耐人尋味的精品之作。
隨著那熟悉而動人的音樂旋律,被歌曲所深深打動過的人們心中的那場記憶——對愛情的憧憬,對美好的希冀彌漫開來……
舞蹈的功能是抒情,舞蹈的媒介是身體;用身體抒情,需要一個特定的情景。這個作品的編導、北京舞院的田露老師選用了這個大家耳熟能詳、適合起舞、便於抒情的規定情景,使“花兒”在貼切的基礎上具備了發揮的可能。剩下的或者說更為關鍵的,便是選擇什麼樣的主題動作來為人人皆知、皆有,但依然為之心馳神往的那種情感、情懷、情愫提供動態性的形象支援。
人皆有情,表達不一,欲達通行普適之效,唯有抽形取象一途。創作者選擇了“轉”,在色彩絢爛、極具象形意義之服飾的烘托下,“轉”的象徵意義凸現為一支“女兒花”。它時而靜謐時而激蕩,時而含羞時而奔放;它隨著少女的心思或開或合、或沉或起,影影綽綽、嫋嫋婷婷。生命的節奏在旋轉中體現,複雜的情感在旋轉中彰顯,轉起了豔紅的裙子,轉開了少女的心扉,綻放出青春的花朵。
這是一個從頭轉到尾的舞蹈。但其“轉”不俗不躁不虛不浮,有張有弛、有板有眼;編導創意新巧、出手不凡,於限定中追求表達的極致,在循環往復的旋轉中,卻於幅度、速度、力度、向度上在迥然不同的疊加與幻化般的鋪陳、渲染之間,“花兒”把我的心“轉”了進去,將我的情“轉”了出來。
刹那問,塵封的情結蜂擁而至;恍惚中,久違的憧憬油然而生。
在古希臘人觀念中,Katharsis(音譯為:卡塔西斯)表示很高的藝術境界,一般譯為“淨化”,同時又有“宣洩”和“陶冶”的意思,亞里斯多德曾經用此特指悲劇的效果與觀眾的感受。初讀之際並不明白,為什麼很多翻譯家譯到此處都保留原文,略作解讀而不予實澤。是“花兒”讓我悟到:原來那百感交集的滋味是惆悵、是哀傷、是欣喜、是振奮、是宿命、是抗爭……真個是酣暢淋漓卻無法言述。
“花兒”誕生於北京舞院教學實踐強調由“訓練”向“表演”提升的重要階段,其理念指向與實踐作用非同一般。因為,多年來的舞蹈高等教育,在“動作邏輯”方面可謂苦心孤詣、成績斐然,但在“情感邏輯”方面卻相對薄弱,較少突破。但是,欲成就一位尖子演員、優秀教師、著名編導乃至經典作品,其關鍵恰恰就在於按照這兩種邏輯的必然規律與自然表現去加以充分的協調。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過:“動作與情感的邏輯與順序是我們目前正在研究的重要創作元素之一。”
“花兒”的編導自覺地觸及並相當成功地進行了嘗試,在動作上體現出漸進的、迂回的、蜿蜒的、逐漸提速、螺旋上升,在達到高潮後又自然回落的順序;而支撐、主導和控制著這一順序的,正是與之交相輝映的人的情感邏輯。由於動作和情感邏輯在作品中的水乳交融,在編導和演員的具體行動中,彙聚為既符合生活真實又符合審美理想的藝術邏輯,讓全場那麼多很難被感動的職業觀眾,不禁對它所引發的審美愉悅報以由衷的讚賞和熱烈的掌聲。
“以情帶動”是藝術創作的真諦,也是北京舞院民族民間舞系的優秀傳統與寶貴經驗,田露老師的新作,為這樣的追求增添了豐富的內涵。而教學創作中“訓練性”與“表演性”的相得益彰,更讓“花兒”成為“桃賽”宗旨的有力注腳。

台長: 舞影
人氣(4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舞蹈※舞文弄墨 |
此分類下一篇:春晚《飞天》
此分類上一篇:東北師大在春晚的舞蹈《進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