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20 11:11:36| 人氣1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姐鼓,人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只有最傷心的時候才和阿姐鼓在一起
感覺是到了幸福寧靜的天堂,再也不想回來
只有最難過的時候才愛朱哲琴
現在之所以慢慢遺忘她
是因爲年輪一圈又一圈地增加
感情的強烈程度也在一圈又一圈地淡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慢慢去滲悟那生生世世的輪回,這就是我的阿姐鼓…………^_^


沈實厚重的鼓聲震人心魄,朱哲琴極富個性充滿張力的歌聲卻平靜祥和,仿佛既沒有痛苦也沒有歡樂。這樂曲歌聲只能來自夢境般的西藏--那與世隔絕的神秘高原,宗教秩序井然信仰至高無上的淨土,俯瞰世界思索人生的制高點。西藏無疑是《阿姐鼓》主創人、詞曲作者何訓田的神聖精神家園,數以百萬計的聽衆也同時聽到了高原的空曠與靜譎,空氣的純淨和清新,陽光的充足與明麗。
  《阿姐鼓》講述了一個孤單的小姑娘失去了相依相伴的啞巴阿姐,但她不明白阿姐爲什麽離家,一直想到阿姐那麽大,突然明白也許是夢想的幸福帶走了阿姐,也許還將帶走已長大成人的她。“阿姐鼓”這三個字並不富有詩意,甚至有點血淋淋的殘酷,原來“阿姐鼓”是人皮鼓,在西藏,只有聖潔的女人皮才配製鼓。“嗡嘛呢叭咪哞”這六個字是藏傳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包含了世間的萬物。在西藏人的心目中,死並不可怕,它如同誕生新的生命一樣,是回歸大自然。作爲輪回的一部分,生與死是平等的,只有幸福吉祥才最重要。“天邊傳來陣陣鼓聲/那是阿姐在對我說話”歌聲和鼓聲在平靜與激情對比中表達出面對高原嚴酷生存環境一切順乎自然的平和心態。
  《阿姐鼓》的主唱朱哲琴是一位元從來不願在電視晚會上出現的流行歌手,她的歌唱具有深厚的美聲功底,並融入當今聽衆心領神會的詮釋技法。細心的流行歌發燒友會在前些年朱哲琴用歌聲講述的《丹頂鶴的故事》中領略到她細膩婉轉震撼力很強的唱功。《阿姐鼓》的主創者何訓田是上海音樂學院的教授,八歲就能譜曲寫歌,對西藏有著特殊的興趣,九零年曾獲“美國國際新音樂作曲家比賽傑出音樂成就大獎”,他獨創的R .D作曲法被世界公認是劃時代的音樂改革。面對著充滿誘惑的現實生活,朱哲琴和何訓田始終清醒自信,能孤獨而執著地獨立於潮流和世俗之外,經過了二十一個月的艱苦創作,製作出了這張“在世界範圍內真正有影響的中國唱片”《阿姐鼓》。
很小的時候,在農村露天電影院,看了一部叫《農奴》的電影。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西藏在哪?更不知道它的魅力!今天的我,已經長大到可以去尋夢的年齡,而《農奴》情景歷歷在目,姐姐變成一面鼓,而妹妹回來的時候,卻看不到姐姐,便敲鼓尋找姐姐的靈魂,阿爸聽到鼓聲,心被敲碎,妹妹這才知道,姐姐就在眼前,而此時我的心也被打動~!~~~~~~~~~~~~~~~~~~~~~~~~~
阿姐鼓",在西藏的文化傳統中,意味著一面以純潔少女的皮做的祭神的鼓:人皮鼓。這是現代西藏早已廢除了的酷刑。歌曲《阿姐鼓》則以這個被廢除的酷刑爲敍事文本(背景)。對於這個文本的處理,歌曲的創作者採取了雙重立場:一方面,以西藏傳統的宗教教義,即"生死輪回"觀念來稀釋少女犧牲的殘酷;另一方面,又以現代人對這個傳統的超越感來審美化地遠眺這個殘酷。因此,"阿姐鼓"在歌曲中幻現出的是一個絢麗如夢的死亡歷史的審美風景,在這個風景中,前現代的蒙昧殘酷因爲暈染了當代文化詩學的光輝而炫耀人心:悲慘消逝的阿姐在美麗的鼓聲中重現了

台長: 舞影
人氣(1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